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段時間網路上討論最多的劇集是哪一部。
《大奉打更人》算是一個。
自打去年年底播出,微博上關於這部劇的各路討論就沒斷過。
有好有壞,但倒是給影視區的大家提供了熱門選題。

網路上還到處在說,這劇可是2025年第一爆款劇。
「誰敢不服」

在如此熱度的對比下,魚叔現在才要寫,肯定會有人說晚了一步。
實則不然。
其實魚叔抱著獵奇的心態,早早就刷起了這部劇。
看了沒幾集,就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想要狠狠吐槽一番。
只是總耐不住在網上刷到「這劇慢熱,挺過XX集就好了」。

魚叔一挺就是20集+,再也受不了了。
今天一定要和大家一吐為快——
《大奉打更人》


你要說這劇火嗎?其實也是火的。
只不過是搞笑的火。
現在不少人稱這部劇為「耀祖劇」。

這詞兒本來是在網路中指代那些重男輕女家庭中的那個男。
他往往是家中最被寶貝的一個。
擁有全家所有資源的優先權,但最後不一定能夠真的「光宗耀祖」。

而《大奉打更人》就是耀祖一般的劇。
當初在立項時,就營造了本劇對標《慶餘年》的聲音。

相比同平臺其他劇,更是獨享超絕的豪華宣傳資源。
僅僅是一個定檔日期,平臺就舉辦了一個陣仗很大的定檔盛宴。

提前開香檳,宛如企業上市成功的架勢一般。
男主王鶴棣還霸氣敲響銅鑼,高呼:
看大奉打更人,做巔峰人上人。

狂氣吧?
這還是收斂版的。
王鶴棣真實的心聲,全在他醉酒吐真言的影片中了:
大奉打更人,弄死所有人!

同時,一個音樂平臺專門為一部劇開設固定板塊進行宣傳。
男主本人親自下場寫歌,以曲明志。


王鶴棣還豪氣地在個人演唱會上「請」所有人一起看《大奉打更人》第一集。

等真的播出後,看著官方不停連發本劇各種熱度重新整理破值,真有紅火的樣子。
但不久網上就爆出,這些熱度其實是劇方自己斥巨資包場刷出來的。
結果被嘲,「2025第一預製爆劇」。

王鶴棣飾演的男主,原本是一個考警校失敗的房地產銷售。
在一次公司聚餐後,和同事去玩劇本殺。
不知為何突然穿越到了一個名為大奉的世界,成為一名叫許七安的人。

這裡有著先進的技術,房子用水泥制,鏡子、火藥也樣樣都有。
但整體樣貌還是近似於現實中的古代社會。
大奉是一個充滿玄幻色彩的王朝。
既有天地人三宗,也有巫神教與妖族,還有修仙之人。

剛來不久,許七安就受牽連,捲入一場白銀失蹤案,面臨即將被流放。
好在,他憑藉現代人的思維與科學知識,為自己洗脫了罪名。
也因為此事,許七安被打更人注意到了。
打更人是大奉的一個組織,負責監察百官、收集情報、維護治安。
有點類似於明代的錦衣衛。

經長公主推薦,許七安成為了一名打更人,開始了自己的破案之旅。
他在「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加持下,受到了各界大佬的青睞。
於是,許七安從現代打工人,一路破案除妖,對抗朝廷黑暗勢力,走向人生巔峰。


故事梗概聽起來,的確和《慶餘年》有些相似。
但在具體的情節設計上,卻遠遠不及。
本劇有兩個標籤:輕喜劇與大男主。
無論是哪一個方面,都被拍得稀巴爛。
首先,這部劇完全小看了「喜劇」二字。
喜劇絕不是隨便說幾個抖機靈的笑話,做幾個誇張滑稽的動作就能稱之為喜劇的。
之前趙本山在《鵲刀門傳奇》中的一個花絮在網上廣為流傳。
一個踩空凳子的動作,要怎麼做才能既自然又符合行為人物的性格與劇情,還能引得觀眾真心發笑,他就研究了很久。

但在本劇中呢?
能看到各種老掉牙的段子。
什麼「男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什麼「騎得龍咚強」。

放在春晚中,怕不是都已經過時的段子。
要麼,就是讓演員做出誇張到愚蠢的動作,來試圖製造笑料。
許七安二叔一家在大牢中演繹的一齣「四小天鵝變奏」,看得我簡直尷尬致死。

你很難想象,在一部大製作且上星的劇中,能看到層出不窮的宛如學生小品的段子與表演。
簡直就像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嘛。
更要命的是,這些喜劇橋段總是出現得很突兀。
有一段,打更人與一名術士同時想抓一個犯人,試圖交換資訊。
但這名術士死都不肯露臉,還總是用一些無聊行為打斷雙方的交流。
看到這裡時,我根本感受不到一點好笑。
反而覺得這些無效的打斷,破壞了懸疑氣氛與劇情連貫。

