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所有人都在為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熱血沸騰時,《哪吒》系列裡最讓人心疼的角色,卻是一個反派——申公豹。他壞得讓人恨不起來,慘得讓人心口發堵。這個口吃、偏執、總在失敗的豹子精,憑什麼讓無數觀眾破防?今天我們來聊聊:申公豹的悲劇,何嘗不是成年人的生存寓言?

一、申公豹的“黑化”,藏著最痛的職場真相
電影裡有一句臺詞,道盡了他的委屈:“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他是天庭最勤奮的弟子,卻因“妖族出身”被永遠排除在核心圈外;
他苦修百年,換來元始天尊一句“你本是個豹子精”。
在神仙體系的鄙視鏈裡,他再努力也洗不掉“原罪”。
這像極了現實中的我們:
-
名校畢業卻因“第一學歷”被否定的打工人;
-
能力出眾卻卡在“35歲門檻”的中年人;
-
拼命加班卻抵不過“關係戶”一句話的社畜……
申公豹的憤怒,何嘗不是普通人對“規則不公”的控訴?當他嘶吼著“他們眼裡只有出身”,螢幕前的打工人早已淚流滿面。

二、哪吒VS申公豹:同一個世界,兩種人生
哪吒和申公豹本是“同一類人”——他們都活在偏見裡:
哪吒是“魔丸轉世”,申公豹是“妖族異類”;他們都想逆天改命: 哪吒用乾坤圈鎖住魔性,申公豹用陰謀證明價值。
但結局為何截然不同?哪吒有李靖夫婦以命換命的愛,有太乙真人“熊家長”般的包容;而申公豹只有冷眼、嘲諷和永遠差一票的“十二金仙”。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從“無人託底”開始。
哪吒的幸運在於,他始終被愛意包圍;而申公豹的悲劇在於,當他被世界推向深淵時,身後空無一人。

三、當代人的“申公豹困境”:一邊自嘲,一邊自救
為什麼這個反派讓人共情?因為他活成了成年人的鏡子:
-
“優秀”是原罪? 職場中越努力越焦慮,越拼命越像小丑;
-
“標籤”即命運? 年齡、性別、出身……隨便一個標籤就能否定你全部價值;
-
“黑化”是出路? 當規則不公時,是該低頭認命,還是掀翻桌子?
但電影給了另一種答案: 哪吒用“我命由我不由天”對抗偏見,申公豹用“不擇手段”報復世界。 兩種選擇,兩種人生。
現實中,我們或許都當過“申公豹”:被房貸壓垮時想擺爛,被領導PUA時想罵人,被生活毒打時想報復社會……
但最終,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在哪吒和申公豹之間反覆橫跳”——一邊在朋友圈轉發“躺平”,一邊默默加班到凌晨。
四、比偏見更可怕的,是困住自己的執念
電影最殘忍的設計,是讓申公豹“求而不得”:
-
他以為毀了哪吒就能上位,結果天庭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
-
他以為證明實力就能被尊重,結果連徒弟敖丙都背棄了他。
這像極了成年人的“自我陷阱”:當我們把價值寄託於他人認可時,就已經交出了人生的主動權。
與其說申公豹敗給了偏見,不如說他敗給了自己的執念——他渴望用天庭的規則打敗規則,卻忘了真正的強大,是像哪吒一樣,無需向任何人證明我是誰。

《哪吒》系列最深刻的地方,是它撕開了成人世界的偽裝:
有人天生拿到“魔丸劇本”,卻活成了英雄;有人手握“靈珠配置”,卻困在偏見裡腐爛。
申公豹的共鳴,恰恰暴露了成年人最隱秘的傷:
我們怕的不是996,而是拼盡全力依然是個笑話;
我們痛的不是被否定,而是連反抗的資格都沒有。
但別忘了,哪吒用一朵蓮花重塑肉身,申公豹用執念困死自己。命運或許發牌不公,但如何出牌,永遠在自己手中。
願每個“申公豹”,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哪吒時刻”。
自我介紹
愚山老汪,非主流教師,英俊的外表難掩逗比的本性。常年戰鬥在教育一線,喜歡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學(you)習(xi),被學生們戲稱為“老汪永遠20歲”。

另外,由於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文章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文章了!請大家點選【在看】或者進入公眾號頁面,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感謝大家對老汪的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