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1禮物我都沒失手過,小眾又好玩

其實每年家每年的六一禮物,就只有一個主題:好玩
比如今年航空航天日活動日之前,我剛好發現了一套關於空間站的立體書,芊芊很喜歡看,連帶這次的活動她參與感都特別高。

還有便攜顯微鏡,絕對小學階段必入1個,不僅出去玩都可以帶著,還能順帶解決好多手抄報、日記(比如觀察日記)這類作業。

還有利用吹風機,DIY加熱就能觀察

縮小變化的熱縮畫↓

還有我家每次排隊等位必玩的遊戲,你比我猜表達力訓練機,

可以全家上陣玩。


這周我把好玩又不撞款的兒童節禮物都羅列下:
1、【立體宇宙空間站61真的能帶孩子走進“空間站”,就靠這本2米多長的全景立體書
2、【你比我猜表達力訓練機女兒和我排隊/聚會必玩的遊戲,居然出了這麼完美的版本
3、【手持顯微鏡踏青必帶可手持1000倍顯微鏡,還能當兒童相機用
4、【科學實驗套裝就像搞科研一樣的科學實驗套裝,一體設計操作檯玩轉100個實驗
5、【DIY熱縮畫女兒著迷的熱縮畫,現在國內找到了DIY套裝丨配件超多
給妞們做了個專區,現在就感興趣的妞,可以直接【點選下圖】
接下來就給妞們一個一個的細說
👉

立體宇宙空間站

這不是我第一次給她買立體書,但是能展開足足2.3米長的壯觀,還真是第一次。

展開後的書,把空間站的內部和外部結構,都展示得清清楚楚。

而且這套書的立體結構做得特別精細,像這個航天對接器的部分,能看到是好幾層拼插的。

前後左右的設計都是根據真實航天器來做的(我後面給你們說),先給你們看看“手動對接”的過程,此處特別想加個宏偉的BGM~

關於空間站內部,孩子都好奇的宇航員生活,這裡都有展示。

當然,關於空間站的硬核知識也有很多,比如它是怎麼從地球出發的;
整書組裝展開後足足2.3米長,從7個方面,把航天器的裡裡外外都給孩子講明白了。
飛船進入太空,和空間站對接的時候,每次“瞄準-旋緊”,我都跟孩子一樣,緊張得不敢喘氣。

這個載人飛船,紙質材料足足有8大頁,100多個黏合點,閨蜜說和孩子做了好幾個晚上。

還有芊芊對空間站中的“吃喝拉撒”最好奇,這裡開啟艙門,就能看到太空馬桶。

出艙工作,可以在舷窗這裡觀察宇航員。

這套書圍繞空間站,介紹了近100個航天方面的知識,把孩子聽說過的、沒聽過,都仔細介紹到了。
比如這個1米長的拉頁,不僅是太陽能帆板

還在背面,把“天”字號的各種飛船、實驗艙,都捋明白了。

還有像地空間的5G通訊、撥出的二氧化碳怎麼處理,這裡面都講到了。

另外,書中的7個章節還配套了相關的音訊課,孩子可以一邊聽一邊玩。

我無死角的給大家做了功課,可以點圖看👇

👉

你比我猜表達力訓練機

暑假出遊或者週末遛娃需要等位的時候,別人都是刷影片,我們家是玩“你比我猜”。
連比帶說的,還經常引起圍觀。

別看一個小小遊戲,從詞彙量,到如何給對方提示都是很能練腦子,我閨女到後面越來越掌握這個遊戲的精髓。

我倆玩著沒問題,但有時候芊芊參與不進來,就又一邊刷手機去了。後來我就給她入了這種紙質題卡的。

但用上才發覺內容單一,一換卡遊戲經常被打斷,體驗感真的一點也不好。

沒想到今年,出了這種電子款,我趕緊入了。

就是這個分齡的設計,一下就戳中我了。

幼兒、青少年、再到成人,每個年齡段都有合適的詞彙,我全家都能玩。級別不同,難易程度也越來越高。
14大不同主題,5000+的詞彙量,省去入卡紙的麻煩了。(我後面細說)

之前我入那種卡紙的,入全套也就3-5種左右,比我這款少了10大主題。

主題多還不足以讓我選它,我更看中的是它裡面的詞彙量,能達到5000+。

這個體量,我有信心給你們推薦,親子互動的同時,還能擴寬孩子的知識面,也太划算了。
品牌方也告訴我,很多詞彙都來源於課本教材、成語詞典、經典名著。(品牌方說,其中成語詞彙量有2200+)

幾輪下來,也不容易碰到重複的,不太容易玩膩。(品牌方說,如每種模式每個詞類都玩一遍,詞彙數量是有5000+)

而傳統的卡紙,攢這麼厚一沓子,其實也就50來張,2輪下來芊芊直接背熟了。

我無死角的給大家做了功課,可以點圖看👇
👉手持顯微鏡
要說現在的兒童顯微鏡,比芊芊原來那個更高階了,我選了一圈,覺得這款多功能的更值。

先給你們看看它的螢幕影像,是不是比以前閉著一隻眼觀察,要簡單多了?

