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權威醫生警告:50歲以下年輕人結腸癌高發,元兇竟是這種被忽略的常見食物!

全球癌症權威專家敦促醫生提醒患者少吃培根、香腸等加工肉製品,因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這類食品可能誘發結腸癌。
資料顯示,過去 30 年裡,全球年輕人患上結腸癌的比例猛增了 80%。
科學家指出,這一趨勢背後的原因可能包括汙染加劇、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甚至還有飲用水中難以察覺的塑膠微粒。
不過,來自紐約 NYU Langone Health 的癌症專家指出,年輕人攝入加工肉製品這一風險因素,至今在醫學界仍被“忽視”。
“我經常會就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給患者提供建議,其中也包括加工肉製品的危害,但我不確定其他醫生在日常診療中會不會特別強調這一點。”NYU 的癌症醫生和研究員 Peter S. Liang 博士在接受《Medscape Medical News》採訪時表示。
他還提到,醫生的建議“通常是推動人們採取預防健康措施最有效的動力之一”。
Liang 博士呼籲,醫生應繼續傳遞這樣的健康資訊:大眾應該儘量減少火腿、培根和熟食肉類的攝入。
“關注你吃什麼、吃多少,以及菜品的多樣化,從這些方面入手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Eastern Virginia Medical School 的醫學教授、胃腸病學主任 David Johnson 博士表示,憑藉他的從業經驗來看,大多數醫生對加工肉類的健康風險還沒有形成廣泛認知。
其實,飲食中過多攝入加工肉類與腸癌之間的關係,早已被科研界所確認。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早就把加工肉類列為“一級致癌物”,與吸菸和飲酒同級。
所謂加工肉類,指的是經過醃製、加鹽、發酵或熏製等方式處理過的肉製品,這些處理手段旨在提升風味或延長保質期。
這類加工過程通常會使用像硝酸鹽這樣的化學防腐劑。
西雅圖 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 副主任 Ulrike Peters 教授指出,目前已有研究發現三種肉類相關的化學成分可能會提高罹患腸癌的風險。
其中包括血紅素鐵( heme iron ),這種成分可能會破壞腸道;還有硝酸鹽和胺類( amines ),後兩者通常在肉類高溫烹調時產生。
雖然硝酸鹽本身不是致癌物,但它進入腸道後會轉化為其他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則可能誘發腫瘤。
英國一項涵蓋 50 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經常食用培根、香腸、熟火腿等加工肉製品的人,患腸癌的風險比其他人高出約 40%。
另一項於 2025 年釋出的研究,分析了超過 54 萬名女性的飲食習慣,結果顯示,除酒精之外,紅肉和加工肉是唯一與結直腸癌相關的飲食因素。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 NHS )建議,每天攝入的加工肉不要超過 70 克,大約是兩片培根的量。
不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 WCRF )和美國癌症研究所( AICR )的立場更為嚴格,建議儘量少吃加工肉,最好完全避免。
在英國,腸癌是第四大常見癌症,每年造成近 1.7 萬人死亡,且年輕人患病人數仍在持續上升。
有分析預測,到 2040 年,英國每年因腸癌死亡的人數將比現在多出約 2,500 人。
與此同時,該病的確診人數也將在這段時期內增加約 10%。
根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 Cancer Research UK )2024 年的一項涵蓋 50 個國家的分析,英格蘭在 2017 年之前十年裡,50 歲以下人群的早發性腸癌年增長率達 3.6%,是全球第四快,在歐洲則位居首位。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