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已經聞不到石油味了,而是濃濃的火藥味。
特朗普沒有開玩笑,說要讓伊朗嚐嚐從未見過的轟炸。
五角大樓"閃電摧毀伊朗核設施"作戰方案,美軍兩年前就演練過了,宣稱不出3天,就能讓納坦茲鈾濃縮工廠變成玻璃坑。
伊朗的回應更強硬:直接標註了10個美軍基地的座標,邊上寫著幾個大字"同歸於盡"。

與此同時,美國那邊沒閒著,特朗普一邊喊著“願意直接談判”,一邊卻把航母戰鬥群和B-2轟炸機調到中東,擺出一副隨時開打的架勢。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明確說,伊朗已經正式拒絕美方的談判邀請。
伊朗也沒閒著,境內的3000枚彈道導彈已經擺上發射架, "霍爾木茲"-2型導彈射程已經覆蓋波斯灣等地的所有美軍基地。從2018年開始,美伊關係越來越緊張,兩國之間至少有三個死結無法調和。
最嚴重的就是核武器問題,美國要求伊朗永久棄核,伊朗需要核武器確保政權安全。然後就是地緣問題,伊朗領導的“抵抗之弧”,一直是中東美軍和以色列的心腹大患。
最後是政治立場問題,伊朗領導人哈梅內伊反美多年,美國也在不遺餘力地為難、“絞殺”伊朗。仇恨積壓了太多年。
美國真的要和伊朗開戰麼?其實特朗普也是在賭,根本目的還是威脅施壓,引起伊朗內部親美派全面奪權。但對伊朗逼的太狠了,也不排除“擦槍走火”的可能。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去年推演過美伊戰爭的結局:結果就是,美國摧毀了伊朗核設施,但伊朗報復性襲擊讓美軍傷亡超過2萬人,全球油價飆到200美元。伊朗國家電網和煉油廠被毀,老百姓回到騎馬點油燈的年代。
現在美國和伊朗都被架在那了,都沒有退路,都不太可能服軟。如果美伊戰爭爆發,美軍投入的成本會比在伊拉克、阿富汗高得多。
近些年,美國失去了在戰爭中受益的能力,每次戰爭都會加重美國的負擔。大國博弈,就看誰先犯錯,美國從世界第一的寶座跌落,只差一戰。
美軍如果再次陷入中東戰爭泥潭,受益最大的,就是我國,美國製造業佔比只剩11%,GDP增長靠借錢,如果在中東打上幾年,國債必破40萬億,美元霸權就真的徹底崩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