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國賓,越描越黑

來源丨斑馬消費(ID:banmaxiaofei)
作者丨沈庹
圖源丨Midjourney
是否因為體檢誤檢或漏檢,未及時為患者的病情發出預警?
半個月來,北京張女士與體檢機構愛康國賓之間的“較量”不斷升級,已由投訴演變為互相起訴,雙方矛盾持續激化。
昨日上午,愛康國賓就此召開媒體說明會,針對張女士10年體檢未預警腎癌一事公開回應,確認不存在漏診、無誤診。同時,針對對方虛構事實、散佈謠言等侵權行為,已向法院起訴。
會上,公司董事長張黎剛的發言,被部分媒體擷取為“別指望幾百元體檢什麼病都查出來”的觀點廣泛傳播,引發新一輪輿情,甚至已升級為外界對民營體檢機構的信任危機。
在說明會前一日,北京張女士已向全國公開徵集1萬名愛康國賓體檢受害人的典型案例,正式對愛康國賓發起公益訴訟。
這場風波愈演愈烈,由輿論場轉移升級至司法訴訟層面,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同時,民營體檢機構的科學性、責任邊界等,被置於鎂光燈下。
疑似“漏檢”風波
2013年至2023年,北京張女士連續10年在愛康國賓體檢,成為一名忠實客戶。讓她沒想到的是,自身患癌的風險,這家體檢機構並未能夠及時預警。
2024年,張女士透過其他醫院機構檢查確認,其右腎3.5cmX2.8cm分葉狀低迴聲腫塊,血流訊號豐富。後在醫院採取右腎摘除手術,病理確診為惡性腫瘤。
確診後,她這才翻出在愛康國賓連續10年的體檢報告。
她發現,在2022年前,其體檢報告顯示,雙腎未見明顯異常。2023年,體檢報告提示右腎“鈣化灶”,但當時醫生口頭告知,無需處理。
她認為,正是這句話,導致自己對病情的疏忽,未能及時進行確診。到去年檢查確診時,病情已到晚期,而且已經骨轉移。因此,她認為,愛康國賓涉嫌誤檢和漏檢情形。
74日,張女士正式向愛康國賓發出律師函,要求對方5個工作日內,提供自己10年的血液檢測標本及資料;癌胚抗原定量技術產品檢測依據和取值,以及該技術產品來源合法性與產品臨床有效性、安全性證明;癌胚抗原定量實驗室專家組成員構成,以及學歷、工作履歷、工作打卡記錄等專業性證明檔案。
不過,張女士並未等到對方提供的相關證明檔案。714日,她透過媒體發聲,質疑愛康國賓體檢涉嫌誤檢和漏檢。
雙方交鋒升級
張女士的遭遇經過持續發酵,引發業內外廣泛關注,愛康國賓也被置身於風暴中心。
717日、18日,公司透過官微連續釋出兩則宣告。
在第一份宣告中,公司表示將委託第三方權威機構及專家,針對張女士的體檢結果進行論證分析。如果公司有責任,絕不逃避。
在第二份宣告中,公司稱透過內部核查和外部專家評估,確認對張女士的腎臟檢查不存在瑕疵、不存在漏診或誤診情況,進一步確認無責。
與此同時,公司兩次在宣告中均強調,每一年給近800萬人提供體檢服務,透過體檢發現最終確診的癌症患者每一年超過1.5萬人。
對於這樣的表述,張女士火力全開,不認可愛康國賓的宣告內容,並質疑該體檢機構因技術缺陷或人為原因,或資料造假,未能做到對使用者預警與提示的動作。
針對此前索要的相關證據,愛康國賓拒絕提供其歷史體檢標本和資料,並稱血液樣本已被當做醫療垃圾處理。
730日上午,愛康國賓就張女士10年體檢未預警腎癌事件,在北京召開媒體說明會。
這次說明會,公司高管集體上陣,資深副總裁周曉江、華北區醫療管理及運營副總李秀池、體檢超聲專業組長黃英,以及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等,分別從各自角度對外回應。
公司在說明會上官宣,針對張女士虛構事實、散佈謠言的侵權行為,已提起訴訟並獲法院受理。
然而,張黎剛發言中的一番話,被媒體提煉成“別指望幾百元體檢什麼病都查出來”廣泛傳播,引發新一輪輿情,甚至公眾對整個民營體檢行業的信任危機。
昨日晚間,公司官微刊發聲明,指責部分媒體對張黎剛的發言斷章取義,惡意剝離發言背景。
在說明會上,張黎剛探討了體檢和看病的邊界,指出一般體檢專案都是單位選擇的固定套餐,費用有幾百元的也有幾千元的。而對於看病模式,則是找專科醫生進行的特定指向的針對性的診斷以及後續的治療,費用往往需要幾千元到幾萬元,甚至更高。所以,體檢和看病存在明顯的邊界與差異。
迴旋鏢扎中眉心
不止張女士的遭遇,類似的體檢疑似“漏診”情形案例,近年來並不少見。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愛康國賓的投訴上千條,大多是關於疑似漏診誤診、檢查報告不準確等問題。
愛康國賓幾家下屬機構,也多次涉相關糾紛,並被相關部門處罰,揭開了這家民營體檢機構在服務質量以及標準化等方面的缺失。
業內人士認為,針對漏檢等情形,消費者的舉證其實並不容易,即便能夠證明體檢機構的誤檢、漏檢與自身病情的因果關係,但由於相關法規的滯後,對體檢機構誤檢、漏檢的處罰暫時還不太明確。
事實上,愛康國賓對這種行業亂象也較為關注,早在2018年就自曝出體檢行業的混亂狀況,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公司也因此樹立了良好品牌形象。沒想到,迴旋鏢最終傷到了自己。
在體檢市場上,愛康國賓的江湖地位,僅次於美年健康(002044.SZ)。
2004年,搜狐前高管張黎剛創立愛康國賓。早期,公司為企業客戶提供外包服務,幫助其與各地醫院對接,完成體檢服務業務的交付。後來,自建線下體檢中心,從輕資產運營轉型線上線下的重資產模式。
2014年,公司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健康體檢第一股,5年後透過私有化退市。
目前,公司線下體檢中心已覆蓋國內大多數重點城市。據其官網披露,截至今年5月,已在國內54座城市開設170家體檢、齒科與醫療中心。同時,與200多個城市、超過800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網路。
在龐大的擴張佈局下,愛康國賓彰顯出更大的野心。此前,張黎剛曾提出3年破百億的收入目標,未來還會將口腔業務培育成第二大業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