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出現,對創業公司來說是機會還是威脅?|創投變辯辨


《創投變辯辨》聚集創投大咖,他們化身最佳辯手,在見招拆招間釐清科技圈最有爭議的熱門話題,帶你看透科技前沿AB面。本期創投變辯辨由騰訊科技和昆仲資本聯合出品,聚焦話題《ChatGPT的出現,對創業公司來說是機會還是威脅?》

作者丨獅刀


編輯丨周小燕
丨劃重點

ChatGPT將大幅降低創業企業進入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門檻,創業者可以專注在產品和市場層面,顯著提升創業者的成功機率。



 ChatGPT對於已經在垂直領域創業的、之前具備NLP技術優勢的創業企業來說,其技術優勢可能被很快拉平。



 “全民狂歡”迎接的新技術,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over-hyped的現象,隨後往往會經過一個非常曲折的發展歷程,技術成熟度曲線展現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其中還有不少甚至無疾而終。

丨嘉賓介紹
主持人:陳巍,前華為系NLP企業首席科學家、千芯科技董事長
正方:於偉,睿企科技董事長、首席科學家
反方:梁雋樟,昆仲資本創始合夥人
丨正文
【主持人陳巍】大家好,我是千芯科技董事長陳巍,曾擔任華為系自然語言處理( NLP )企業的首席科學家,目前研究ChatGPT這類大模型和大算力的存算一體晶片。
我們本期的《創投變辨辯》分別邀請一位創業者和一位投資人,從創業的角度來探討《ChatGPT的出現,對創業公司來說是機會還是威脅?》
【正方於偉】大家好,我是於偉,北京睿企科技的董事長和首席科學家,人工智慧領域的老兵,在智慧搜尋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有16年的從業經驗。我是本期辯論的正方,我認為ChatGPT對創業者來說是個極好的機會。
2017年左右,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院想訓練一個聊天機器人,讓它學會談判,結果這個聊天機器人在沒有人工介入的情況下,準確率只有不到3成,而且動不動進入死迴圈、宕機,甚至還發出人類也無法理解的語言,最後Facebook不得不叫停了這個專案。
我們這些做自然語言理解的企業,也面臨著跟Facebook一樣的難題:一方面需要具備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另一方面還要具備對具體應用場景的知識儲備和業務理解。
如今,ChatGPT的出現,對普通人來說,可能只是多了一個“調戲”的物件,但是對我們創業者來說,這就意味著,未來即使不懂NLP技術的產品經理,都可以透過自然語言的描述來對ChatGPT提出需求,然後ChatGPT會自動把你提給它的需求轉化成軟體程式並自動執行,返回你想要的結果。不僅如此,ChatGPT還可以拓展你的思路和創意,把那些你之前可能從來沒有接觸過、思考過的方案和結果提供給你。
總的來說,ChatGPT將大幅降低創業企業進入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門檻,創業者可以專注在產品和市場層面,顯著提升創業者的成功機率。
【反方梁雋樟】大家好,我是昆仲資本創始合夥人梁雋樟。我是本次辯論的反方,作為一個投資人,我會習慣性保持理性。我認為ChatGPT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機會,但是它依舊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具備風險性的影響。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是一個叫Ted Chiang(姜)的華裔科幻作家在《紐約客》上發表的,大意是說,大語言模型就像一臺影印機,但不管是多好的影印機,經過影印的照片和它們的原始內容都會有“誤差”。ChatGPT的工作原理也類似,它提供的是有損的資訊,想要得到一個精確資訊匹配是一件挺難的事情。
因此我的第一個觀點是,ChatGPT對創業公司而言更多的機會在於應用場景,然而無數個“近似值”、以及ChatGPT目前笨拙的表現,它能給創業公司帶來的機會還是有限的。
比如它表現得還很笨,基本的加減乘除都不會,這就使得它在譬如金融、軍事、司法等關鍵場景直接使用的話有可能會帶來災難。
我的第二個觀點是,對於已經在垂直領域創業的、之前具備NLP技術優勢的創業企業來說,由於ChatGPT的出現,技術優勢可能被很快拉平。
那麼在同一個場景裡,藍海就會變成血海,同質化也會層出不窮。
我的第三個觀點是,ChatGPT(或類似技術路線)會加強現有的龍頭企業的壟斷能力,對創業企業來說更是挑戰。
