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4大選後,很多美國人提到這麼一句話:你們想要一個王,所以你們就得到了一個王,當然,這裡說的是“懂王”川普。
這句典故,來自《撒母耳記上》8:16 。典故里的以色列人長時間被“士師”,士師不適師,並不是帶兵打仗的那種領袖。當時的士師撒母耳年邁,兒子又不行,結果以色列被人欺負。他們於是覺得原因是缺乏一個“王”。於是求一個王 to make Israel great again.
“於是,撒母耳把耶和華所講的一切話都告訴那些向他要求一個王的民眾, 說:‘那要統治你們的王將這樣治理你們:他必徵用你們的兒子,派他們作他的戰車兵、騎兵、在車前奔走的前鋒, 又派他們作千夫長、五十夫長,替他耕田、收他的莊稼、替他製造作戰的武器和戰車上的裝備。 他必徵用你們的女兒作配香膏的、燒飯的和烤餅的。 他必奪去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和橄欖園,賜給自己的臣僕。 你們撒種所得的和葡萄園所出的,他都徵收十分之一,賜給他的太監和臣僕。他又必徵收你們的僕婢、最精壯的青年和驢,替他工作。 你們的羊群,他要徵收十分之一;連你們自己也作他的奴僕。 到時,你們必因你們為自己揀選的王而哀求,那時耶和華卻不應允你們。’ 眾民竟不肯聽從撒母耳的話,說:‘不,我們要一個王治理我們, 讓我們也像列國一樣,有自己的王治理我們,帥領我們出征,為我們作戰。’ 撒母耳聽了眾民的一切話,就向耶和華複述。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你只管聽從他們的話,為他們立一個王。’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中看到耶和華,日間雲柱、夜間火柱與之相隨,卻依然悖逆頑梗,只想有一個列國一樣的王來統領。這個王自然一時間可以領列強環伺的以色列人一時打點勝仗,一時間所向披靡,或許很爽,可是代價是什麼?是要奉獻自己的很多東西,會被奴役,包括田地土產的十分之一(稅收)…還有這句話我發覺特別形象:最精壯的青年和驢。
有句話說: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我們也可以說:理想,可以有,萬一實現了怎麼辦?換言之,人有時候的索求與祈禱,或許實現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要承受相應的代價。世界上的好多事情,結果不只是好與壞,而是一種好壞參半的交易(tradeoff). 那種絕對好和絕對壞的結果,是少數不是多數,是例外並非常規。
2009年11月,奧巴馬訪華,在一次市政廳會議形式的活動上回答上海交大一位學生提問時,說到了當總統的甘苦。他說她夫人說這都是自找的。奧巴馬接著說:
We have a saying: "You made your bed, now you have to sleep in it." And it basically means you have to be careful what you ask for because you might get it.(我們有句俗話 — 我不知道中國有沒有類似的俗話 — 我們有句俗話:"怎麼鋪的床,就怎麼在裡面睡。"這基本上意味著,你的要求得先想好了,或許真的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