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澳幣暴跌,全澳突遭斷貨瘋搶!創一年記錄!背後原因曝光:驚呆了

本週開始,澳元兌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昨天正式跌破4.37關口,重新整理自2020年疫情初期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很多人還在觀望“澳元怎麼突然崩了”的時候,澳洲代購圈卻悄悄迎來了罕見的“爆單潮”。
“我們的奶粉倉庫48小時幾乎被掃空!”
一位在墨爾本從事直郵代購多年的Amy女士表示,自己主營的幾個澳洲本地奶粉品牌,這兩天訂單量激增數倍,不僅補貨頻率加快,連紐西蘭的合作倉庫都被緊急調貨支援。

匯率跳水引發搶購潮

根據澳洲聯儲(RBA)公佈的資料,截至4月7日,澳元兌人民幣匯率從上週的4.65迅速下探至4.36,短短兩天內跌幅超過6%,創下近五年來的單週最大跌幅。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什麼?
簡單來說,同樣價格的澳洲商品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更便宜了”。
尤其是保健品、奶粉、美妝、日用品等高頻代購品類,直接在終端價格上產生了明顯降幅。也因此,部分主打“直郵正品”的代購商家迎來了意想不到的生意高峰。創下一年最高訂單記錄。

搶貨大戰:奶粉補貨趕不上下單速度

在墨爾本Box Hill等華人聚集區的連鎖超市裡,不少保健品貨架出現了被“代購掃空”的現象,有超市甚至設立了專門的“限購標識牌”,明確每人每類限購兩瓶,以應對突如其來的採購潮。
“這兩天來店裡的客戶,90%以上是做國內代購的。”一位店員透露,“我們才剛補完貨,就又被提前掃空,部分熱門產品只好暫停上架。”
據悉,澳洲多個城市的貨架奶粉都出現了大面積的下降。

匯率崩盤背後的“推手”

這場由匯率引發的代購熱潮背後,其實離不開一則國際訊息:美國政府新一輪的關稅政策調整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包括澳大利亞、歐盟和部分亞洲國家的鋼鐵、農產品加徵額外關稅,作為其“經濟主權戰略”的一部分。澳大利亞出口依賴度極高——例如其鐵礦石有超過一半出口至中國,牛肉、葡萄酒、大麥等農產品也高度依賴對華貿易。一旦出口收入預期下滑,投資者對澳元信心驟降,澳元匯率也因此急劇貶值。

紅利視窗還能持續多久?

市場普遍認為,這波“匯率紅利”將短期內繼續存在,尤其是在中國買家和澳洲本地消費錯位越來越大的當下,澳洲製造的“價效比”再次顯現。
但也有機構指出,澳洲央行可能會在第二季度內採取進一步貨幣寬鬆措施,以緩解出口企業的盈利壓力,如果開啟降息或量化寬鬆,澳元或將繼續貶值。不過長期來看,若全球政治風險緩解或鐵礦石出口回暖,澳元也有反彈的可能。
對於代購行業而言,這場突如其來的“匯率紅包”可能只是短暫的。更重要的是,要看得清大環境的變化:澳洲出口政策調整、中美貿易角力、留學生收緊、消費市場疲軟……未來的不確定性仍在加劇。
但眼下,毫無疑問,這波匯率下探正在讓一部分人“回血”,也再次提醒所有人:國際市場的每一個波動,都可能透過價格、匯率、物流,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而這也讓我們想到近期的另一場澳洲貨架搶買事件。
乳酪正在“消失”?
全澳超市掀起一場“乳酪風暴”
最近,如果你在超市的冷藏貨架前站了許久,只為尋找一盒心心念唸的白乾酪或茅屋乳酪,結果卻只能望著空空如也的貨架嘆氣——你並不孤單。

一場突如其來的“乳酪危機”,正席捲整個澳洲。
據澳媒多方報道,從悉尼、墨爾本到布里斯班,全澳多地超市的乳酪貨架出現斷貨現象。一些品牌產品剛剛上架,轉眼就被搶購一空,補貨速度根本追不上消費者的“掃蕩”節奏。
社交媒體,“點燃”乳酪熱潮
這場乳酪荒的背後,竟然是一條條在TikTok和Instagram上迅速走紅的短影片“食譜”。
特別是一道被無數網友爭相模仿的網紅菜——“熱蜂蜜紅薯牛肉碗”(Hot Honey Sweet Potato Beef Bowl),堪稱這波乳酪熱潮的“引爆點”。做法不復雜:將紅薯烤軟,加入調味牛肉末,配上牛油果、蜂蜜辣椒醬和一大勺白乾酪,風味層次豐富又健康,迅速登上家庭廚房的熱搜榜。

而其中的核心靈魂,正是那一勺帶有鹹香奶香的白乾酪。
“十年磨一酪”的營養師們終於圓夢
長期鼓吹乳酪營養價值的營養師群體,如今總算等來了“翻紅”的一刻。
註冊營養師安娜·德貝納姆表示,過去十年她不斷向公眾推薦包括茅屋乳酪在內的健康奶製品,但市場反應始終冷淡。“我們絞盡腦汁設計食譜,就是希望人們認識到這類乳酪的健康價值,但總是收效甚微。誰能想到,這一天會被一條社交媒體熱帖給實現了。”

然而,高興之餘也有些無奈——如今超市的乳酪就像熱門演唱會的門票一樣難買,每次進超市彷彿參加“搶乳酪”大戰,常常空手而歸。
零售商與製造商“加班加點”應對需求
面對此起彼伏的消費者需求,零售巨頭Coles和Woolworths紛紛表態:正在與供應商積極合作,儘快恢復貨源。但短時間內,這場“乳酪荒”恐怕難以平息。
澳大利亞本地知名乳酪製造商Bulla Dairy Foods的首席商務官Nick Hickford坦言,公司正處於前所未有的“高速運轉”狀態。“我們已經調動了額外的生產班次,並增聘了新的製作師傅,只為跟上需求。這波增長的確超出了我們此前的所有預測。”

據業內人士透露,某些熱門乳酪品牌的銷量同比增長已達到兩位數,而整個乳製品行業的供應鏈也在經歷新一輪的應變壓力。
誰曾想到,一場從社交媒體發起的乳酪熱潮,能引發全國範圍的消費熱情?這不僅是一場關於口味的風潮,更是一面折射當下“種草文化”影響力的鏡子。
所以,接下來,如果你在超市乳酪貨架前發現久違的白乾酪,不妨珍惜當下——這或許是你本週最幸運的一刻。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