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給管理者的7個建議

作者:張麗俊
來源: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
上週,我去上海出差,見到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家、管理者。
我們聊了很多:有關於戰略的,有關於執行的,有關於目標拆解的,也有關於團隊管理的。
每次和這些厲害的人交流、碰撞,總有很多收穫,也讓我對管理工作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我也把這些思考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01
管理,要“眼高手低”

什麼意思?你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高一個維度思考問題,降一個維度做事情。
眼高,就是說你要有眼光和格局,遇到問題時,要“揪頭髮”,向上拔高一層,把自己放在老闆的位置去思考問題。
手低,就是說在行動上,你要降維做事,必須腳踏實地從非常小的點切入。
有些人是不願意做小事的,他覺得自己是做大事的,總是坐在辦公室裡發號施令,不願意兩手沾灰,兩腳沾泥。
但其實,做得小事,才能做大事。一開始不要怕事情小,要敢於從小的事情切入,要知道你切入之後,小事也會有放大的可能。
所以,想的時候不妨大一點、遠一點,做的時候不妨小一點、準一點,這樣你才有機會攻下第一個山頭,才有機會再攻下一個。 

02
既要“通管道”,也要"寫詩歌"

著名的領導力專家詹姆斯•馬奇曾提出,領導力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通管道”,一個是“寫詩歌”。
所謂的“通管道”,就是說在管理上,有一些髒活苦活累活,你是必須要乾的。
比如,下屬情緒不好了,你要去安撫;團隊出現衝突了,你要去協調;部門的利益受損了,你要去爭取。
當然,還包括一些比較繁瑣,但你必須踏踏實實去做的工作,比如:早會、週會、月會、季度的Review,等等。
所謂的“寫詩歌”,就是你在領導上要有想象力,文化上有傳承,思想上有高度。
如果你對目標沒有想象力,又怎麼倒逼自己進行創新呢?如果做不好文化的傳承,又如何鼓舞人心,啟迪員工的心智呢?
所以,做管理,既要“通管道”,也要"寫詩歌"。

03
活少幹一點,事多想一層

經常有管理者向我抱怨:Cherry,我太忙了,總是替下屬“背猴子”。
我不建議管理者多幹活,整天去做一些執行層面的,比較瑣碎的事情。
因為一旦你做得多了,你想得就少了。
活可以少幹一點,但事要多想一層。
亨利·明茲伯格說管理者的一大職業隱患,就是“膚淺綜合徵”,缺乏深度思考,就做不好事情,最後只會淪為“傳聲筒”管理者。
想深一點,意味著你的思考要有閉環,想事情要全面。
如何做到呢?核心就是要深度思考。遇到問題時,多問幾個為什麼,像剝洋蔥一樣層層剝下去,慢慢地,就能直達問題的本質。

04
依靠資料,而非依賴

做決策時,要透過資料鏈路去推導,而不是靠直覺,去拍腦袋。
曾經有個銷售主管和我過目標的時候,他拍了個數字,說要完成300萬的目標。
我問他:“那你知不知道要如何達成這個目標?”
他說不知道。於是,我一層層往下追問:每天的拜訪量是多少?轉化率是多少?賣什麼產品?客單價是多少?每天要打多少電話?……
用實際資料層層倒推,最後他發現每天要花16個多小時在與客戶溝通上,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的精力去完成任務。
你看,這就是他隨意拍的目標。沒有資料做支撐,全憑主觀臆斷,又如何去完成呢?
所以,作為管理者,你一定要有資料思維,透過建立資料的儀表盤,何時該加油門,何時該踩剎車,就變得清晰了。
但是,你也不能唯資料論,因為資料是短視的,只能反映當前的狀態,如果你過度相信資料,很可能被資料帶偏。
比如,降價促銷確實讓這個月的銷售收入增加了很多,從資料上看,降價是有效的。但是,頻繁的促銷活動,不光傷害了品牌,而且還傷害了客戶體驗,從長遠來看,是得不償失的。
因此,資料只可以依靠,不可以依賴。

05
善於提出問題
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都是懶惰的,有捷徑就不會去走彎路。
如果下屬遇到問題來找你,你就直接給答案,甚至恨不得自己擼起袖子幹了,那下屬就會覺得,凡事有你兜底,只要碰到做不好,不會做的,自己也不動腦,都會習慣性地找你解決。
慢慢地,下屬變成了“巨嬰員工”,而你成了“保姆型”管理者。
所以,做管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做直接給出答案的人,而必須是一個善於提問的人,你要學會讓團隊自己去找答案。
那麼,如何提問呢?好問題有兩個特徵:
第一個,它是很有分量的提問,點破主要矛盾,直指核心的問題。
比如,員工辦事不靠譜,你不要急著去批評他,而應該反躬自省,不斷追問為什麼,找到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
第二個,它能啟發思考,引導被提問者去尋找答案。
比如,下屬整天忙忙碌碌,但是不出成果。那你就別急著去質問他,而是要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他一步步探索答案:
解決問題的困難點是什麼?別人遇到這樣的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可以從哪些方面去下手?……
透過提問,引導下屬去思考,讓他們主動解決問題。

06
你只能領導你喜歡的人

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說過一句話:你只能領導你喜歡的人。
你能喜歡多少人決定了你領導力的邊界。你可以誰都不喜歡,甚至連你自己都不喜歡,但這意味著你連自己都領導不了。
說得真好。在管理工作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偏好,有喜歡的人,也有不喜歡的人。
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能看見這個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你信任他,盼著他好,所以願意花時間幫助他取得成功。
但是,倘若你不喜歡一個人,你會看他哪哪兒都不順眼,總是有各種問題。
你不想和他說話,不想和他交流,總是把壞脾氣給他,總在質疑他、否定他,你甚至會想:如果這個人不在我團隊裡就好了。
尊重、欣賞、喜歡,才能激發員工的善意和潛能,你付出的所有善意,最後都會成全自己。
真正成熟的管理者,看誰都順眼。

07
遇到爛人,及時抽身
遇到爛事,及時止損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難免會遇到爛人、碰到爛事,很多時候會不自覺地深陷其中,糾纏不休。
但是,你對爛人爛事越在意,越計較,就越痛苦。
最後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並且白白浪費了時間。
將軍有劍,不斬蒼蠅;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不要和爛人論是非,狗咬了你一口,你沒有必要咬回去。不是每個人都配做你對手,與其爭辯,不如爭冠。
也永遠不要去埋怨,已經發生的事情,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你強大就去改變它,你弱小就去接受它。
所以,遇到爛人,及時抽身;遇到爛事,及時止損。
俗話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沒有平庸的團隊,只有平庸的管理者。以上7個給管理者的建議,對你經營企業,管理團隊,提升自己,也許有些許幫助。
與你共勉。
THE END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
可以點選右下角的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