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百日獻禮,“礦產協議”另有所指?

在激烈爭執了兩個多月後,美烏終於正式簽署了礦產協議,為特朗普上任一百天,呈上一份大禮。
202551日,烏克蘭副總理斯維裡堅科宣佈,在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達成協議後,美烏已正式簽署了《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創立重建投資基金,吸引西方和其他支援烏克蘭對俄戰爭的國家投資和技術。
之前不都說土地屬於俄羅斯,礦產屬於美國,榮耀屬於烏克蘭嘛,但正式簽署的這個合同,看起來很正常,至少從紙面條款來看,美國做出了巨大的"讓步"
第一,完全所有權。協議明確烏克蘭境內礦產、油氣資源歸屬烏方,開採權由烏政府自主決定,而且明確表明協議符合歐洲一體化程序,不影響烏克蘭未來加入歐盟的程序。
第二,基金架構。雙方成立的投資基金,各自控股50%,共同管理基金。烏克蘭方面還特別提到兩點,其一,美烏基金由開採烏克蘭礦產的新收入填充,包括稀土、石油、天然氣等等,最初10年,利潤和資金將不會分配,只能投資於烏克蘭。其二,美國除了投資外,還可以為烏克蘭提供新的防空系統等新援助。
第三,債務爭議消失特朗普此前堅持要求烏克蘭償還美國援助的數千億美元,但這份礦產協議不包括在簽署前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援助,沒有規定任何形式的債務義務。
以上幾點不難看出,美國的要價,確實是降低了。但作為商人總統特朗普,憑什麼讓出這麼大的利益空間?刪除5000億美元債務優先償還條款,卻暗藏防空系統交易,誰是最終買單者?
所謂讓步”,實為更精密的算計公式,而烏克蘭歡呼平等合作,卻難掩淪為大國博弈棋子的命運。

第一,輿論止損。2025年特朗普支援率因通脹高企跌至39%,急需外交成果提振選情。協議簽署恰逢其上任百日,成為美國優先的獻禮工程。刪除債務條款避免了與國會共和黨強硬派的衝突,同時安撫烏克蘭遊說集團。
第二,迂迴包抄。放棄短期債務追討,換取對烏克蘭未來50年礦產收益的持續分紅權,按協議前十年利潤再投資規則,美資可透過滾雪球效應逐步控股。而且懂王向來不可預測,未來給他緩過氣了,撕毀協議重新來一份也不必驚訝。
第三,圍堵中國的障眼法對於特朗普而言,簽署美烏礦產協議雖然很重要,可以作為自己登基百日的重大成就宣傳,但他真正的目標,其實還是中國。
首先,代表特朗普簽署協議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現場強調,任何為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資金或補給的國家和個人,都不準從重建烏克蘭獲益
此前美西方多次無理指責中國等國支援俄戰爭機器,將中俄正常貿易視為資助俄羅斯戰爭,看來就在這裡等著了。
再者,美國宣稱開發烏克蘭稀土佔全球儲量5%,其真實目的就是希望透過美烏礦產協議,徹底打破中國對稀土等關鍵礦產的壟斷,倒逼西方企業減少對華稀土採購。
當然,這也存在一個問題,烏境內半數礦藏位於俄控頓巴斯,實際開採難度極高。而中國掌控全球90%稀土精煉產能,即便美國獲得礦石,也需中國專利加工,反而是在推高中國產業鏈話語權。

其實早在礦產協議草案之初,中國便宣佈了內蒙古發現百萬噸級釷礦,6萬年能源儲備加稀土精煉技術的代差,讓中國在核能、超導等未來賽道築起護城河,徹底瓦解美國稀土脫鉤”幻想。
當特朗普忙著在烏克蘭畫餅充飢時,中國已悄然寫下稀土戰爭的新劇本。
真正的戰略縱深,從來不在別人家的礦坑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