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智慧湧現報道,在谷歌工作長達17年的“Google Fellow”吳永輝博士正式離職,加入字節跳動。吳永輝將在字節跳動擔任大模型團隊Seed基礎研究負責人,專注於大模型基礎研究和AI for science等長期研究專案,直接向字節跳動CEO梁汝波彙報。
根據申媽朋友圈,吳永輝的職位可能為5-1,甚至有可能達到5-2,對標字節跳動為前阿里P9員工周暢所設的5-1職級標準。

從工作職責來看,吳永輝主要負責大模型團隊Seed基礎研究,即大模型基礎架構和演算法設計,類似於首席科學家的角色。儘管從邏輯上看,他應該彙報給Seed團隊負責人朱文佳,但據報道,他將直接向CEO梁汝波彙報工作。這意味著在彙報關係上,吳永輝與位元組資料和演算法負責人楊震原、工程架構負責人洪定坤,以及朱文佳等高層處於同一層級。
吳永輝於2008年獲得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博士學位後,便加入谷歌,最初負責搜尋排名的演算法工作。2014年,他轉向深度學習領域,加入Google Brain,並在機器翻譯、語音識別、語言模型等方向作出了重要貢獻,是Google神經機器翻譯和RankBrain專案的核心成員之一。2023年,由於在深度學習領域的卓越貢獻,吳永輝被晉升為“Google Fellow”,併成為谷歌DeepMind的研究副總裁。
根據晚點報道,Flow 已是和抖音、火山、飛書等平級的主要業務部門,由朱儁領導(同時是豆包產品的總負責人),之下由具體分為Seed、Flow和Stone三個部門,與朱儁搭配的是Seed負責人是朱文佳。
朱文佳所在的Seed團隊主要負責AI模型開發。從事模型開發的Seed團隊中,海外和中國的成員均向朱文佳彙報。此外,分佈在美國、新加坡和北京的研究人員協同工作,共同開發其模型。目前Seed下分為大語言模型團隊、視覺模型團隊、語音模型團隊和世界模型團隊。
與此同時,位元組豆包大模型團隊已在內部組建AGI長期研究團隊,代號“Seed Edge”,鼓勵專案成員探索更長週期、具有不確定性和大膽的AGI研究課題。Seed Edge鼓勵跨模態、跨團隊合作,為專案成員提供寬鬆的研究環境,實行採用更長週期的考核方式,以保障挑戰真正顛覆性的AGI課題。同時,Seed Edge也將得到單獨的算力資源保障。
根據披露,Seed Edge初步確定了五大研究方向,包括探索推理能力的邊界、探索感知能力的邊界、探索軟硬一體的下一代模型設計、探索下一代AI學習正規化、探索下一個scaling方向。儘管業界不少團隊在討論是否應對AI預訓練和基礎研究繼續投入,位元組仍在以前所未有的戰略決心加碼大模型底層研究,包括提供充分的算力資源、廣泛網羅頂尖研究人才,並打造長期主義的研究環境。
這些變動或許與DeepSeek的迅速崛起有關,位元組高層或許對Seed團隊過去一年的工作產生了新的看法。如今,除了豆包,百度、微信等平臺也已接入DeepSeek。
參考資料
[1] https://mp.weixin.qq.com/s/mNseaFyKykhjBigHdDYasA
歡迎掃碼加群參與討論

———END——–
極思 TopMinds 相信認知能夠跨越階層,
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科技、資本和商業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