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作者:
美國矽谷公立小學老師
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
分享美式教育經驗談
座標加州,10年教學經驗
最近教育圈有個大新聞:高中開始逐步實現週末雙休,並取消晚自習。

對於原本課業繁重的高中生來說,本來是件好事,孩子們可以有更多時間休息了。但是家長們卻不領情——
以後誰給孩子補課呢?
那些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可以自己加餐;但是那些需要老師盯的,是不是就要被徹底篩選掉了?
能不能高效利用自己的時間,成為了人才培養的關鍵。大家都知道美國高中生3點就放學了,所以美國家長特別注重孩子從小的時間管理,很多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要學著制定每日規劃、每月規劃,建立自律的習慣。

3. 資訊篩選能力
2025年的頭一炸就是DeepSeek火遍全球!AI時代已經到來,我們缺的不是資訊,缺的是篩選資訊的能力:能不能從紛雜的資訊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那種僅僅依靠學教材、刷題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我們要教會孩子從小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比如思維導圖知識整理法、費曼學習法等等。

只有這樣,無論高中是否雙休,孩子都從小具備了高效的學習能力,應對未來的任何挑戰!
這條有關高中雙休的新聞,大部分討論都圍繞著家長和學校,但是孩子們的聲音似乎沒有被聽到…
觀點就是關於你對某件事、某個人的感受和想法。而且觀點不需要被證明也不是確定性的。
我告訴孩子們:
對於同一件事,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比如我喜歡吃巧克力,但我的朋友卻不喜歡,她更喜歡吃M&M豆。透過這個身邊的小例子,我希望孩子們能迅速與自己建立聯絡。
在讓孩子表達觀點之前,我希望他們能明白:
每個人的觀點都可能不同,我們要學會尊重這些差異,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曾經有位媽媽在學期末對我說:最感謝老師的一點是,孩子有一天對她說:“你說的不一定對,這只是你的觀點,不一定是事實。”
沒錯,讓孩子學會接受並尊重不同的觀點,不會因為某個人的觀點而輕易改變自己的立場,這是一種獨特的智慧。
觀點不僅能說出來,還要能寫下來,這就是觀點性作文的寫作了!也是我每年最喜歡教的作文體裁。
那麼美國老師是如何一步步引導孩子的觀點寫作呢?
首先我們先從表達觀點的句子開始。在美國小學幼兒園階段,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表達觀點的句式就是I like ________ because_________,或者My favorite_____ is because__________。
表達自己喜歡的東西和事物,是孩子們的天生特質!大家發現沒,在這個小句子中,I like和because,全部都是高頻詞,這也是為什麼高頻詞是寫作的基礎!
剛剛入春,我們就來寫一寫”為什麼喜歡春天”吧!

Olivia小朋友寫下:我喜歡春天因為我可以聞到花香,而且能在外面玩,我希望可以一直玩!
Ethan小朋友寫下:我喜歡春天因為可以去外面玩,我喜歡踩水坑。It is fun to play outside. I like to splash in the puddle.
大家發現,孩子們的拼寫沒有那麼完美,但是他們在努力拼出每個單詞,這些拼寫也許只有老師能讀出☺。
但是在寫作課上,尤其是低年級的寫作課老師不會特別關注孩子的拼寫錯誤,只要孩子努力在拼,努力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比一切都重要!
如果因為單詞的拼寫錯誤而磨滅了自己的表達欲,老師們寧願不讓孩子們來寫作!
這也是國內的英語教育和美國的一大不同,國內反而更加強調“正確性”:無論是拼寫的正確,還是口語發音的正確,好像只有說對了,寫對了才算學會了。
但是我們要知道:孩子還正在學習這門語言,他們的“犯錯”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如果過分強調“完美”,反而讓孩子們喪失對這門語言的興趣。
大家看:連母語國家的孩子還在各種“犯錯”呢,咱們國內的家長更要學著去擁抱孩子習得語言中的各種“小錯誤”!
K-1年級的小作文還是以寫句子和段落為主,到了2~3年級就要開始寫小文章了,至少要能寫3~5段的小文章。
這時候我們的寫作不再是封閉式的,也就是老師不再提供句式和句型,而是由小朋友自由發揮,運用自己的寫作能力,任意表達自己的觀點。
寫作訓練包括構思、打草稿,寫作,編輯和修改這五個步驟:

第一步就是來構思了,對於中高年級的觀點作文,老師最常用的就是奧利奧餅乾的結構圖:

就像小朋友最愛的奧利奧餅乾一樣,最上面一層的餅乾是觀點,中間的白奶油是理由和例子,最下面的餅乾再次陳述觀點。這個形象的奧利奧餅乾圖,讓孩子將觀點作文的寫作深深地印在腦海裡。
有了寫作結構,老師會提供這樣的“思維導圖”,把自己的觀點、論點和論據列下來。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孩子梳理思路,為接下來的寫作打好基礎。

第二步是來打草稿,我們要把思維導圖上的內容寫成一個個的小句子。
在寫作時,常常會用到表達觀點的句式,這時,我們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起始句式”。不要通篇都是I feel, I think, 偶爾用用I prefer, I would rather,表達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

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文章的框架基本成型。我們讓學生把文章寫在寫作紙上,一篇觀點性作文就完成了!

接下來是編輯和修改:Edit和Revise。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我通常會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就像我們去看醫生一樣,醫生手上有個檢查清單,每檢查一項,會給我們畫個勾勾。現在換我們來當“小醫生”,檢查自己的作文,有沒有啥毛病?
如何檢查呢?這個“觀點作文檢查清單”就派上用場了:

-
文章圍繞著一個主題 -
我表明了觀點 -
我寫出了理由 -
用拼讀法拼出了所有單詞 -
單詞間有手指間距 -
每個句子的開頭字母大寫 -
使用了相應的標點符號

三年級的寫作清單就更加豐富了,不僅幫助孩子們檢查作文的基本要素,還要提升寫作的邏輯性和表達力。
• 引言:學生需要確保他們在文章開頭引入了主題,並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有助於讀者理解文章的核心內容。
• 組織結構:學生應提供幾個支援他們觀點的理由或例子,併為每個理由寫兩到三句話。文章的組織應邏輯清晰,使讀者能夠輕鬆理解。
• 詳細闡述:學生需要用具體的例子和資訊來支援他們的理由。這些例子可以來自文字、個人知識或生活經驗。
• 結論:學生需要寫一個與觀點相關的結論,總結他們的論點並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 標點符號:在最終稿之前,學生應檢查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包括大寫字母、逗號和引號等。
• 語法:學生應正確使用單詞和短語,使文章更加生動和有說服力。
• 拼寫:在完成最終稿之前,學生應檢查所有單詞的拼寫,確保儘可能正確。
我發現很多孩子寫作文時,寫完了就丟到一邊,或者丟給老師,好像這篇文章與自己無關。但其實這個“自我檢查”的過程特別重要!
就像我平時寫公眾號文章時,每次重讀都能發現可以改進的地方:也許句式可以更豐富,用詞可以更貼切,或者句子可以更精簡……每一次的檢查,都是一次提升的機會!
希望今天的文章對您有啟發!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尊重不同的聲音,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無論是寫作還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些能力都將成為他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