如果創業企業對ChatGPT形成依賴,也容易加速平臺的壟斷化,到時創業者最後都是給平臺打工。
總的來說,作為投資人,ChatGPT對初創企業來說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還是保持謹慎態度。
【正方於偉】接著Jack的立論來說:
(1)第一,儘管ChatGPT目前在很多領域不夠智慧,但是對於一個新生事物來講,只要它具備不斷迭代的能力,這些短板就可以不斷被彌補,尤其是ChatGPT還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同時,ChatGPT在很多領域表現得非常驚豔,尤其是對話意圖理解和內容生成。
(2)第二,ChatGPT的出現會不會抹平現有NLP企業的一些優勢,導致競爭從藍海進入血海?我覺得這種情況會出現,但是不會是主要矛盾。譬如睿企科技作為公檢法行業NLP創業公司,每年投入數千萬元從事NLP領域的研究與創新,之前也是基於BERT進行創新最佳化,如果能基於更先進的ChatGPT進行創新最佳化,一方面投入會減少,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和使用者體驗會大幅提升。
(3)第三,關於ChatGPT會加速平臺的壟斷化,導致創業者最後都是在為平臺打工的問題,我更覺得這是關於分工和生態的問題。我相信未來平臺會更專注提供通用能力,創業公司會專注場景和應用。譬如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運營商並不能阻擋網際網路公司和移動端應用的蓬勃發展。
【反方梁雋樟】於博士剛才的描述其實還是很樂觀理想主義的,知道的人明白是新技術,不知道的人是還以為ChatGPT是新的葵花寶典、通關秘籍,只要得到,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ChatGPT的出現,確實對一些創業企業已經帶來了滅頂之災。如果相關領域相對簡單,初創企業就會面臨市場規模天花板過低的問題,也很難成長為“偉大”的公司,還會面臨ChatGPT拉低了進入門檻,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的問題。比如 Grammarly,它的估值已經超過130億美金,它是用於輔助英文寫作的,一個月的收費高達30美元。ChatGPT目前的免費的其實可以完全替代它,甚至還能改寫。因此之前很多基於AI開發的產品都會受到影響,需要應用最新的模型技術和變更商業模式。
而對於相對複雜、空間更大的領域,企業往往又需要提供完整的產品和服務,具備該領域的知識和knowhow,而不僅是基於單一ChatGPT所提供的能力的產品和服務。因此ChatGPT的到來,能幫助已經在這些領域有深厚耕耘沉澱的企業提高效率,卻不容易幫助創業企業新進入這些領域。
【正方於偉】對創業公司來講,創業本身需要探索和服務新的場景和需求,完成從0到1的突破,而ChatGPT的出現會讓這個突破變得更快、成本更低。剛才你用Grammarly舉例,其實我跟你觀點相反,哪怕Grammarly不行了,內容編輯和生成領域也很快就會出現超級APP,顛覆現有的內容編輯和生成模式。
我預測未來會出現無數基於ChatGPT的能力進行創業的公司。當然,創業公司不能全部依賴ChatGPT來完成任務,否則那就是ChatGPT的轉發或產品代理了,這種公司是沒有壁壘的。
【反方梁雋樟】於博士剛才講的看起來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們來看一下。目前來看除了OpenAI基於超大模型的ChatGPT呈現出比較好的效果,其他大廠的努力起碼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看到很好的結果,國內的大廠更是在喊口號蹭熱度為主,直觀上感覺這個事情的門檻還是很高的。大廠況且如此,對資源匱乏的創業型公司來說,用小模型小算力能做出什麼樣的效果來?還是很令人質疑的。在原理上是否能講得通?起碼博士到目前為止講的道理還沒有能夠說服我。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ChatGPT極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力,但是至於如何改變現有產業鏈的生產關係,我還沒看到。過去出現的成功企業,往往都是在生產關係的改變上,做出了重要突破。
【正方於偉】我們前面說的小模型不是說傳統的小模型,而是在基於大模型的基礎上進行二次訓練。有了ChatGPT大模型之後,創業者可以直接基於場景進行最佳化訓練,在所專注的垂類建立自己的模型,只需要付出不到1/10000的資料,1%的算力,就能夠訓練出一個針對場景來講非常好的模型。
