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第一股”年賺1.2億,員工剛剛套現2億誰在買單?

來源 | 野馬財經
作者 | 劉欽文 編輯丨高遠山
上班上到財富自由是種什麼感覺?
2月25日,“投影第一股”極米科技(688696.SH)釋出2024年業績快報,2024年實現營收34.14億元,同比下降4.02%,這也是極米科技連續第二年出現營收下滑。
雖然營收持續下滑,但極米科技的歸母淨利潤從三季度的虧損4057萬元,成功轉正為1.22億元,同比增長1.14%。“主要系公司努力提升經營效率,成本及費用得到有效控制的結果。”極米科技表示。
逃出虧損危機的同時,極米科技(688696.SH)134名員工剛剛完成減持套現。2月18日,極米科技的兩家員工持股平臺——開心米花和極米諮詢,以及監事會主席廖傳均,完成了2.83%股份的減持,套現約2.02億元。
天眼查顯示,極米諮詢共有117名合夥人,持股比例從22.71%到0.1%不等,開心米花共有32名合夥人,持股比例從23.84%到0.33%不等,由於部分員工在兩家持股平臺均持股,合計共有135名員工。
公告顯示,實控人鍾波不參與此次股權轉讓,因此134名員工可享受此次收益。以此計算,平均每人套現約150.75萬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員工作為有限合夥人(LP),不參與平臺的日常管理和決策,主要享有分紅權。此次套現,也有部分員工選擇留存部分股權繼續投資,因此兩家員工持股平臺並未完全清空股權。減持後,極米諮詢還持有0.34%,開心米花還持有0.05%。
01
百名員工成功套現,共落袋2億
“留子臥室幸福感大挑戰,看看我的臥室!極米投影儀哈曼卡頓音響,配80寸玻璃纖維幕布!這不要太爽好吧!歡迎來我家看電影啊!”一位極米使用者在小紅書上表示。
極米投影儀憑藉著出色的效能和設計,在近幾年,迅速搶佔了年輕人的市場。
2018年,極米科技以40萬臺的出貨量位居中國投影機市場第一,市場份額為13.2%,首次超越國際巨頭愛普生和索尼,終結了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稱霸15年的局面;2021年,極米科技全年出貨量佔比21.2%,國內投影市場出貨量第一,出貨量超過第二到第四名總和;到2023年,極米科技連續六年成為中國投影市場出貨量第一,連續四年奪得出貨量和銷售額雙第一。
2021年3月,極米科技登陸科創板,發行價133.73元/股,上市首日股價漲幅一度超300%,市值突破200億元,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投影第一股”。
公司上市,不僅讓老闆欣喜,獲得股權激勵的員工也同樣激動不已。極米科技的員工們,在歷經四年的等待後,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
極米科技成立於2013年,2014年12月便開啟股權激勵計劃,採用期權的形式,成立成都極米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極米諮詢”),為方便管理,極米諮詢下設了米花壹號、米花貳號、米花叄號、米花肆號、米花伍號、米花六號6個員工持股平臺。
股權激勵涉及公司多個部門,包括產品研發中心的李開友、邱海龍、何建軍,行政部的徐明願、財務運營中心的吳健、營銷中心的郭林等。
2019年6月,極米科技又設立成都開心米花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 “開心米花”),採用限制性股票授予的形式,激勵物件為對實現戰略目標有重大影響的關鍵員工,包括管理人員及技術或業務骨幹成員 制定了股權激勵計劃。
《招股書》顯示,以上受激勵物件共計166人。極米諮詢、開心米花此次轉讓的股份也全部為IPO上市前所獲股份。
其中,第一次股權激勵的授予價格僅為0.1元-1.52元/份之間,“第1期授予時,每股0.1元適用於核心研發人員及加入公司早期部分員工;每股0.528元適用於核心高管及員工。”極米科技表示。為此,極米科技支付了1237.23萬元股份支付成本。

圖源:《招股書》

第二次股權激勵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1.52元/股,極米科技支付股份支付成本費用3237.11萬元。
不過,這些股權激勵均有限制性條款,即“成功上市之日起三年內,持股平臺以及直接持股的激勵物件所持股份不能轉讓。”
極米科技於2021年3月上市,如今限售期已過,減持行動正式開啟。
2025年2月13日,極米科技釋出公告稱,極米諮詢、開心米花、廖傳均擬轉讓197.85萬股,佔極米科技總股本的比例為2.83%。轉讓的價格為102元/股,交易金額合計2.02億元。

