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白雪公主》!票房撲街慘不忍睹,網友們看的慾望都沒了….

點選上方“留學生大叔
點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點選加星每天看國外事兒 ❤
迪士尼籌備了數年的真人動畫大片《白雪公主》,幾天前終於上映了。

因為“白雪公主”的選角被罵了許多年,如今這部電影有沒有實現榮耀逆襲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不僅如此,這部電影可能成迪士尼史上最虧真人動畫電影,外界的負面評價不僅針對女主,還有強扭的劇情等方面…

上週末,電影在全球範圍內首映後票房為8730萬美元,比預期少13%,其中大約一般的票房來自美國本土市場。

上週末的票房成績還算正常,但這週末資料一出來,輿論就坐不住了——這週末美國本土市場票房居然驟降至1420萬美元!
這才上映10天,觀眾就已經對這部迪士尼近年來最大鉅製沒興趣了麼?

要知道,迪士尼在這部電影上下了血本,狂投約3億美元。
如此一來,《白雪公主》的票房必須達到4.278億美元,迪士尼才能收回票房成本。

然而,上映10天全球票房才1億出頭,這明顯離4億的目標遙不可及…

如果影評口碑還可,這電影可能還有逆襲可能。但如今,無論國內外,都對這部一開始就大張旗鼓推銷“包容性”主題的電影風評欠佳。
在國外的影評網站上,《白雪公主》評分快要達到網站最低分,在豆瓣上,這片子也被打了不及格的分數…
根據看過劇的網友表示,不僅女主“白雪”的外表難以服眾,電影還把原著裡“白得像雪一樣所以取名白雪”的名字來源,硬生生換成了“在一個大雪天出生所以叫白雪”,而且故事的整體邏輯也令人詬病。

迪士尼讓編劇改掉了格林兄弟的原著情節,騎著白馬吻醒白雪公主的王子在電影裡變成了一個看起來有點壞壞的幫派的首領,而此人受到白雪的感召才徹底變成了正面人物,並幫忙化解了白雪的困境。

迪士尼想凸顯這版白雪很大女主,不需要男人來拯救,於是設計了這麼一個男主在女主的輔助下才能發光發熱的劇情。
除此之外,白雪和毒王后的殊死較量情節也進行了大量改編,蓋爾加朵扮演的毒王后有很多毒計可施,卻偏偏選了最不中用的毒蘋果魔咒。
白雪最後帶著大女主光環迴歸,空口白舌就勸說成功王后的近身侍衛放下武器,拋棄王后而去。

自古以來改編歷史經典童話到21世紀的電影,尤其是真人電影就是件難事,不僅要考慮原著粉的感受,又要增加變動滿足觀眾的好奇心,適應現下社會的價值觀傾向。要傳統還是現代、如何融合兩者一直是改編的難題。
看起來,這次白雪公主的真人電影劇本改編,情節就無法令大眾滿意。
電影本身槽點滿滿,這兩年的前期宣傳則為這次“白雪公主”的失敗早早埋下伏筆…
誰家電影女主在關鍵宣傳期和雙女主鬧政見不合,鬧到全網皆知的?
又是誰家女主在美國大選後對現任總統一頓輸出,傳輸一大通負面情緒的?
而直到今日,“白雪”的扮演者瑞秋Rachel Zegler都還把自己大聲疾呼關於巴勒斯坦的帖子保留在社交媒體中,哪怕是電影製片人坐飛機親自去勸,都沒法讓她刪除帖子…
瑞秋是新生代實力派演員,活躍在話劇、舞臺劇表演中,接下“白雪”角色前已經展現出好萊塢明日之星的潛質。
但小姑娘脾氣倔、心氣高,不肯為電影宣傳折腰(也不知道雙方合同到底咋寫的…), 在影片上映前就收到了網友大量抵制的聲音。
“白雪”選角從外到內的zz正確,瑞秋的“仗義執言”,影片本身的人物形象塑造、情節,似乎都玩脫了,成了主流市場不能認可的怪誕之作…
看到如今《白雪公主》口碑票房雙撲街,不少一直以來就討厭女主和電影設定的網友高興翻了:
“人生教訓:如果有幸在電影翻拍或衍生作品中擔任主角,不要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也不要說原作的壞話。這些年來,原作一直留在人們心中,而你很可能不會。”
“我永遠不會看這部電影的原因不是因為她是拉丁裔。而是因為她是個白痴,自以為最瞭解這部電影。她踐踏了原作,這是一部經典之作,而她告訴一定年齡的人,他們的意見一文不值,只有她的意見才重要,而且是正確的。她太讓人無法忍受了。”
“白雪公主不是應該是白人嗎?只是問問。“
“這個忘恩負義、無知的公主應該閉上嘴巴,專心演戲。
現在她應該還是閉嘴,但不必再擔心演戲了。”
“她是這一代人糟糕的養育方式的產物。他們父母告訴他們他們是最好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給他們參與獎章,不敢質疑他們的缺點。
這一代人懶惰、傲慢,認為世界會照顧他們。他們真誠地相信他們說的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即使他們沒有經驗,因為他們從未被那些不知道如何教導謙遜、尊重、努力工作和被他們那失敗的父母責備過。”
如今在這種票房下,有些人估計腸子都悔青了吧…
Ref: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entertainment/movies/2025/03/31/snow-white-2025-box-office/82737507007/

記得點 + 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