反聖嬰仍創史上最熱1月,科學家憂“氣候崩壞”已到來

根據歐盟監測機構,上個月創下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路透)

根據歐盟監測機構,上個月創下了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這讓科學家感到意外,因為他們本來預期熱帶太平洋的反聖嬰(La Niña)冷卻氣候週期,會減緩近兩年屢創紀錄的高溫。
英國金融時報6日報導,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資料顯示,2025年1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也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第三熱的月份,地表氣溫為攝氏13.23度,比工業革命前均溫高出1.75度。
全球平均海面溫度為攝氏20.78度,是去年1月後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溫。科學家說,儘管赤道太平洋中部已變冷,但"許多其他海盆和海洋的溫度異常高"。
通常情況下,有反聖嬰現象的1月會比前幾年的同期更冷。但儘管反聖嬰現象在去年12月出現,今年1月卻創高溫,極為反常,也勢必讓人更擔心氣候變遷正加速進行。在此同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大汙染國,川普上任後又收回減排承諾。
圖為1950年至2025年,逐年1月的氣溫與工業革命前均溫比較。藍點為反聖嬰年,紅點為聖嬰年。灰點為兩現象皆無。(取材自英國金融時報)
倫敦大學學院(UCL)地球物理和氣候災害名譽教授麥奎爾(Bill McGuire)表示,1月份的資料"既令人震驚,坦白說也令人恐懼","從瓦倫西亞洪水到洛杉磯的末日野火,我認為危險、無處不在的氣候崩壞,毫無疑問已經到來。然而,碳排放量仍在繼續上升"。
本週稍早,曾對氣候變遷敲響警鐘的先驅科學家漢森 (James Hansen) 表示,
儘管存在反聖嬰現象,但今年的平均氣溫可能與2024年相似。
去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1.5度。
來源:世界日報 編譯梁采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