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參加完港交所的未來科技峰會,本來這兩天要發9500字的《土耳其行記》和5500字的《英格蘭行記》並且不再設定付費,但回家路上就看到了“董宇輝離職東方甄選”的新聞。
東方甄選是港股上市公司,我對這方面還算熟悉,再加上俞老師是我在北大創業營進修時的導師,雖不熟悉但有過一面之緣,所以還是決定就這個事情寫點東西澄清一下,可能也是目前全網最清晰最完整的解讀。
1.為什麼董宇輝需要花7000多萬買下與輝同行?
原因很簡單,東方甄選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出售資產就是要有合理對價的,而7658萬就是東方甄選賣掉子公司的對價。
這個對價是怎麼算的?上市公司公告裡寫的明明白白:按照成本法進行估值。更直接地講,就是隻計算賬面上的現金、銀行理財、裝置等資產,再減去應付稅費、員工工資等負債,至於品牌等無形資產等一概忽略不計。與輝同行作為一家輕資產公司,基本沒什麼應收賬款,固定資產也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可以理解成公司最主要的資產,就是賬上的現金。
說句大白話,就是董宇輝花了7000多萬,買了一個賬上有差不多7000來萬現金的公司。
而且按照俞老師的補充,這7000多萬是他個人掏給董宇輝的。

2.與輝同行有多賺錢?
上市公司公告裡也寫的很清楚。從2023年底到2024年6月30日,差不多半年時間,稅後淨利潤大概在1.4億元。

這裡注意,董宇輝在此期間並不是與輝同行的股東,而按照俞老師的說法,董宇輝可以分走與輝同行公司一半的利潤。所以可以理解成,報表上的這1.4億是將董宇輝這部分分成作為成本扣除掉的結果。假設將董宇輝其他的工資等忽略不計,那麼公司這半年的實際稅後淨利潤應該在2.8億。
要知道,這是一家剛剛成立,粉絲從0開始,並且董宇輝本人對變現極為剋制的公司。即便按照這個資料來看,與輝同行獨立後每年的實際淨利潤應該也在6億左右。
3.俞敏洪和東方甄選實際分了董宇輝多少錢?
這個賬也非常好算。
第一部分,是公司成立半年來正常給董宇輝的分成,大概在1.4億。
第二部分,是按照俞老師所說,將公司全部利潤送給董宇輝,這部分同樣在1.4億。

第三部分,是董宇輝離職時,俞敏洪個人替他出的7600多萬收購款,變成了董宇輝全資持有的公司賬面現金。
三部分加起來,半年3.5億,這還不包含董宇輝在與輝同行成立之前取得的薪酬和股票。
客觀說,這個事情俞敏洪的做法稱得上大氣,確實沒讓老實人董宇輝吃虧。
4.如何看待東方甄選未來的投資價值?
當然,這件事情相對吃虧的,就是包括俞敏洪在內的東方甄選全體股東。所以東方甄選也馬上宣佈了5億港幣的回購計劃。
董宇輝離職後,東方甄選的投資價值如何?因為最新的財報只更新到2023年下半年,我們可以參考做個預估。

東方甄選半年的GMV是57億,而直播業務的營收是24億,這裡邊自營品的收入大概19億,剩下的5億就是帶貨佣金,對應38億的第三方產品,也就是第三方產品貢獻的營收大概相當於GMV的13%。

我們再參考一下東方甄選5月的GMV資料,不考慮與輝同行的情況下,單月GMV已經達到7億,預估全年就是84億。
另一個數據是,2024下半財年(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東方甄選公司自營產品GMV突破36億元,即全年72億,而且其中有40%來自APP,即全年28億。假設APP銷售的非自營產品可以忽略不計,那麼東方甄選(不含與輝同行)的總體GMV就是抖音和APP兩者的總和,預估為112億。
即便我們假設自營產品的抖音GMV中40%來自與輝同行,那麼董宇輝離職後會減少17億的GMV,自營產品的全年營收仍然還有55億左右。
總結一下,董宇輝離職後的東方甄選,每年的預估GMV大概112億,其中有一半即55億是自營品牌。
換句話說,今天的東方甄選不僅是一家每年銷售額過百億的直播帶貨公司,更是一家每年銷售額50多億的中高階消費品牌公司。
而後者的護城河,遠非前者可比。

東方甄選能有今天的成就,與董宇輝的天賦、勤奮、真誠密不可分。但東方甄選的股價從高峰期的70多元到今天的12元,市值從800億港幣跌到如今的100億出頭,董宇輝的離職已經完全Price in。
1倍的PS對於一家直播帶貨公司算是恰如其分,但是2倍PS對於一家高毛利的消費品牌來說,未免過於廉價了一些。
三年前,“雙減”來臨之際,我出於情感接盤了新東方的股票,被套一年多,最終迎來春天。今天,在東方甄選面對新的挑戰時,我也願意為之公開發聲,並且在二級市場盡些綿薄之力。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俞董二人的此次分手絕非因為利益,而是外界的過度解讀放大了雙方在經營理念等方面的分歧。無論如何,最老實的員工遇到了最厚道的老闆,已經是最體面的結局。
祝願東方甄選越來越好,也衷心祝福離開東方甄選平臺後的董宇輝能適應新的角色,闖出一片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