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4號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親自對外表示:“澤連斯基這周或者下週將訪問白宮,並簽署美烏礦產協議。目前雙方正在就最終協議進行溝通。”
25號烏克蘭方面證實,已經與美國達成了協議框架。

烏克蘭負責歐洲和歐大西洋一體化事務的副總理奧爾哈·斯特凡尼希娜(Olga Stefanishyna)前一天在社交平臺X上表示:“談判進展非常順利,幾乎所有關鍵細節都已敲定。我們承諾儘快完成談判,以推進協議簽署”。

而這條推文底下的首評就是質問烏克蘭政府:你們在幹什麼?你們不應該在任何事上妥協!
幾個月以來烏克蘭正面臨來自美國政府日益增長的壓力,要求其簽署這項協議,而這筆交易已成為美烏總統之間裂痕加深的核心問題。

2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基輔向澤連斯基提交了首份礦產合作協議草案。要求獲得烏克蘭50%的礦產及自然資源收入用於償還美國在俄烏戰爭中給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支援。這不僅包括稀土開採的收益,還涉及烏克蘭資源的全部經濟價值,包括鈾、鋰、石油、天然氣,甚至部分港口收入。協議規定,美國公司必須持有烏克蘭稀土礦床50%的所有權。這項協議將凌駕於烏克蘭所有其他貿易協議之上。
這種霸王條款澤連斯基當然拒絕了。而特朗普的理由是:希望以烏克蘭價值5000億美元的礦產作為美國援助的補償,但澤連斯基稱,美國的軍事援助總額遠未達到5000億美元。

於是幾天後,美國副總統 萬斯 和國務卿魯比奧,提出了第二份約束力較低的諒解備忘錄。澤連斯基據稱回應稱,未經議會批准,他無法簽署協議。
其實說到底,就是雙方條件沒談攏。據報道,澤連斯基的團隊正在制定一份反提案,其中包含明確的安全保障條款。
其實澤連斯基早就有意願與美國達成礦產協議。烏克蘭官員證實,去年秋天澤連斯基與特朗普會面時,曾在其《勝利計劃》中提出將“關鍵資源”作為交換。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稱,這項協議是烏克蘭“能得到的最佳安全保障”。特朗普則開始釋出“最後通牒”,暗示如果澤連斯基不合作,他可能會轉而推動與莫斯科達成和平協議。
那麼與烏克蘭達成礦產協議,就能夠保障美國的礦產安全嗎?美國專家表示其實並非如此。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院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也許價值並沒有那麼大。

首先,烏克蘭的稀土元素及其他戰略資源,是否具有商業開採價值缺乏資料支援。據烏克蘭地質調查局前局長稱,烏克蘭的稀土儲量尚未進行現代評估。現有的地質勘測資料主要由蘇聯在30至60年前完成,使用的是老舊的勘探方法。
其次,戰爭摧毀了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採礦業是全球能源消耗最高的行業之一,佔全球工業能源消耗的約38%,以及全球總電力消耗的約15%。然而在2022年至2023年間,烏克蘭近一半的發電能力要麼被佔領,要麼被摧毀,全國大約一半的高壓變電站,也遭到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烏克蘭的電力供應能力僅剩戰前的三分之一。如果要啟動礦產勘探或生產,烏克蘭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能源基礎設施重建。
最後,礦業公司對烏克蘭的安全風險保持謹慎。礦業投資是長期且資本密集型的,全球平均開發一座礦山需要18年,建設礦山和選礦廠的成本通常在5億至10億美元之間,而一座礦山的運營週期可能超過50年。考慮到投資的規模和長期性,政治和經濟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即使特朗普、普京和澤連斯基最終達成和平協議,衝突和土地徵用的風險仍將持續,因此這份協議的可行性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