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藍財經
7月30日,愛康國賓就此前引發熱議的“女律師張女士十年體檢未查出癌症”一事召開媒體說明會。

據東方財經等多家媒體訊息,說明會上,愛康國賓表示,張女士造謠令員工深受傷害,已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愛康集團董事長張黎剛表示,為了維護愛康員工的尊嚴,為了給行業正名,愛康不得不做出這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愛康國賓相關負責人表示,當事人張女士罔顧事實,透過網路臆想造謠、汙衊愛康國賓“假體檢”,並惡意發酵。此舉嚴重損害愛康國賓聲譽,深深傷害了二十餘年來專注健康服務的數萬名員工,更誤導公眾,引發對私營體檢中心、乃至整個中國醫療行業的不當質疑。為澄清事實,還原真相,愛康國賓已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案件已獲正式立案。

會上,愛康國賓公開回應張女士體檢報告,並表示根據現有公開資訊,北大醫院病例報告明確標註是早期腎癌,而不是張女士所述的晚期。
愛康國賓相關負責人李秀池在說明會稱,張女士在愛康國賓的十年體檢均為北京律師協會提供的福利基礎套餐。除2017年外,張女士沒有自費購買任何特色或升級專案。
李秀池表示,張女士2023年10月9日在北京愛康國賓西內門診部參加健康體檢,體檢結果顯示有腎錯構瘤可能。愛康國賓建議“首次發現者需要做CT,以除外其他腎臟佔位性病變”,李秀池稱,“除外其他腎臟佔位性病變”即是提示癌症可能性。
愛康國賓還公佈了張女士2023年10月9日在北京愛康國賓西內門診部參加體檢的部分報告,其中專家建議與指導部分顯示:腎鈣化灶和腎錯構瘤可能。
會上,愛康國賓還回應了“體檢到底有沒有用”這一問題。愛康國賓方表示:體檢的核心是發現風險訊號,而不是做出最終診斷。體檢的意義是透過檢查專案發現警報訊號,及時去做更深入的檢查。中國每年新確診的癌症患者超過480萬,愛康體檢發現的有15000個,也就是說,中國每320位確診的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是愛康發現的。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稱,“大家想一下,大多數企業給員工做個體檢,少的幾百塊,錢多的也就幾千塊錢,大家去醫院看個病,你要診斷某個病,你們問問自己,大概要花多少錢。當你指望說,一個幾百塊錢的體檢能幫你什麼病都查出來,而要查單一的病,多花幾千幾萬塊錢的時候,你認為這樣的情況存在嗎?至於這樣的模糊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公眾對於體檢與看病,沒有明確的邊界,導致公眾對體檢有很多誤解。”

據澎湃新聞報道,對於愛康的起訴,當事人、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向記者表示,歡迎起訴,期待起訴。
在說明會前一天,張曉玲透過微博釋出了揭露愛康國賓“北京媒體見面會”10個謊言,稱自己不出意外地被排除出邀請名單之列。此外,自己還將徵集20名關於體檢行業漏診、誤診行為的維權律師團隊,並向全國徵集1萬名愛康國賓體檢受害人的典型案例,正式發起公益訴訟,推動中國體檢醫療行業的立法完善。
據此前報道,從2013年到2023年,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連續10年在愛康國賓進行體檢,從未檢查出患癌風險,卻在2024年被確診為癌症晚期,引發關注。

當事人張曉玲律師稱自己年年體檢。10年未被檢出患癌風險,2024年被發現患癌時已是晚期,她質疑愛康國賓體檢涉嫌“誤檢、漏檢”。
2024年10月,張曉玲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被懷疑“右腎透明細胞癌”,進行右腎摘除手術後,病理顯示為“透明細胞型腎細胞癌”。由於手術後仍感覺身體不適,張曉玲在2025年2月又到國外的醫院進行了檢查,結果被確診為“腎癌骨轉移”,而且骨轉移已經達到了晚期程度。
張曉玲稱,她諮詢過多位專家級的醫生,都告知她,她所患的腎癌和骨轉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病情肯定不會如此嚴重。

國外醫院診斷書(翻譯版)證明腎癌骨轉移(當事人供圖)
指尖新聞記者查詢公開資訊發現,近年來,愛康國賓體檢旗下的體檢機構多次被投訴存在“體檢報告不準確、誤診”“漏診”“檢查敷衍”等現象。僅在黑貓投訴平臺,關鍵字含有“愛康國賓”的總投訴量就達到了1220條。
7月17日,愛康國賓就“女律師十年體檢未查出癌症”釋出情況說明,表示囊腫大小在癌症增長速度範圍內,如有責任一定會承擔。
7月28日,據揚子晚報,愛康再次釋出宣告,表示完成內部核查及外部專家協助評估確認無責,願接受第三方權威機構鑑定。張女士此前引起廣泛關注的投訴內容被多項事實推翻,其聲稱愛康“假體檢”也被質疑為刻意誇張抹黑。據悉,新華網曾就此事採訪中華律協委員,他表示愛康國賓不是假體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