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納華託
過去二十年我走了四十多個國家。
疫情後的這幾年,我感覺到,對普通人來說,要了解一個陌生的地方,越來越難了。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感受,旅行圈的朋友,普遍都有這種感覺。今天,我就把這種感覺總結出來,落實為文字,結合具體的案例,來說說如何解鎖一個陌生的地方。
要了解一個陌生的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書籍,我去法國普羅旺斯的原因,就是看了彼得梅爾的《普羅旺斯的一年》。
另外一個經典案例就是香格里拉,美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將香格里拉描繪成一個遠離塵囂、冰川峽谷、世外桃源的地方,這本書使香格里拉成為全球知名的旅遊勝地,人們紛紛前往尋找這個理想化的烏托邦。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實體書依然是資訊密度最高的載體。但問題是,一方面,現在寫書不賺錢,認真寫書的人越來越少了。另一方面,出國一趟,一般要走很多城市,普通人也很難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大量書籍
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原本以為人類將迎來一個資訊普惠的新紀元,沒想到,篩選資訊成了最大的挑戰。

最近,我又去了一趟墨西哥的瓜納華託。可能有人會問,世界這麼大,時隔六年,我為什麼又要來這個不起眼的小城?
因為我太喜歡這座城市了,它幾乎就是整個國家歷史的濃縮。這裡有典型的墨西哥小城的色彩斑斕,有起伏的地形,還有西班牙殖民時代留下的遺蹟。小城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城市不大,隧道很多,道路都是用鵝卵石鋪就,西班牙人的貪婪和原住民的血淚,彷彿都滲透在每一塊石頭裡。
在瓜納華託,當你打車的時候,司機會帶著你在山城底下的隧道穿梭,這些隧道的立面都是磚石結構,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這時候,我就很想知道隧道的背景知識,但如前文所說,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真的無從下手。有些資訊,對普通人來說非常陌生,一方面時間有限,不可能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如果一無所知,就是走馬觀花,走過就忘。這就是出國旅行的資訊障礙。入境,靠譜的資訊選來源太少。
曾經,某遊網是我出行的最重要參考。然而,某遊網上高水準的帖子似乎永遠地定格在了疫情前,儼然變成了時代的眼淚…博主的離場造成資訊無法迭代,隨之而來的便是資訊的滯後乃至老化。
至於某度,我已經很久沒有用某度了,每次搜尋都是各種垃圾廣告,不勝其煩。
小某書真的很實用,但它的致命缺點是,碎片化和重複化。因為字數限制,小某書內容都非常短,說好聽一點,是簡潔,說難聽一點,就是粗淺。想透過小某書瞭解一個城市,幾乎不可能。
那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去開啟一座陌生的城市呢?其實,還是有的。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同行的朋友對我說,可以試試Kimi——一款國產AI軟體,透過提問式搜尋,Kimi快速閱覽網約,總結出有效資訊。
比如說:用3百字,介紹瓜納華託的隧道。
眨眼之間,Kimi就會閱讀28個網頁,提煉出一段文章,簡明扼要,條理清晰,關鍵是沒有廣告,也沒有帶貨,全部是資訊乾貨。

不僅如此,Kimi還會猜測使用者的需求,提示更多的問題,比如:
-
瓜納華託的隧道有哪些歷史意義?
-
這些隧道對城市有什麼影響?
-
你知道瓜納華託的隧道是如何建成的嗎?

這就是AI模型與傳統搜尋的最大不同之處。它會揣摩使用者的心思,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你使用得夠多,資料積累夠大,它就可能比你自己更瞭解你。

木乃伊博物館是瓜納華託的知名景,我在博物館裡,看見一個小孩的木乃伊,非常好奇,想知道背後的故事。但那裡沒有中文介紹,網上的資訊也魚龍混雜,不知從何下手。大多數中國人不懂外語,身處異國他鄉,兩眼一抹黑,雖然去了名氣很大的景點,卻只能走馬觀花看熱鬧。
這時候,我又想起Kimi手機app,用語音直接問,比如:介紹瓜納華託的木乃伊博物館。
它就會迅速閱讀20個網頁,提煉出一段文字。戴上耳機,邊走邊聽,相當於請了一個免費的導遊,我親自體驗,語音非常流暢,就像一個真人向你娓娓道來。

我的朋友甚至跟我說,來之前,就讓Kimi做了一份詳細的攻略,他的線路,幾乎都是按照這份攻略拉走。
比如,問Kimi:給我一份瓜納華託兩日遊的詳細攻略。
閱讀40個網頁後,Kimi提供一份完整的攻略:

如果你依然覺得這份攻略不夠詳細,還可以繼續詢問細節問題,比如:
-
纜車上皮皮拉山需要提前買票嗎?
-
瓜納華託的木乃伊博物館有什麼特色展品?

寫在最後
時隔6年再訪瓜納華託,每次都有新的收穫。這一次,街上警察多了,安全感也好了。消費依然比大城市便宜。雖然商業化更強了,卻沒有趕走原住民,我們依然能體驗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在街頭吃到當地人的小吃。穿梭在起伏不平的鵝卵路小巷之中,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感,這種感覺,就是吸引我旅行的主要原因。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就可以體驗K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