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高手的三條路徑

武俠小說中的絕頂高手通常有三種成長路徑。
第一種是名門正派,比如:張三丰、王重陽、方證大師、沖虛道長等,他們主要靠自我修煉,或是在某個系統內部“卷”。
少林寺每年招收100個子弟,透過層層篩選,10人能夠進入羅漢堂,老方丈從天資聰穎、練武勤奮的子弟中再精心挑選幾個培養,最終以幾千分之一的機率選出下一屆少林寺方丈。
走名門正派這條路徑的風險比較小,所練武功沒有顯著副作用,行走江湖時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可以很自豪報上家門,“在下華山派令狐沖
通常來說,名門正派都有一定的江湖勢力,弟子們一旦在外面受到欺負,掌門、方丈會出面主持公道,無形中增加了安全感,甚至有點體制內在編的感覺。
對於初出茅廬、渴望揚名立萬的小青年來說,名門正派極具吸引力。
唯一的缺點是成材機率低,內部競爭太激烈,萬一沒有得到方丈賞識,很可能在少林寺默默無聞掃一輩子地。

笑傲江湖初期,令狐沖每次自報家門時都很自豪,後來遭嶽不群逐出師門,則像被開除編制一樣痛苦。作為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類似部門骨幹中層,是作為局長接班人培養的。
第二條路徑是江湖野路子,如:玄冥二老、田伯光、木高峰、獨孤求敗等。
這些人有好有壞,武功有高有低,常常獨來獨往,有時也會幾個人抱團取暖(江南七怪、桃谷六仙),他們的武功或學自某位師傅,或自主鑽研成材。
在名門正派看來,他們像是江湖上的“X因素”,儘管見了面也會打聲招呼,甚至尊稱對方一聲“大俠”,但內心深處其實不屑於跟他們打交道。
江湖野路子出身的高手往往性格叛逆,不服管教,最典型的例子楊過——早期是全真教的人,後來受郭靖、黃蓉夫婦照顧,再後來師從小龍女……
所學武功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最後做了個遊俠。
某種意義上講,第二條路徑的人比第一條路徑的人群體還要龐大,只不過他們中絕大多數都只三腳貓功夫,端不上臺面,真正成長為大俠的少之又少。

以武林中人視角看,楊過的出身相當顯赫,跟郭靖、全真教、古墓派等都有密切關係,更像是名門正派裡的“叛逆弟子”。
第三條路徑是邪派。
武俠小說中,《易筋經》《九陽真經》《降龍十八掌》《獨孤九劍》等屬於正派武功,已經被斟酌打磨了數百年,是高手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葵花寶典《吸星大法》《寒冰真氣》等則屬於邪派武功,有的才剛剛被髮明,尚不成熟
後者的突出特徵是反噬效果嚴重,debug過程尚未結束就匆忙上線,坑害練習者
對於邪派高手來說,一個常見的規律是“犧牲越大、回報越高”。
舉例來說,《吸星大法》不過是產生一些內力不協調的問題,而《葵花寶典》卻是要那啥——任我行正是因對自己還不夠狠,所以才輸給了東方不敗。
雖然金庸老爺子有意模糊武俠世界裡的正派和邪派,但從各個方面還是能夠顯著分辨出其中不同的。
比如名門正派多位於華山、嵩山、恆山等五嶽名山,亭榭樓閣,一看經費就很充足;而日月神教坐落在黑木崖,開會的大廳只是個巨型山洞。
有朋友要問,東方不敗那個小花園不是挺漂亮的?
關鍵之處來了,邪派的資源高度聚集於教主本人,即使有個別教主之外的高手,也多是“帶資入股”——靠自己原先修煉的本領在教派裡謀取個護法地位,極少有邪派小兵一路培養成長為頂尖高手的情況。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習武者而言,哪怕東方不敗、任我行的武功五嶽劍派掌門們高,黑木崖不是他們的首選。

不管是去名門正派、邪派還是獨自闖蕩江湖,頂尖高手的成長都具有一定的共性。
簡單來說,他們“武力值”的成長不是線性的,而是一段一段階梯上升折線
華山派的某名弟子練功到了一定階段,哪天師傅決定傳授其一門武功,則“武力值”迅速攀升一個臺階。
張無忌身中寒毒,生命垂危,被朱長齡騙得跳下懸崖誰能想到這一跳竟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間小平臺通往一處山谷,谷里有只大白猿,而九陽真經》秘籍藏在白猿肚子裡……
通常情況下,那些突然成長為高手的人練功底子原本就十分紮實,有的甚至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他們需要的,在苦苦等待的,主要是突破玄關那一下可遇不可求的助力。

以當今天下市值第一的英偉達為例。
英偉達早年是一個專而精的“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做得很好,但顯示卡市場和應用場景就那麼大,給人一種發展已經觸及天花板的感覺,市值長期徘徊在幾十億、一百億美元的水平
其創始人黃仁勳成名很早,可咖位始終不大,別說在矽谷,就算放到國內科技圈也只是二線企業家。
猶記得在2013年小米釋出會上,黃仁勳受雷軍邀請,一路喊著“我也是米粉”跑上臺,他以蹭熱度的姿態稱感謝雷軍給自己一個機會介紹英偉達:
“我們Nvidia是20年的公司了,我們特別擅長做圖形處理晶片,裡面的GPU是最棒的、最快的,沒有之一,我們的工程師是世界上最棒的。”
感受到臺下觀眾似乎有些不耐煩,情商頗高的黃仁勳又話鋒一轉,開始帶頭喊“小米威武”“小米V5……
今天回頭看,英偉達的成長軌跡完美符合了個人天賦與時代奇遇結合的特徵
比起那些喊著金湯匙出生、一路眾星捧月的矽谷科技大廠,英偉達像是一位江湖高手偶然間窺得天機,AI東風和眾人的錯愕中奪魁

無論小說武俠世界還是現實世界中,那些按部就班、勤勤懇懇練功習武的人,往往都很難成長為頂尖高手哪怕經過層層篩選、優中選優,無非達到個全真七子、武當七俠的水平。
比下有餘,比上不足
小說《笑傲江湖》中,風清揚曾當著令狐沖的面批評嶽不群“拘泥不化,不知變通”,簡直浪費了令狐沖這個好苗子。
拋開自己偷偷去練習邪門武功不談,嶽不群的培養方式其實就是教弟子走傳統練功之路,對絕大多數資質平庸的學生來說算是正途。
而那些奇遇、等天機、劍走偏鋒的方法,實際上僅適用於天賦異稟或走投無路之人。
他們有的十年磨一劍,有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箇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