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網球是最吸金女子運動?王室引領,時尚繁榮,女權果實

Hi,時髦精 & 富一代們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認為女生想要賺到1個億小目標,最佳途徑有哪些?
從奧運到國內網球比賽,鄭欽文的橫空出世,讓國人增長了一個新知識:原來網球是收入最高的女性運動

▲上海網球大師賽 充滿笑點的表演賽 讓網球再次出圈
這裡也要恭喜她,剛榮登《VOGUE》封面人物。

▲身著巴黎世家25春季系列

根據2023年《全球女運動員收入榜》顯示,前十位中有九位都是網球運動員,鄭欽文則排名第十五位。

▲年收入750萬美元

唯一的特例是全球排名第二的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她的收入構成很有意思,比賽獎金只有10萬美元,而廣告代言等年收入高達2200萬美元
相比之下,排名第一的波蘭網球選手——「紅土女王」斯維亞特克,她的賽事獎金足足高達1000萬美元,加上保時捷、勞力士、蘭蔻等代言,年收入預計2390萬美元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網球賽事本身獎金就遠高於其它運動,代言收入也毫不遜色,兩項相加使她們的吸金能力遠遠甩開其它領域女運動員。
難怪,不僅鄭欽文爸爸豪擲2000萬培養女兒,就連跳水奧運冠軍田亮也安排女兒“森碟”(田雨橙)走上網球選手之路。
不過!網球並不是被“二代們”壟斷的,傳奇的大小威姐妹就是從平民窟裡走出來的超級巨星。


她們原本生活在充滿暴力、毒物、幫派鬥爭的底層社群,父親理查德掐指一算,女兒們有運動天賦,且最適合女生的GOAT致富之路就是網球

沒錢怎麼辦?自己當半吊子啟蒙教練!直到女兒們才華顯現,才逐漸有機會獲得資源資金,改善訓練方式。


最終,僅小威就斬獲23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獎盃職業生涯總獎金收入高達6.88億人民幣,甚至還創立了自己的網球服裝品牌。



是不是歎為觀止?那麼網球為何會成為最吸金的女子運動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它不僅有王室帶頭的高淨值圈層文化,也與繁榮的時尚產業緊密關聯。


奢腕錶,運動品牌,新晉時尚品牌扎堆,這都致使運動員的廣告代言價值高如珠穆朗瑪峰。


更重要的是,網球是女權重陣地。
也就是說,今天女運動員們的高收入是一代又一代前輩爭取來的平權成果。
希望看完本期文章,我們不僅能增長一些網球史背後的女性創富知識,瞭解當下最火的TennisCore時尚趨勢,更重要的是明白女性的大好前程/錢程,就是要靠自己爭取創造的。

影片觀看 體驗更佳👇
▲ 關注影片號 更多高能內容
小紅書 / B站 / 抖音:摩爾家陳泰山

球運動的商業價值要從它的高淨值圈層說起,它一直深受王室——曾經的統治階層的喜愛。‍





比如都鐸王朝的英王亨利八世就很愛打網球,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也曾是一位骨灰級網球愛好者,還正式登上過溫網的賽場。
喬治六世的哥哥,也就是那位“愛美人不愛江山”退位的溫莎公爵也很愛打網球。
日常經常穿著all white在城堡前揮拍,老錢腔調十足。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本人也曾擔任四大滿貫之一的溫網主辦方,“全英草地網球和板球俱樂部”的資助人長達64年
後來資助人的身份交棒給了網球真愛粉凱特王妃,她每年都出席溫網決賽併為冠軍頒獎,也曾和球王費德勒打表演賽,今年甚至還頂著病體亮相。


”網球名人團“裡還有戴安娜王妃、摩納哥的格蕾絲凱莉王妃、親王及公主……


溫網看臺上的王室常客則有西班牙國王菲利普、英國的碧翠斯公主、卡米拉公爵夫人、丹麥和希臘王室後裔帕夫洛斯和女兒瑪麗亞等等。
日本王室也跟網球淵源頗深,明仁天皇就是透過網球比賽結識了美智子皇后,還留下了一段佳話


