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滿冰點時評993
《日本經濟新聞》4月9日報道,日本政府已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排入大海,將在4月13日召開的內閣會議上正式做出決定。一旦決定,將在兩年後開始向大海排放核汙水。日本的行為無異於製造一場全球性生態災難,是徹底的反人類罪惡行徑。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堆芯熔燬,這次核事故跟當年發生在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一樣,都是最高等級七級。
這次事故產生了大量受輻射汙染的核汙水,為儲存核汙水,日本政府修建了總容量137萬噸的核汙水儲存罐,十年過去了,儲存罐所儲汙水即將達到上限,日本不願再修建新的核汙水儲存罐,核汙水卻仍以每天140噸的速度生成,為減少成本和減輕壓力,日本政府早在2020年就想將核汙水排入大海,因遭到強烈反對而沒有最後作出決定。
日本政府表示,處理後的核汙水內放射性物質氚的含量僅為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標準下的七分之一。由於日本政府在公佈資料方面存在著不誠信問題,因而日本公佈的資料一直受到國際社會質疑。
據東京電力公司官方說法,東京電力公司一直在努力淨化福島核電站產生的核汙水,透過過濾系統處理,汙水中的大多數銫離子、鍶離子等其它危險的同位素皆被去除,但過濾後的核汙水仍含有一定數量的危害元素氚。氚對人體是有害的,長期暴露在氚輻射線下,會導致人體細胞損,還會致使DNA遺傳受損。
2018年9月東電公司又承認,用於處理含有核汙水的1000個儲水罐未能將放射性物質去除至低於法定標準值,其中包括鍶-90這種劇毒放射物超標。
2019年,東電又稱,只有約五分之一的核汙水得到了有效處理。而且國際專家到現場查勘後,廢水中仍有氚、碳14、鈷60、鍶90、銫等難以徹底去除的放射性物質超標。核輻射既能殺傷細胞,又有誘變的作用,可能誘發細胞癌變或基因突變,導致生物畸形等。
曾擔任美國能源部民用核廢料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的萊克·巴雷特表示,東京電力公司一直在淨化這些水,但總有低程度的放射性存在。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此前釋出報告認為,“放射性氚是廢水中唯一的放射性物質”的說法不實。廢水中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其半衰期為5370年,可以進入一切生物體內,可能會損害人類DNA。
如果將137萬噸核汙水傾倒進大海,除日本受核汙水直接影響外,美國西海岸將首當其衝被核汙水波及,日本排放的核汙水將跟隨洋流直接奔赴北美西海,影響到加拿大及美國,之後汙水會南下中美洲,影響墨西哥等中美洲國家,然後才會沿著菲律賓-日本島鏈重新迴歸日本,但韓國、中國、俄羅斯、朝鮮是距離日本最近的國家,這四個國家無論環流如何都會受到直接影響,而且中國是世界上的漁業大國,核汙水對全球及中國海洋漁業的影響也將是嚴重的。
由於不可控因素和科學未知因素,核汙水排放所帶來的災難將逐漸擴散至全球,影響到魚類遷徙、遠洋漁業、生態安全、人類健康、食品安全、生物基因等方方面面,這將是一次全球性的生態災難,這場災難的影響可能不是幾年幾十年而可能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對海洋生物基因突變的影響以及人類因食用這些海洋生物而產生基因突變的影響更是不可預知。
2019年9月16日,在維也納召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上,韓國官員長文美玉就表示:“福島核汙水的管理不再是日本的國內問題,而是影響整個全球海洋環境的嚴重國際問題。”
4月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本福島核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質洩漏,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政府應當秉持對本國國民、周邊國家以及國際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深入評估福島核電站含氚廢水處理方案可能帶來的影響,主動及時地以嚴格、準確、公開、透明的方式披露資訊,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決策。”
我認為,中國對日本企圖將未能有效處理的核汙水傾倒進大海以禍害全世界做法的表態不夠有力,不能僅希望日本“慎重決策”,而應該以行動對日本政府施加強大壓力。
第一,如果日本執意向大海傾倒核汙水,中國、俄羅斯應聯合美國等亞洲、美洲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透過決議譴責日本,然後在安理會透過對日本實施全面制裁決議,逼迫日本撤銷決定。
第二、成立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環保組織、國際海洋組織、國際漁業組織和中國、韓國、俄羅斯、朝鮮、美國等周邊國家專家參加的聯合調查組,赴福島核電站實地調查評估近130萬噸核汙水處理情況、各種放射性物質超標情況、核汙水傾倒入海後可能對全球生態、海洋、漁業的破壞情況,驗證日本政府、東京電力公司釋出的各種資料、各種報告的真實性、透明性、可靠性。
第三、根據專家組現場調查報告,成立由中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參加組成的國際評估小組,就日本核汙水傾倒入大海的後果、影響進行評估,並提出日本是否能夠將核汙水傾倒入海的建議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
第四、如果國際評估小組及聯合國安理會不同意日本向大海傾倒核汙水,而日本執意傾倒,國際社會將在安理會透過決議,對日本實施嚴厲制裁,這種制裁包括經濟制裁、政治制裁和外交制裁。
第五、如果日本依舊對國際社會的反對置之不理,那麼中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可以代表全世界各受害國向國際法庭起訴日本政府,對日本給全世界生態造成的巨大災難提出鉅額索賠。
第六、中國、韓國、俄羅斯、朝鮮等國應聯手在國際輿論場掀起揭批日本的輿論浪潮,充分揭露日本這一反人類罪行必將給全世界帶來巨大生態災難的事實,讓日本受到全世界的譴責。
由於這一事件後果的嚴重性,中國應該基於科學、經濟、政治、外交和輿論,透過聯合國、安理會、國際原子能、海洋、漁業、環保組織、國際法庭,聯合國際力量特別是周邊受害國力量,對日本予以制裁和打擊,讓日本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知道這不僅是日本的事,而且也是事關全球生態安全、人類未來的嚴重事件,不能讓日本既禍害自己,又禍害全世界。
“李光滿冰點時評”近期精彩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