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購中的三大信用卡惡習可能讓你成詐騙目標

Pexels
隨著網路購物成為現代生活的主流消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將信用卡與線上購物賬戶繫結。然而,這種便捷的支付方式也為網路詐騙提供了可乘之機。根據美國居家安全公司Security.com的調查,每年美國的信用卡盜刷金額超過62億美元,63%的信用卡持卡人曾遭遇過詐騙,而其中超過一半的人並非首次受騙。專家提醒,有三種常見的信用卡使用不良習慣,可能極大增加遭遇詐騙的風險,值得每位消費者警惕並加以改正。
1. 弱密碼增加風險,建議使用密碼管理器
不少人認為,僅僅避免使用簡單密碼如“Pass1234”或“qwert789”就足以保障賬戶安全。但實際上,這只是防止基礎攻擊的一部分。Security.com的專家克里頓指出,信用卡和其他線上賬戶應設定獨特且複雜的密碼,而不是在多個網站上使用相同密碼。統計資料顯示,48%的美國人存在跨平臺使用相同密碼的情況,這極大增加了賬戶被駭客入侵的風險。為了解決密碼繁瑣難記的問題,專家建議使用密碼管理器,它可以幫助使用者生成強密碼並安全儲存。
2. 使用公共Wi-Fi和儲存信用卡資訊極度危險
許多消費者在公共場所使用免費Wi-Fi進行網路購物或瀏覽時,往往忽視了潛在的安全隱患。克里頓警告說,公共網路很容易成為駭客的攻擊目標,利用這些網路,駭客可以竊取瀏覽器中儲存的信用卡資訊或登入憑證。為避免此類風險,專家建議使用數字錢包應用(如Apple Pay、Google Pay)進行支付,這些應用透過加密技術保護支付資訊,比傳統的信用卡刷卡更加安全。
3. 不檢查信用卡賬單可能導致大損失
不少人習慣性地忽視信用卡賬單,認為無需細看就能順利支付。克里頓分享了一個親身經歷:她曾發現信用卡被盜刷,金額來自她家附近的加油站。如果她沒有及時檢查賬單,很可能會錯過這次盜刷。專家建議,花費5分鐘檢查信用卡賬單,能夠有效防止大額損失。如果發現異常消費,應立即聯絡銀行,並採取措施凍結賬戶和申請新卡。同時,也要檢查是否有以自己名義開設的新賬戶和未授權的信用額度。
網路購物便捷,但背後潛藏的詐騙風險不容忽視。透過改掉以上三大不良習慣,消費者能夠有效降低被騙的機率,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在享受便捷的網購體驗時,我們更應保持警惕,確保自己的個人資訊和財務安全不受威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