圖源:《招股書》

2月18日,極米科技釋出《轉讓結果報告書》,極米諮詢、開心米花、廖傳均轉讓完成,落袋為安。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時間流逝,部分員工在此次套現前已經離職。
天眼查顯示,極米諮詢共有117名合夥人,持股比例從22.71%到0.1%不等,開心米花共有32名合夥人,持股比例從23.84%到0.33%不等,由於部分員工在兩家持股平臺均持股,合計共有135名員工,相較此前的166人減少31人。
再加上因實控人不參與本次詢價轉讓,因此134名員工均可享受此次收益,以此人數和金額計算,人均落袋150.75萬元。
極米科技表示,“此次轉讓主要出於員工正常的個人訴求,實控人直接或間接控制的股份不參與本次詢價轉讓。公司始終重視員工激勵與團隊穩定性。員工透過持股計劃分享公司成長紅利,有助於增強核心團隊的凝聚力與歸屬感,進一步激發積極性。未來公司將繼續完善激勵機制,保障人才戰略與業務發展的協同性。”
02
員工減持背後,股價、業績雙下滑
雖然員工賺得盆滿缽滿,收益率高達6610%。但102元/股的價格,對於二級市場的散戶來說,卻是一個打了“折扣”的價格。
2021年3月極米科技上市,發行價133.73元/股,上市首日股價漲幅一度超300%,這樣的漲勢維持了三個月,至6月28日,達到高峰626.58元/股,但自此以後,極米科技的股價便一路下滑,到2025年2月26日,跌至126.46元/股。總市值同樣腰斬,從最高超200億元至如今的88.52億元。

圖源:百度股市通

股價下滑背後,是投影儀市場正在降溫。
據洛圖科技(RUNTO)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智慧投影市場銷量為586.4萬臺,同比下降5.1%;銷額為103.7億元,同比下降17.3%。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智慧投影市場的全渠道零售量為416萬臺,同比微降0.9%;銷售額為67.1億元,同比降幅達8.3%。
極米科技作為行業龍頭也難免受到衝擊。2023年,極米科技營收35.28億元,同比下降15.76%;歸母淨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75.97%,是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跌幅。
2024年前三季度,極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2.81億元,同比下降5.8%,歸母淨利潤由盈轉虧,為-4033.08萬元,同比下降146.81%‌。
“主要系公司整體收入規模下滑,同時,受老品去庫存影響,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滑,導致公司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極米科技表示。‌
極米科技所言,在財報中也能一窺究竟。庫存方面,Wind資料顯示,從2020年至2023年、極米科技的存貨水平分別為7.17億元、9.65億元、11.84億元、10.98億元,2024年上半年降為9.92億元。但存貨規模下降的同時,銷售毛利率從2022年的35.98%,降至2024前三季度的28.77%。

圖源:wind

存貨週轉速度也在不斷放緩,從2020年的108.87天逐步攀升至2023年的168.03天,2024年前三季度為172.86天。
“這表明公司存貨週轉速度大幅放緩。這不僅意味著產品銷售不暢,還可能導致資金佔用成本上升,進一步侵蝕利潤。存貨週轉天數的上升確實反映了公司面臨較大的存貨壓力,尤其是在市場需求下滑的背景下。”眺遠營銷諮詢董事長兼CEO高承遠表示。
03
受讓方什麼來頭?
一邊承受存貨壓力、業績下滑,一邊是股價頻頻下滑,那麼在此時,接手極米科技股權的人圖什麼?
最新公告顯示,參與本次極米科技詢價轉讓報價的機構投資者家數為12家,涵蓋了基金管理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專業機構投資者。有效認購倍數為1.4倍。
受讓方最終確定為11家投資機構,排名第一的為諾德基金,共受讓52.5萬股,金額5355萬元。諾德基金成立於2006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超160人的團隊管理超700億元資產。

圖源:公告‍‍‍‍

此外,還有摩根士丹利、國泰君安、J.P摩根、迎水投資等,分別出資2958萬元、1530萬元、714萬元和204萬元。
“投資機構願意入場極米科技的原因可能是看中了公司的發展前景和投資潛力。極米科技作為投影儀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技術優勢。從優勢角度來看,極米科技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能夠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公司在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能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公司的管理和運營效率也相對較高,能夠保持穩定的盈利能力和增長潛力。”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
實際上,極米科技一直在嘗試擴充套件新方向,2024年就推出國內新品便攜投影play 5、家用旗艦RS 10系列、輕薄爆品Z7X高亮版及Z6X第五代。
海外市場方面,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海外收入分別為4.3億元、7.9億元、9.1億元,海外收入取得持續增長。
未來,極米科技還計劃積極推進車載新業務,主要佈局智慧座艙、智慧大燈兩個方向。截至目前,公司共獲得7個車載定點,其中6個為智慧座艙產品,1個為智慧大燈零部件產品。
“作為行業領導者,極米始終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持續鞏固智慧投影領域龍頭地位,並堅定拓展海外、車載等業務,開啟業績增量空間。未來,公司將基於投資者的信任與支援,進一步夯實核心競爭力,提升經營效率,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回報。”極米科技表示。
極米科技副總裁、車載事業部負責人田峰還曾公開表示,“我們有機會在車載市場再造一個極米”。不過目前該業務未產生營收。
“儘管極米科技面臨諸多挑戰,但投資機構仍願意入場,主要是看中其長期發展潛力和品牌價值。作為國內投影儀龍頭企業,極米科技在技術研發和品牌影響力方面仍有優勢。此外,公司積極佈局車載業務等新賽道,儘管目前尚未貢獻收入,但未來可能成為新的增長點。投資機構的入場也可能是基於對公司短期調整後的長期價值預期。”高承遠表示。
*本文不代表鳳凰網財經觀點,轉載已獲授權。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