其次,大男主方面更是毫無特色。
不難看出,本劇其實就是為王鶴棣這碟「男主醋」包了一盤餃子。
許七安在劇中可謂是大開金手指,上天下地無所不能。
就連閉眼背身投壺都能百發百中。

當然,作為一個男頻爽文,開金手指本身也不是原罪。
只是,如何能將金手指開得合理,是創作者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
其實不少經典作品都包含金手指。
像是《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跌落山谷後,意外發現《九陽真經》。
像是《基督山伯爵》的愛德蒙蒙冤入獄,卻遇神人指點。
在這些作品中,創作者並沒有僅一味描繪主人公開金手指後的高光,而是用了大量筆墨來鋪墊他們在江湖社會上遇到的挫折與成長,一步一步地烘托出男主逆襲的高光時刻。

但是在許七安的身上你看不到這些合理的內容,只能看到一個單薄的龍傲天。
而且,創作者就是簡單給許七安上了兩個簡單的外掛:上過警校與九年義務教育。


於是,你就能看到許七安在劇中無所不能。
破案僅靠看案卷中的文字,就可以窺得真相。

永遠只能背出兩句詩句,就能獲得一眾大儒的追隨。

只用一個「等價交換」的物理概念,抓住古代與現代的資訊差,就能給修行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術士上物理課。

與此同時,創作者還強行降低旁人智商,來體現許七安的牛叉。
就像明明已經做到很高地位的上司,在許七安面前是打也打不過,說也說不過,被耍得團團轉。
在大奉的世界中,許七安主要有兩項任務:升職與修仙。
然而論升職,不見其如何吃苦努力,僅用「三個月後」做轉場,就升職了。

論修仙,也看不見他如何勤修苦練的過程,就用一個「奇才」二字草草打發了。

我真的想問,這樣的大男主逆襲真的會讓人感到爽嗎?

此外,本劇還反覆地提起一個標籤:
打工人整頓職場。
你以為,能看到許七安帶著現代思想,打破封建制度下的等級觀念?
或者看到他憑藉科學技術一路紮實前進?
不不不。
你只能看到,男主如何千方百計耍小聰明揣摩上級喜好,然後投其所好來換取一些偏愛。
比如,他知道打更人boss喜歡喝茶,就給他製造了一個智慧茶臺。
這不叫整頓職場,這叫鞏固職場不良風氣。

你還能看到,男主無故曠工,被領導斥責。
但因為有公主這個靠山,所以囂張地痛斥領導做事迂腐,打更人制度有問題。
這也不叫整頓職場,這叫小人得志,仗勢欺人。


不僅情節十分不合理,王鶴棣的表演也堪稱災難。
直白一些說,他演什麼都是一個模樣。
表演輕鬆搞笑的情節,基本就是擠眉弄眼,五官亂飛。

而表演情感戲,也就只有瞪眼。
劇中他兩次見到臨安公主時,為了凸顯他們是官方CP,專門用了慢鏡頭來營造氛圍感。
許七安也應該是一副驚豔的表情。
王鶴棣如何表演呢?
就是乾瞪眼。
他的眼神中你看不到一點驚豔,反而倒有些驚嚇的感覺。

而其他需要深沉、帥氣的時候呢,就是皺著眉頭壓低眉眼。

更要命的是,這次的王鶴棣沒有了配音的加持。
原聲出演,本是他這部劇的一大噱頭。
但要我說,這個噱頭直接成了最大槽點。
臺詞作為演員的基本功之一,在王鶴棣這裡可以被判為零分。
說臺詞習慣噘嘴,口中又像是含著一口水。
含混不清的咬字發音,如果沒有字幕,我都很難聽懂他在說什麼。

至於粉絲說他的方言口音問題,也是甩鍋之舉。
誰說方言就會說不清了?
看看《武林外傳》,裡面的人即便是說方言,也不會讓人在聽感上不清不楚。
哪怕是和王鶴棣在本劇中演對手戲,說著和他一樣地方方言的演員,也依舊吐字清晰。
倒是創作者,因為這個方言問題,專門在戲中寫了一場吐槽他不通話的戲。
試圖用自嘲的方式來消解或模糊問題所在。

作為沒有任何演技可言的流量,還用這種投機取巧的做法來掩蓋自己的不足,又怎能叫觀眾買單?
劇集也是一樣。
本來這種打工人的穿越爽文如果做得好,完全能夠拍出更深層次的內容。
比如,主人公原本在階級固化、過度競爭的現代社會,難以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結果穿越到古代異世界,意外打開了他的個人價值。
這種反差,如果做得好,就能反向批判現代社會的問題。

結果呢?
本劇卻用最幼稚的手法、最敷衍的態度對待觀眾。
情節漏洞百出,全靠音樂硬烘托,還想要蹭一些大IP的段子來吸引熱度。
「不要回應,不要回應,不要回應」
???

就這還想成為年度爆劇?
簡直是痴心妄想。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旺達的托馬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