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居住在紐約皇后區雷哥公園的華人居民鄭女士反映稱,自今年5月起,她的糧食券電子卡(EBT卡)連續三個月在到賬當天即被盜刷一空。

儘管她採取了包括鎖卡、關閉外州及網上消費功能等安全措施,但盜刷依然屢屢發生,使她不僅經濟受損,更承受極大心理壓力。
鄭女士表示,她每月可領取500多美元的糧食券,但自5月1日起,每次到賬的當日金額便被人盜刷得一乾二淨。她說,今年已發生三次盜刷事件,加上去年10月的一次,她在12個月內共申請更換EBT卡四次以上。
近日,市社會局更致信警告她:若繼續頻繁更換EBT卡,其案件將被轉交至社會服務局誠信部門調查是否存在欺詐行為。
“我非常無奈。明明卡都鎖了,限制了外州和線上消費,為什麼還會被刷走?”鄭女士困惑地說。

她回憶,5月1日當天去超市購物時,才得知卡內餘額為零,而就在前一天的4月30日,她還在艾姆赫斯特的一家華人超市正常使用過卡片。當她向市社會局反映時,工作人員回應稱,自2024年12月21日後,聯邦已不再補償EBT卡盜刷造成的損失。她隨即申請了新卡並設定鎖卡功能。
然而6月1日,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儘管她早早前往超市購物,但卡內金額依舊在她使用前被盜刷一空。她再次更換新卡,並在官閘道器閉了外州和線上消費許可權,同時保持卡片鎖定,僅在使用時臨時解鎖。

但到了7月1日,她再次遭遇相同命運,卡內金額在解鎖前就已被人刷光。
短短三個月,鄭女士損失至少1500美元,目前無任何補償,她對即將到來的8月1日感到焦慮和無助。
據悉,EBT卡盜刷通常源自讀卡器資訊被盜取,犯罪分子透過安裝“盜卡器”複製卡號和PIN碼,隨後製作克隆卡或在網路、外州非法消費。民代曾提醒民眾:避免在小型超市或雜貨店刷卡,注意檢查讀卡器是否有可疑裝置,並定期更換PIN碼。

同時建議使用者使用EBT官網(https://www.ebtedge.com)關閉外州及線上消費許可權,並在遭遇盜刷時,務必申請全新卡號的EBT卡,而非僅是補發原卡。

鄭女士表示,她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找出盜刷源頭,杜絕再度被“零元驚魂”。
遇到這樣的事情真的太糟心了,到底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杜絕這種可惡的盜刷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