以我們自己為例,我們過去是基於BERT進行訓練,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基於ChatGPT進行更優的模型的二次訓練了。同時,因為ChatGPT本身定位自己為平臺提供方,他們的產品形態不可能覆蓋所有場景。我們永遠不要低估創業家們的想象力和執行力。
就像電腦剛出現的時候,有人預測全球的需求量不會超過5臺。
就像喬布斯發明了觸控式螢幕手機時,估計以他的想象力也沒有預測到會帶來如此巨大的移動網際網路的市場。
TCP/IP協議剛發明的時候,只是一個研究機構內部管理多地電腦之間的資料交換來用的,誰能想到催生了如此波瀾壯闊的人類數字革命。
而ChatGPT剛一亮相便席捲全球,就是因為即使是普通人,都感受到了“奇點臨近”的衝擊,相信創業家群體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驚喜。
【反方梁雋樟】這種“全民狂歡”迎接的新技術,往往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over-hyped的現象,隨後往往會經過一個非常曲折的發展歷程,技術成熟度曲線展現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其中還有不少甚至無疾而終。技術商業史上無數次的證明了這一點,甚至人工智慧作為一個大的領域本身的發展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作為投資人,我會更關注技術如何在場景中的落地。其實,AlphaGo出現後也引起過類似的關注,但是隨後並沒有帶來大家想象中的面向豐富場景的創新應用和相應的商業機會。
在大眾狂歡的時候,我不太希望自己成為追風口去製造泡沫的人。我是硬核理工科出身,面對技術的重大突破,我自然跟大家一樣興奮,但是作為一個投資人,我同時會著意保持一份理性和質疑的心態,當然我其實更期待優秀的創業者找上門來,說服我我今天的觀點是錯誤的。
丨快問快答環節
【主持人陳巍】第一個問題:ChatGPT會取代搜尋引擎嗎?
【正方於偉】我認為會改變並進而取代搜尋引擎。上週微軟已經開始把他們的搜尋引擎跟ChatGPT進行全面整合了,我相信在很短的時間,基於ChatGPT的搜尋馬上就會出現。
【反方梁雋樟】中短期看,ChatGPT會對搜尋引擎帶來很大的衝擊,但不會取代搜尋引擎。ChatGPT目前看,擅長於對人類提問的理解,找到相關的資訊,並以人類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重新表達。但是在很多涉及到事實性的問題上,ChatGPT的回答並不準確,因此這對提問的人是要求很高的。你會發現,你去問一下你不熟悉的話題,你覺得ChatGPT很牛,但是你去問你熟悉的話題的時候,你就發現它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
【主持人陳巍】ChatGPT會不會磨滅人類思考的動力?比如就像《三體》的智子一樣,鎖死人類科技天花板後,人類就會進入科學停滯?
【正方於偉】ChatGPT確實會讓很多人失去思考的動力:原因很簡單:就像小時候,當我們知道書後面的參考答案後,就放棄瞭解題思路一樣。
【反方梁雋樟】我認為ChatGPT不會磨滅人類思考的動力。正如我們常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ChatGPT為人類提供了一個更高效、更智慧的尋找答案的工具,但是首先需要人類提出好的問題。
【主持人陳巍】感謝兩位充滿愛的精彩討論。創業者樂觀且富於激情,而投資人的嚴謹則讓他們在觀點激烈碰撞的同時,保持理性思考。
NLP一直以來是人工智慧這頂皇冠上最大的寶石。ChatGPT這類大模型給NLP領域創業帶來新的正規化和機會。但與以往的AI產品應用不同的是,ChatGPT在人工反饋強化學習的最佳化下,極其貼近每個人的生活並且能力多樣,它不僅讓企業家們震驚或激動,也引發了一場線上的全民討論。相比較於AI給人類未來的各種不確定,近在眼前的產業挑戰和就業影響往往更讓人關注甚至激動。我們每個人第一次真實地體驗到AI的力量和價值甚至是挑戰。
作為一個研究者,我認為對創業者和投資人而言,AI大模型訓練成功和上線只是第一步,如何有效的進行垂直場景整合、運用模型並進行商業化推進也很重要。對普通大眾而言,不斷提升,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就不應擔心自己被AI替代。技術的進步也是我們每個人進步和進入更好生活的契機。ChatGPT這類大模型進入實用的突破,也會給產業和生活帶來巨大的推進作用。

今天的辯論告一段落,感謝各位的關注。《創投變辯辨》是創投圈首檔辯論類節目,本期影片由昆仲資本和騰訊科技聯合出品,針對科技行業的熱門話題,邀請業內人士用犀利的語言各抒己見,共同在辯論中學習和提升。各位,我們下期再會!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