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院要求美國6家頂級大學提供全部中國學生的詳細資料!

本週三,美國國會眾議院一個委員會的主席、共和黨人John Moolenaar以國家安全為由,致函美國6間頂尖大學,要求校方提供全部中國籍學生的詳細資料,修讀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STEM)學科或參與聯邦研究專案的人尤其是關注焦點。
收到信件的6間大學均為研究型學府,也招收了大批中國學生,分別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普渡大學、斯坦福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馬里蘭大學和南加州大學各家大學需在4月1日前提供完整資料,包括校內STEM學科共有多少名中國籍學生、他們來美前就讀哪些院校、其學費來源、參與的科研專案型別、畢業後的去向,以及6間大學有否設立監管機制等。
要求提供的資訊:
1. 提供貴校中國籍學生以前就讀的所有大學名單,包括其研究單位。
2. 具體說明這些人的學費資金來源(如個人財富獎學金、中國人才招聘計劃、政府助學金)。
3. 指出中國學生在貴校進行的研究型別和參與的專案。
4. 列出所有有中國學生參與的大學專案,以及這些專案的資金來源。
5. 提供中國學生目前工作的實驗室和研究專案清單。
6. 提供貴校申請人、錄取人數和註冊人數的國別細目。
問題:
1. 中國學生佔貴校研究生總數的百分比是多少?
2. 來自中國公民的學費收入佔研究生專案總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
3. 從事聯邦政府資助研究專案的中國研究生佔多大比例?
4. 貴校是否有政策防止外國公民從事與美國政府資助相關的專案(如國防高階研究計劃局、國防部、能源部、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研究)?
5. 中國公民是否從事過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工作?
6. 大學是否有監督機制跟蹤外國學生參與軍//事或雙重用途研究的情況?
7. 大學教師與中國機構或研究實驗室之間有哪些合作?
8. 是否有中國研究生透露參與了中國支援的招聘和人才計劃、政府撥款或企業支援的資助專案?
9. 中國公民學習出口管制課程(如高階半導體工程、量子計算、人工智慧和航空航天工程)是否受到限制?
10. 貴校的中國畢業生留在美國的比例是多少?
11. 中國公民是否不成比例地集中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機器人、航空航天和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
12.對申請敏感研究專案的中國公民是否有任何背景審查程式?
13.是否有教師與中國機構或研究人員保持研究聯絡?
如果有,是哪些中國大學和/或研究人員?
14. 有多少中國 STEM 畢業生回國,他們通常加入哪些行業或機構(如華為、中國科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
近日,聯邦政府對中國學生的關注程度正不斷上升。上週,參眾兩院的共和黨人提出了一項禁止所有中國公民獲得學生簽證的法案,引發了民主黨議員和亞裔團體的強烈不滿。
統計顯示,中國目前是外國留學生第二大來源地,人數僅次於印度學生。紐約的國際教育研究所表示,單在2023/24學年,共有27.7萬多名中國學生在美就讀,其中50.4%主修STEM科目。在畢業後留美的外國STEM學生中,中國和印度學生合計佔了近一半。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