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鉛筆道作者 | 直八
央視315點名了一家獨角獸——啄木鳥家庭維修。報道揭示它暴利維修:燃氣灶點火器成本20元,收費250元;塑膠電機收費659元,成本僅91元。
啄木鳥成立於2014年,彼時,正是O2O風起雲湧的年代。創始人王國偉高中畢業,曾是一名家電維修師傅。7年後的2021年,啄木鳥成為獨角獸。它曾累計融資超6億元,獲得小米、順為、58同城等機構投資。其中,雷軍透過順為資本,持有它3.5%的股份。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啄木鳥家庭維修在中國線上家庭維修行業中,按2023年的總交易額計算,市場份額為2.4%,是國內最大的家庭維修平臺。
遺憾的是,央視此次報道,揭示了啄木鳥商業模式的重大軟肋。
暴利維修也好,價值觀扭曲也罷,這看似是個管理問題或是文化問題,比如鼓勵師傅報高價——但更深層次地看,這是個商業模式問題,即:如果它不這麼收費,不這麼追求高毛利,它就活不下去。從而引發一個更深層次的討論:O2O維修模式,究竟是否有市場剛需?

圖注:啄木鳥維修的大致成本結構,由鉛筆道整理
啄木鳥曾經衝刺過IPO(2024年1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因此有充分的資料能驗證這一點。
首先,央視報道的都是事實。若僅從配件成本看,啄木鳥維修很暴利,沒毛病。但其實,它的淨利率並不暴利,甚至是合理的。
比如2023年,啄木鳥收入10.11億元,淨利潤為4887萬元,淨利率4.8%;2024年上半年,其收入6.23億元,淨利潤約3888萬元,淨利率6.2%。
換句話說,啄木鳥要想獲得合理的利潤,就必須追求高毛利,就必須高客單價,否則,它就沒辦法生存。更通俗地說,它這種商業模式,天然地“割使用者”。
這是商業模式的效率問題,也是當年O2O與實體門店的最大爭論:到底誰的服務效率高?如果是O2O效率高,那麼維修費應該更便宜;如果是實體門店高,那麼反之。
現在,答案比較明瞭。O2O滿足的,更多是使用者“懶”的需求,而不是“更便宜”的需求。就像外賣一樣,去集市、超市買菜顯然更便宜,但依然每年有3億以上使用者點外賣。
為什麼?因為更方便。主打O2O維修的啄木鳥也一樣,它必須沒有價效比才能生存。
首先,它的毛利必須做到80%以上(2021-2024),最高可達84%。比如修個熱水器配件,配件售價16元,啄木鳥必須報價100元,只有這樣,它才能獲得4-6元的淨利潤。
那有人會問:為什麼?100元的訂單,16元零配件成本,還有80元的利潤空間,哪去了?
可能很多人忘了,訂單裡的約35%-40%還要分給維修師傅,這就要扣除28元-32元,還剩52元-48元。
另外,還有獲客費用。使用者需要透過APP等預約訂單,啄木鳥需要投入大量的獲客費用。據招股書,啄木鳥的銷售營銷開支高昂,佔總收入約44%-48%。
以流量費為例,它每年要從美團、百度、位元組等平臺購買流量,成本佔總營收的29%-33%。
這麼一算,100元的訂單還要扣除約40元的營銷費用,再加上之前的成本+佣金,就只剩下8-12元的利潤空間。
然而,到這還沒結束,啄木鳥還有超1700名員工(2023.9.30),把員工工資算上,把稅扣掉,把行政開支等減掉,每年的淨利潤就剩4%-6%了。
請注意,這還是毛利率超80%的前提下,但凡維修師傅把100元的訂單報成90元,公司都無法盈利甚至虧損。如此就可以充分理解,為何啄木鳥能形成這種文化,比如鼓勵師傅報高價、坑害消費者。
啄木鳥的客單價是偏高的,通常都在200元以上。2021-2023年,啄木鳥的客單價不斷升高,從2021年的231.8元,增長至2023年的250.2元。
這是高於市場水平的。在某平臺,啄木鳥的投訴量超過6000條,其中的關鍵內容之一都是“收費過高”。
因此,此次央視報道的現象——啄木鳥高價維修——其實是一個商業問題。
但這也是一個商業悖論。因為O2O並沒有解決降本增效的老問題,因而就無法產生價效比優勢。而要解決使用者投訴問題,啄木鳥又必須提高性價比。二者如何權衡利弊,才是啄木鳥維修的經營難題。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鉛筆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產品——媒體VIP會員,核心亮點是:以一頓午餐的價錢,聘鉛筆道為你的年度媒體顧問,1年6次專屬顧問時間,做你媒體圈的貼身朋友。詳情可以檢視連結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