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刷卡恐成盜刷目標!專家曝“3大網購惡習”超危險

隨著網購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信用卡盜刷案件也屢見不鮮。美國 居家安全專家 提醒,許多消費者在網路上購物時,往往忽略了刷卡安全,甚至養成了不良的支付習慣,導致信用卡 資訊外洩,甚至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
根據 CNBC 今年 2 月的報道,美國 Security.com 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63% 的信用卡持卡人 曾遭遇盜刷或信用卡詐騙,其中 超過一半 的人不止一次成為受害者,累積 每年損失金額高達 62 億美元。
Security.org 高階研究編輯科裡·科利頓(Corie Colliton) 指出,"只要你在網路上有活動,就存在個人資訊外洩的風險。" 她強調,雖然無法完全避免網路安全威脅,但只要採取 一些簡單的防護措施,就能大幅降低信用卡遭盜刷的可能性。
該調查還發現,84% 的持卡人在網購時存在影響信用卡安全的不良習慣,以下3種錯誤尤其常見,必須特別留意!
1. 密碼太簡單,或多平臺重複使用
不少人為了方便記憶,習慣在不同網站使用相同密碼,甚至設定類似 "Pass1234!" 這樣容易被破解的密碼。Security.org 統計,48% 的美國人使用相同密碼登入多個網站,這意味著一旦駭客攻破其中一個平臺,所有相關賬號都有可能被盜。
專家建議:使用 密碼管理器 生成並存儲高強度密碼,同時,管理器的主密碼必須足夠複雜,且不能用於其他賬號。
2. 在公共 Wi-Fi 下輸入信用卡資訊
許多人在咖啡廳、商場或機場等 公共 Wi-Fi 環境下進行網購,並直接將信用卡資訊儲存在網站或瀏覽器中。調查發現,40% 的美國人曾在公共 Wi-Fi 網路上進行信用卡支付,但這其實非常危險。
科利頓警告,公共 Wi-Fi 通常不夠安全,駭客可以透過技術手段 攔截使用者輸入的資訊,導致信用卡資料被盜。即便使用了 VPN 保護網路連線,也不建議在公共網路環境下輸入信用卡資訊。
專家建議:儘量避免使用 公共 Wi-Fi 進行網購,若必須使用,可開啟 行動資料(4G/5G) 進行支付。
3. 不定期檢查信用卡賬單
不少人習慣 "無感刷卡",每月只檢視信用卡總額,卻忽略了逐項核對消費明細,這可能讓盜刷行為持續發生而不自知。
科利頓分享自身經歷,"有一次,我仔細核對賬單時,發現一筆出現在距離我家 6、7 英里遠的加油站交易,如果我不多加註意,它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造成更大損失。"
專家建議:養成 定期檢視信用卡賬單 的習慣,發現異常消費時,立即聯絡銀行 凍結卡片 並申訴退款,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