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總統唐納德·川普宣佈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全球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大眾集團正面臨嚴峻挑戰。目前,大眾汽車在美國各大港口滯留約3.7萬輛新車。
旗下高階品牌奧迪證實,這一“高風險的待命狀態”正是由新關稅政策引發。這批受影響的車輛恰好是在川普宣佈徵稅當天抵達美國,如今被迫擱置,等待下一步決策。據悉,大眾高層希望總統能夠回心轉意,或者至少爭取到較低的稅率。
這也是大眾再次對川普關稅政策發出的強烈抗議。大眾計劃在車價標籤上新增一項“進口附加費”,以明確顯示關稅對價格的具體影響——這一做法被廣泛視為對總統的“反擊”。
這項“進口附加費”將和常規的稅費、選裝配置(如座椅加熱、Apple CarPlay等)一同列示,讓消費者清楚瞭解價格上漲的成因。

大眾決定暫停發車,凸顯了全球汽車產業鏈在當前貿易政策下所遭受的連鎖衝擊。奧迪首當其衝,成為關稅打擊的“靶心”:其主力車型Q5 SUV在墨西哥完成組裝,其他大部分車型則從歐洲進口,這意味著幾乎整個車系都受關稅影響。
奧迪在發給《每日郵報》的宣告中公開反對關稅,並表示希望川普政府能夠重返談判桌,取消這一懲罰性措施。
大眾發言人表示,目前消費者不會立刻感受到影響。現階段公司在美庫存約為3.7萬輛車輛,足以支撐經銷商約兩個月的銷量。
“大多數專家一致認為,美國此類關稅政策以及可能引發的對等反制措施,將對美國及全球其他經濟體的增長與繁榮產生負面影響,”大眾發言人表示,“整個汽車產業、全球供應鏈、企業乃至消費者,都將承擔這類政策帶來的不利後果。”
川普總統一貫認為關稅將迫使企業將製造業帶回美國本土,但大眾則警告稱,這一政策正在威脅其在美的商業模式。
大眾強調,公司已在美國製造設施投資超過140億美元,並僱傭了數千名工人。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工廠,大眾生產了Atlas與Atlas Cross中型SUV,以及電動ID.4。
儘管擁有美國工廠,但大眾仍是美國產業中受影響最嚴重的車企之一,因為其在美銷售的大多數車輛仍產自德國和墨西哥。

“大眾一直與旗下經銷商就公司運營的各個方面保持溝通,在不確定的時期我們也會保持資訊透明。”知情人士透露,“訊息可能每日都有變化,但我們始終將經銷商與客戶的利益放在首位。一旦評估出政策對業務的具體影響,我們將及時與經銷商分享應對策略。”
儘管如此,讀者似乎對大眾“貼標籤警告”並不買賬。
“隨你怎麼做,”一位評論者寫道,“我認識的有大眾車的人都不打算再買一輛。”
不過,2024年大眾在美銷量增長了15%,市場佔有率突破4%,顯示品牌仍具吸引力。
目前,各大製造商正緊急評估新關稅對利潤、庫存以及未來產能佈局的衝擊。

上週,Jeep、道奇、Ram和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宣佈將裁員900人,並暫停多家工廠生產以應對關稅挑戰。

福特方面由於庫存較高,正在向消費者提供員工購車折扣;通用汽車則加快在美高階皮卡的本地生產。豐田宣佈將在美建立新的零部件配送系統,但尚未說明是否會調整價格。賓士表示四月份將維持現有車價不變。
路虎也已暫停向美國的發貨。
與此同時,川普持續抨擊其他國家的關稅政策,並推動所謂“對等關稅”。
“他們對我們收39%的稅,我們要收他們20%。”川普在推出對等稅時表示,“我們這還是客氣了一半。”
不過,多數國家並不認同川普的說法。世界貿易組織估算,歐盟對美國產品平均徵收的關稅約為4.8%,略高於美方。
資料顯示,2023年歐盟從美國產品中獲得約3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而美國同期則從進口商品中徵收了約70億美元。
當天匯率
1 美元=7.35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網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