當年美智子是日清財閥的大小姐,比較有個性,打比賽時下手毫不留情,不給天皇面子,這反而引起了天皇的注意。

▲女人 你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們熟悉的溥儀也是網球愛好者。

▲電影《末代皇帝》

總之,各國王室對網球的熱情已有至少500年的歷史。


他們形成了一個象徵“頂級人類”的高淨值圈層讓網球有了“貴族運動”的初印象。這個高淨值圈層發展至今,已有等級森嚴的組織。
比如溫網背後的金主爸爸 ——“全英網球俱樂部”。可能是世界上最難加入的體育俱樂部之一,僅有565名會員席位,正式終身會員僅375人,但是等候名單上有1000多人,可能要等幾十年。



這還真不是有錢就能加入的,參考每年溫網的王室包廂,人稱濃縮的“全球名利場”,一眼望去都是各國頂豪政要、名流巨星。


所以人們戲謔道:最快加入會員的方式大概是獲得溫網冠軍,或者嫁入王室

凱特與費德勒

作為時尚頻道,也有必要介紹下由“老錢們”製造的獨特網球穿搭文化,也是今年大火的TennisCore


要知道繁榮的時尚現象也是運動員們高收入的重要原因,TennisCore的一大標誌就是all white


在過去沒有洗衣機的年代,穿白色是奢侈的表現,需要勞動的普通人對易髒的白色敬而遠之,而上流社會卻偏愛all white。
這正是一種“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身份昭告,也是為什麼溫網一直死守“只穿白衣”的傳統。
許多高奢時尚品牌及運動品牌也紛紛推出 all white 網球服設計,而且形成了多元化的風格,總有一款適合你


▲摩登 TennisCore
愛馬仕2010春夏系列
▲經典 TennisCore
Thom Browne 24早秋度假系列

▲經典 TennisCore

Lacost


▲美式復古 TennisCore
Sporty & Rich

▲專業運動 TennisCore

Nike

▲專業運動 TennisCore

Lululemon

▲專業運動 TennisCore

FILA


辣妹 TennisCore
香奈兒/GUCCI 24春夏系列

少女風 TennisCore

Celine 24春夏系列


少女風 TennisCore
Miu Miu
這兩年風很大的MiuMiu就採納了all white及網球Polo衫元素,引領了少女穿搭潮流。


▲MIUMIU 2024春夏系列
根據我的觀察,大家經常在快時尚和電商女裝購買流行款,但可能不知源頭就是這些設計師大牌。

▲MIUMIU 2024春夏系列

溫網近20年的贊助商 Ralph Lauren 更是以all white 網球Polo衫,以及「老錢風」套裝而聞名。
如今,也是王室巨星們的日常穿搭首選。


今年,頂流時尚偶像贊達亞為了宣傳電影《挑戰者》,全程 all white 網球風穿搭,更推波助瀾了TennisCore風潮。


▲Brunello Cucinelli


Loewe / Ralph Lauren 1992春夏系列


Lacoste 特別定製款 / Thom Browne 定製款
總之,繁榮的時尚文化讓網球選手們成為了行走的衣架子兼種草機。
目前,鄭欽文單就服裝品牌已手握巴黎世家的合作,運動品牌Nike及Wilson的代言。


極少有運動員或明星在單一品類上就多個合同,多金也就不足為奇啦!


▲身著巴黎世家 25春季系列
除了賽場上的運動員有服裝文化,觀眾也有Dress Code。


我之前曾收到浪琴的邀請,參加了在巴黎舉辦的羅蘭加洛斯,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法網”。


我的感受是,它真的不僅僅是觀看比賽,而是和電視劇《唐頓莊園》《鍍金時代》裡展現的氛圍一樣,是集專業賽事、時尚文化、社交生活於一體的盛事


但同時,網球又區別於同為“貴族運動”的馬術及高爾夫,實現了“雅俗共賞”。


簡單易懂的比賽規則讓老百姓也能快速入門,GET到它的觀賞性。

由此,高淨值圈層,加上規模巨大的群眾基礎,吸引了眾多高階品牌的注意。
包括但不限於時尚高奢、珠寶腕錶、酒、運動品牌,像Harry Winston、Tiffany、卡地亞、格拉夫、戴比爾斯等珠寶大牌都紛紛推出了網球手鍊。




鄭欽文在奧運女單決賽上的對手維基奇就是施華洛世奇的代言人
總結一下,巨大的商機致使運動員們的代言機會多多,代言身價高高。
目前,鄭欽文的代言也能看出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從勞力士到麥當勞、 伊利、蘭蔻,品類範圍之廣正呼應了網球的受眾特點。



這也是為什麼網友預測:鄭欽文的崛起很有可能稀釋谷愛凌的代言數量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瞭解為何網球運動員的商業價值高了,但一項運動能做到男女收入水平同等高,那就不常見了!


