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少林住持釋永信在長年飽受爭議後,最終栽倒,身敗名裂。老胡看到很多人都在回顧這位實際執掌少林寺38年的名僧都做了些什麼,他如何把一個衰敗的寺院打造成為“商業文化帝國”,又如何模糊了許多重要的邊界,並且個人墜入紅塵誘惑的漩渦,很是感慨。
釋永信16歲入少林寺,22歲在住持釋行正圓寂後繼承衣缽,成為少林寺管理委員會主任,99年正式成為少林方丈。那個年輕人帶領少林寺做了很多其他寺院沒想到或者不敢做的事情,推動少林寺商業化運營。他成立了少林寺武術隊、少林寺紅十字會,建立少林文化研究所,提出“少林學”概念。後來又創立了“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公司”“鐵嵩科技”等很具現代標識的企業。

▲少林寺住持釋永信。(圖源:網路)
釋永信還倡導“中國佛教走出去”,他先後在柏林、倫敦、洛杉磯等地建立海外文化交流中心,類似傳播點在全球發展到約50處。他帶領武僧團赴40多個國家巡演,一度還傳出他要在澳大利亞斥巨資建少林分寺和酒店。他把少林寺變成了跨界並且形成全球影響的著名IP,他本人則成為“網紅方丈”。
對他的爭議由來已久。從根本上說,我們的社會不太接受寺院經濟朝著俗界如此膨脹,這當中不僅有傳統問題,道德問題,還有法律問題。對少林寺和釋永信的批評在2022年該寺斥資4.52億元拍得鄭州一塊商業用地時達到高峰,後來少林寺放棄了那筆交易。不能不說,社會對寺院經濟膨脹的警惕有其道理。
釋永信一直以商業化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少林文化的理由回應爭議。少林寺實際每年將約30%的商業收入用於古建築修復,如2010年耗資2億元修繕塔林,另外也做了一些慈善事業,比如2020年向武漢抗疫捐款1000萬元。
少林寺肯定是全國最富有的寺院之一,2019年它的的總收入高達12億,2017年僅寺院本身的門票和衍生專案收入就達到近5億元。

▲河南登封少林寺。(圖源:網路)
然而信仰與利益的邊界何在,商業反哺文化保護與拿宗教做誘餌進行商業逐利的邊界又在哪裡?最後,法律的邊界在哪裡?毫無疑問,人們不願意看到一個寺廟,乃至一位寺廟方丈打著弘揚佛法的旗號大肆賺錢,這當中一些違法的質疑是正當的。釋永信遭到的爭議是非常深刻的,他鞏固了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剎”的地位,推動了少林文化向世界輸出,但他也挑戰了佛教信仰的內涵,將少林文化與資本綁在了一起,不僅隨波逐流,而且做法大膽,突出。
這種情況下,他本人的修行和品德是駕馭風險的一個關鍵所在,是上述所有事情安全的錨。只要他本人很乾淨,在資本的汪洋中保持兩袖清風,並且抵擋住紅塵女色的誘惑,圍繞少林寺商業化的所有爭議就都是弘揚佛法的路徑之爭,是社會治理的邊界之爭,然而釋永信偏偏在錢與色這兩個人格修煉的關鍵戰場上失守,一敗塗地。
2015年,他的弟子就實名舉報他。昨天,少林寺管理處釋出的公告直接指出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佔專案資金寺院資產;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嚴重違反佛教戒律。

▲7月27日,少林寺管理處釋出情況通報。
釋永信個人錢與色的汙點直接影響了世人對少林寺商業化的觀感,加重了人們對少林寺一些大膽行動在圍繞釋永信個人利益和野心運轉的懷疑。而且事實上,釋永信的個人利益的確造成了一些汙染,導致了一些變形,就他個人來說,已經走到了涉嫌違法犯罪的地步。
釋永信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他挖掘了少林文化傳統中所蘊含的豐富能量,但由於他個人在紅塵的種種誘惑中心旌搖動,私慾膨脹,他製造的爭議與他實現的開拓幾乎一樣多。而且在最終結論得出之前,他就自己先栽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