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失聯,請大家加

我個
人微信好友,圍觀朋友圈深度交流
這段時間,我和夫人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各種託班和幼兒園資訊,想給娃找到一個合適的託班。
為啥這麼早關注?
還不是因為當年老大上幼兒園的時候吃了虧。
那時我們第一次當父母,沒經驗,不知道幼兒園入學競爭這麼激烈。
2019年娃2歲半,我們才想起去問家旁邊的公立幼兒園,人家直接回覆不對外招生,私下打聽才知道,進園要找內部關係,再交幾萬贊助費才可能有機會。
我們又轉而去問區域內一家有名氣的私立園,老師要求我們提前一年去上親子班,上滿一年後,再根據親子班上課頻率和孩子表現,幼兒園擇優錄取。
上了幾個月親子班後,因為工作太忙,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圖源:網路
最後,老大花高價去了一家外教園,這還多虧我和鄰居交流,發現大家都在提前付費佔坑,才抓緊搶到了寶貴的名額。
所以現在,輪到妹妹要上幼兒園,我們倆都吸取了過去的慘痛教訓,娃剛到2歲,就摩拳擦掌開始準備了。
結果準備起來才發現,這才過了幾年,形勢已經大變!
現在的幼兒園,已經徹底從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輪到我們隨便挑隨便進了……

這次諮詢幼兒園,我們先給老大上學時不對外招生的那所公立園打了電話。
幼兒園的老師沒拒絕我,告知我孩子年滿三歲就可以報名,只要在區域內,不限制特定小區,不限制必須自有房產,也不限制非京籍。
而且入園申請的申請流程也很簡單,多數資料都線上提交,稽核速度也很快。
最關鍵的是,公立園便宜啊,一個月只要幾百塊,老師還穩定,除了不學習,一切都很完美……
只不過,我家閨女現在年齡不到,無法報名,沒辦法。
後來鄰居又給我推薦了當年老大要上一年親子班的某私立園,他家本不在我的考察範圍內,哪知道幼兒園老師說,現在娃入園已經不需要再上親子班,他們還加開了託班,2歲就可以直接去上,老師三天兩頭邀請我去參加他們的體驗課,希望我加入。

圖源:網路
這種感覺簡直太神奇了!
曾經的你,我高攀不起,現在的你,我已經可以愛搭不理……
另外這段時間,我還帶著娃去考察和體驗了好幾家附近的幼兒託班,比較下哪家比較適合她。
有一說一,每家託班,環境設施都不錯,老師們都十分熱情,把娃哄的無微不至。
而且每個園區孩子數量都不多,2歲的小娃就有外教講課,放學沒法接還有延時服務。
這麼全面的服務,學費卻收的比老大上學時還低,把我和夫人感動壞了,計劃趕緊把閨女送進來,全天託管,解放自我……

中午和同事們聊起這個事,好幾個有娃的同事都說,這不是今年才開始的,去年就已經是買方市場了,而且往後可能一直會是這樣的趨勢。
我一個同事是非京籍,租住在中關村,和我說去年他家娃準備上幼兒園,斗膽給附近最好的公立園中國XX幼兒園打了個電話諮詢,得到的答覆是,託班隨時可上,幼兒園直接就可以轉來上。
要知道這家幼兒園在5年前沒有10萬贊助費是不可能進的,花錢也未必能進……
還有全國知名的藍天幼兒園,我看到的最新訊息是這樣的:

而且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北京一座城市,現在上海,深圳,廣州的情況,也基本如出一轍。
現在上海0.6的全國墊底生育率,算算就知道,根本沒多少孩子。
學校裡放眼一看,上海本地學生只有個位數。

圖源:網路
廣州的公立幼兒園,也是一年比一年班少。

沒辦法,這些年新生人口數量暴跌的效應,已經率先反映到幼兒園了。

圖源:網路
查了下資料才知道,2024年全國幼兒園關了2萬所,每小時消失2、3所幼兒園。
黑龍江更是三年內幼兒園減少了23%。很多老師都出來打工做兼職了……
以後會咋樣?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幼兒園之後還有小學,今年北京的小學入學人數跟畢業人數幾乎相當,反轉將出現在明年,畢業生人數首次多於入校生人數。
而且這個差距,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會越拉越大。

圖源:網路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我家老大上的公立小學,班級人數是40。
他們校新入學的一年級同學,一個班人數只有30,班級數量也在減少……
估計過不了幾年,也許我閨女就能趕上,小學學位越來越寬裕,學生可以反向多校劃片,不是學校挑孩子,而是孩子挑學校。
一個孩子可以在片區內就近的好幾所小學裡面任選一所就讀,而且小班教學,幾個老師圍著一個孩子,人均資源大幅增加。
再往後幾年,說不定幼兒園全都免費了,畢竟免費是吸引客戶的重要手段。
這就跟買房一樣,大家都不買,贈送面積就只能越來越多,要不你讓幼兒園咋活呢?

我家閨女2023年出生,從現在的趨勢來看,和她一般大這批娃,上幼兒園,上小學,就學環境都會非常寬鬆。
如果不追求名校,大機率能一路輕鬆到中學、高中、大學,直到就業。
所以,我也明顯發現,我閨女周邊小朋友的家長,遠沒有我家老大班裡同學的家長那麼雞,哪怕是在同年齡的階段。
因為資源足夠充分,大家不用搶位,所以普遍鬆弛很多,搞軍備競賽的也少很多,平時家長一起聊天,聊的都是去哪玩?有啥給娃好用的?
如果有人非要聊學習,很大可能是因為他家還有老大,這種屬於慣性雞娃,停不下來……

圖源:網路
但這絕不意外著,將來這批娃都能成為天之驕子,以後的教育,大機率會進入“地下軍備競賽模式”。
畢竟,普通學校只要你想上,不用排隊找關係,輕鬆都能上。
但娃想上頭部學校,成為學霸出人頭地,還是得拼分數、拼資源、拼家長,靠家長花時間精力自雞,全力託舉。
只不過現在這個形勢,很多家長也都看明白了,培養一個學霸的投產比並不高,從小私立學校,出國留學,花了幾百萬,將來進入社會,可能照樣找不到工作,賺不回投入。
還不如家長和娃都主動躺平,母慈子孝,減少內耗。把錢省下,給娃長大發生活費。

圖源:網路
未來隨著社會不斷趨穩、階層固化,除非孩子天賦爆棚,不培養對不起社會,否則鬆弛、躺平、享受生活將會是大多數家庭最具投產比的育兒模式。
當然這個模式的前提是,生育率不再反轉、持續保持下行,人均資源越來越多……
寫到這兒,忽然覺得很對不住我家老大,怕他將來長大後怨我,把他生在了最卷的年份,導致一生都處在競爭激烈的hard模式……
哎,沒辦法,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奔赴“羅馬”,而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
全是命啊……

*「毯叔盤錢」所有內容繫個人觀點,僅以交流個人想法和分享知識為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讀者結合個人財務狀況,獨立決策。
【毯叔說】
在中國,無論何時,提升學歷都是加分項。
哪怕以後人少了,學歷高的人也會優先拿到入場券。
如果你是個普通人,希望透過提升學歷增加行業入門機率,給自己更多砝碼,除了在國內死卷,也可以考慮讀國際MBA、海外專業碩士、海外博士等專案,都是投產比很高的。
我特意給大家申請了一個福利:
點選掃碼下面二維碼👇,免費get專業老師的1V1諮詢,幫你規劃你的升學路徑

還能免費領大咖精品課和學習工具包,有需求的朋友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