畢竟男足女足,男籃女籃,商業價值和收入差距那是相當巨大的!
許多行業至今存在男女不同酬的情況,比如好萊塢電影業,華爾街金融業。


網球能實現“平等”,一方面是因為這項運動的男女比賽觀賞性差距不大,但更重要的是,網球是一代又一代女球員奮力爭取而來的。


第一位標誌性人物名叫蘇珊·朗格倫,她是1920年代的女性偶像,就像今天的鄭欽文、谷愛凌。


再次強調下,1920年代是個很特殊的時代。
一戰爆發,許多女性代替上前線的男性進入社會崗位,成為職業女性。
這是全球範圍內女性第一次大範圍實現經濟獨立。
蘇珊·朗格倫就是那個時代的職業女性代表,也是歷史上第一位享譽全球的職業女運動員,而且實力爆表。

▲職業生涯戰績332勝7負

她還是第一批脫下繁瑣長裙,和男士一樣輕裝上陣的女運動員,起到了示範作用:姐妹們要活躍於社會活動中,就不能被服裝束縛。



而當時為職業女運動員設計革命性服裝的,正是站在“解放女性身體第一線”的法國設計師嘉柏麗爾·香奈兒和讓·巴杜。


總之,蘇珊·朗格倫的存在激勵了許多女性成為職業選手,追求獨立事業,也讓網球運動打響了“女性進步”的第一槍
時間來到70年代,女權運動風起雲湧。當時的網球也是女權重陣地女運動員們高舉“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旗幟,要求賽事組委會提升女子比賽的獎金。


有一位名叫比利·簡·金的網壇傳奇挺身而出。


在1968年溫網女單獎金只有區區750英鎊時,她在菸草贊助商的支援下,於1970年創辦了女單獎金高達30萬9千美金賽事:Virginia Slim。
這引起了極大的獎金爭議和社會關注度,而關注本身就是價值、就是錢!


僅3年後的1973年,美國網球公開賽成為了首個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的大滿貫賽事。
這之後,已經手握十個大滿貫的比利·簡·金更是上演了舉世矚目的“性別之戰”,和靠到處挑戰女球員博眼球的前溫網冠軍鮑比·裡格斯一較高下,最終取得勝利!


比利·簡·金以6-4/6-3/6-3取得勝利
當年這場比賽吸引了9000多萬電視觀眾,被評價為:
“比賽的意義已經遠超網球範疇,
關乎人們是否承認女性對社會做出了同等重要的貢獻。”


隨後,比利·簡·金成為自己一手促成的女子網球聯合會(WTA)第一任主席,從此有組織、有章法地為女球員爭取利益。
經過之後30多年的漫長爭取2001年澳網 2006年法網以及2007年的溫網,先後實行了男女運動員獎金一致。
▲大滿貫賽事男球員是五局三勝制 女球員是三局兩勝制 但女球員們依舊爭取到了最後的獎金一致
整整長達100來年的爭取,最終換來了《收入最高的女運動員》成果
從網球的發展史我們看到了什麼叫“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出門在外,賺錢的機會都是自己給的


那麼這就是網球女運動員能霸榜《最高收入榜》的原因,大家看完後感受最深的是哪一點呢?


我覺得除了“靠自己主動爭取權益”外,對哪些領域具有吸金能力的認知也非常重要,因為“選擇”大於“努力”
這點不得不佩服,無論是重金培養女兒的鄭欽文父母,還是讓女兒們走出貧民區的大小威父親,還是非常有“運籌帷幄”的視野的。


如果你對本期話題感興趣
推薦觀看更多高能內容👇
本屆諾貝爾文學獎花落韓國作家韓江,可結合這期影片來了解作家所處的創作環境。
“要在一個暴力橫行的世界,探索創造一個純真世界的可能性,正是韓江寫作的動力來源。”
《韓女為何生活在絕望中?》
《王妃的衣櫥是部抗爭史》
《從普通家庭小孩 到福布斯 亞太青年領袖》
▲ 更多《名利場》《時尚圈》
《光芒萬丈的她》系列影片 關注影片號
想看更豐富完整的內容
就請關注我們的其他賬號吧👇

總策劃 / 責編:陳泰山
編輯:安達
更多牛逼閃閃女青年的故事丨名利場丨時尚圈深度解讀,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