看到什麼好玩的,顯微鏡直接就能拍照或錄下來,等於又有了一臺兒童相機。

孩子還能透過反向調節焦距,把它變成光學望遠鏡,一臺機器既能看近也能看遠,我是真沒想到。
雖然是兒童玩具,但綜合放大倍數達到了1000X,搭配的2寸螢幕也是1080P高畫質的,一點都不糊弄。

像這款顯微鏡,它和實驗室款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拆卸,孩子能拿著到處去看。

只需要開啟自帶光源、擰一擰調焦旋轉筒,就能對焦了,很適合還沒上初中的孩子用。
而且這個顯微鏡,還自帶拍照+攝像+儲存的功能,完全不用連手機。
螢幕還可以翻轉,也比固定式的用起來更方便。
這款手持能達到1000倍發大(200X光學+800X數碼),確實比她以前那款手持120倍的,看的更清楚。
而且這個LED彩屏,還是1080P高畫質的,有了它我才發現,之前入的紀念幣如此精巧。
贈送12個切片標本(6個植物類的+6個動物類的),孩子可以直接觀察。

我無死角的給大家做了功課,可以點圖看👇
👉

科學實驗套裝

今年為了給妞們推薦兒童節禮物,我挺早就開始尋摸了。養成系(蠶、烏龜孵化)、考古系(寶石挖掘)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玩具。還有一類是我每年必看的,就是科學系。

其實我心裡是有個“人選”的,但之前有點小貴我想再等等。結果今年找兒童節禮物,我一看價格挺合適,就趕緊拔草回來一套。

用它做個火山實驗,粉色泡泡岩漿湧出來的效果還真夠夢幻的。

芊芊獨愛另一個泡泡實驗,因為它有個加壓氣泵。越按泡沫越多,她是樂此不疲。自己還調整配方比例,說要試試它的反應極限


這麼一個一體的操作檯上,能玩轉100個實驗,對我這個輕微潔癖人士真算是大福利了(芊小時候玩實驗我都要做好打掃衛生的心理建設

比普通的那種帶整理箱版的盒子要科學(普通款基本就多幾個置物架,跟實驗用的試管架也相去甚遠)。玩完了不至於弄得哪哪都是。

我很喜歡它每個實驗的原理解讀,簡單直白,但都有物理和化學原理在。


基礎實驗只有20個(配的材料夠玩至少1次的),我覺得有點不過癮。但好在用這套傢伙什,還能玩出80個拓展實驗。
這套更吸引人的是它這個一體化的設計,操作檯上有燒杯架、燒瓶架、液壓裝置、反應爐、試管架、氣壓泵……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而更增加它儀式感的,是它各種模擬度很高的小細節。你看連線部位都是這種三通轉接頭,跟真的實驗支架的感覺很接近(應該是照顧孩子操作性,所有部件都放大了尺寸,孩子小手也好操作)

到實際操作的時候,一些小環節也特別增加科學研究的代入感。孩子越玩越願意鑽。

比如它很多實驗的混合步驟,是需要按步開啟幾個器皿的閥門,把液體輸送到反應爐裡觀察的。
雖然帶指導卡片的基礎實驗只有20個,裡面也不乏常見的經典實驗,但是它涵蓋分子運動、密度、浮力、氧化反應等STEAM多領域的知識範疇,原理說明也不流於皮毛,還是能幫孩子在實驗中有不少新收穫的。

我無死角的給大家做了功課,可以點圖看👇

👉

DIY熱縮畫

這東西挺神奇的,在看似塑膠片的半透明薄片上作畫,然後加熱,幾秒就縮成一個精緻的小物件,特別有意思。
有提前印好圖案的模板,還贈送了一堆小配件,最省心的是連熱風槍都配好了,價格比我入的時候美好多了。
它最大的魅力就在於玩法新奇,熱縮的過程就跟變戲法一樣。先用彩鉛筆塗好色。
然後用熱風槍對著一吹,自己剛剛畫的小畫就開始扭來扭去,最後縮成了平平整整的一小張(它的材質和工具都無毒無害,我後面細說)
我一個平時就喜歡做手工的閨蜜,用她家妞玩剩下的邊角餘料給自己做了一對熱縮耳環,看起來挺仙的,一點不比外面買的差。(耳環的配件是我閨蜜自己的)
面積比較大的熱縮片,吹一半可以翻面繼續吹,它就慢慢平整一些,再用壓板壓平就ok了。
總之,這個材料就是遇熱會變軟、收縮,隨吹隨用各種工具輔助調整,最後基本都能有一個不錯的小作品。
我看我閨蜜做這個聖誕樹就是因為受熱不均一開始就蜷縮不平了,但是她二次加工一下也挺順眼。
模板內容也很豐富,一共有8大主題,12張模板。
上色也很簡單,用彩鉛筆直接在熱縮片磨砂的一面塗色就行。(家裡普通的彩鉛筆塗色也沒問題)
不用擔心剛塗上色看起來很淡,因為熱縮以後顏色也會聚集,所以成品的顏色會變深的。
這套玩具考慮挺周到的,小壓板、鑷子這種看起來不起眼卻十分必要的工具,也都配全乎了。
附帶的熱風槍看著質量也挺好,前端還有一個活動支架,不用的時候可以撐開放在手邊隨時取用,不用擔心燙到桌子。
我無死角的給大家做了功課,可以點圖看👇
好啦,今年我推薦的兒童節禮物就介紹到這,現在就感興趣的妞,可以直接【點選下圖】

END

另外,我每週也會在圈裡分享我帶芊芊玩什麼、學什麼、吃什麼、用什麼的小日常。

感興趣的妞,可以長按識別👆加芊媽小助手,她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同步我髮圈的內容~~
🛒本週芊媽推薦好物
👉女兒初二也沒近視,自用兩年電動反轉拍後,我換了款更好用的(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讓女兒背書更快更好的神器出現了,即時返聽真的更好記憶(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61真的能帶孩子走進“空間站”,就靠這本2米多長的全景立體書(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點開芊媽的公號名片👇
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只會寫乾貨,而把你們弄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