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被趕走前的這幾天時間裡,這個老糊塗蟲到底能造成多大的損失呢?”網友口中的“老糊塗蟲”指的是拜登,因為他在總統離任的最後一刻,調整了其晶片出口管制措施,而包括英偉達和甲骨文等美國科技巨頭對此強烈反對。
考慮到拜登任期只剩下最後一週,此番宣佈的最新限制措施意義重大。這一“搶救式”出臺的法規被稱為《人工智慧擴散臨時最終規則》(此處的「擴散」指新興技術的擴散,與擴散模型無關),增加了一系列企業和國家機關需要遵守的新限制。
這份最新出口管理條例的一大特點,在於其並不是一份黑名單,而是面向全球各個國家的白名單。唯一被列入不受限範疇的就只有“18 位關鍵盟友與合作伙伴”,這 18 個國家 / 地區可享受 VIP 待遇,不受任何限制 ,包括英國、加拿大、日本、德國、韓國和中國臺灣等。它們可以自由使用美國 AI 技術,全球範圍內的小額訂單(最多 1,700 個 GPU)無需特殊許可。
新規還勢必將對企業產生影響。其中將企業劃分為三個類別:常規經驗證終端使用者(UVEU)、國家經驗證終端使用者(NVEU)以及非經驗證終端使用者。EVEU 是符合美國安全要求且位於與美國保持密切關係的國家 / 地區的企業;NVEU 也須符合相同的安全標準,且不得位於令人擔憂的國家 / 地區。
這些企業根據所處國家 / 地區的不同,能夠購買的“高階 GPU”數量將會受到限制。NVEU 兩年之內最多可能採購相當於 32 萬張“高階 GPU”的算力資源。非 VEU 企業在每個國家 / 地區只能採購 5 萬張。白宮方面表示,設定這一上限是為了保證外國政府、醫療保健企業和當地商業實體也能在特定程度上使用到美國技術。
這一上限並不會約束算力規模不超過 1700 張高階 GPU 的晶片訂單。政府宣稱這才是 GPU 出貨中的主體,因此管制力度實際上比以往的法規還有所放寬。
UVEU 不受任何條款限制,但拜登政府表示,這部分企業只能“將其全球 AI 計算能力中的 7% 部署在世界各國”。也就是說,一家企業 93% 的總資料中心吞吐量必須規劃在美國本土或者其最親密的盟友境內。有訊息稱,微軟和谷歌已準備好遵守規定。
此外,新規將引入對最先進 AI 模型的“模型權重”的新控制。模型權重是指 AI 軟體用來進行預測或控制決策的數值引數,隨著模型的“學習”,該權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新規要求對此類權重的出口、再出口和國內轉移進行授權,這將對全球 120 個國家建立大型 AI 計算設施造成新的障礙。
1 月 14 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對此作出了回應:
中方注意到,拜登政府於 1 月 13 日釋出了人工智慧相關出口管制措施。該措施進一步加嚴對人工智慧晶片、模型引數等出口管制,還拓展了長臂管轄,對第三方與中國開展正常貿易設定障礙、橫加干涉。此前,美國高科技企業、行業組織等透過多種渠道表達不滿和擔憂,認為該措施未經充分討論、制定出臺草率,是對人工智慧領域的過度監管,將產生重大不利後果,強烈呼籲拜登政府停止出臺。但拜登政府對業界合理呼聲充耳不聞,執意倉促出臺措施,是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的又一例證,是對國際多邊經貿規則的公然違背。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拜登政府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嚴重阻礙各國正常經貿往來,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影響全球科技創新,嚴重損害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全球各國企業利益。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此外,受新規訊息影響,英偉達股價下跌了 3%。

新規顯然沒有得到英偉達的支援和理解。英偉達為此專門撰寫一篇博文,在駁斥這些新規的同時,宣稱“拜登政府試圖用一份長達 200 多頁的監管檔案來破壞美國的領導地位。這份檔案純屬秘密起草,並未經過適當的立法審查。”
白宮方面在一份宣告中這樣說道,“為了增強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實力,我們只能控制這項關鍵技術的離岸擴散,確保全球 AI 在美國設定的軌道上執行。在構建 AI 生態系統的過程中,與 AI 廠商和外國政府部門合作制定關鍵的安全和信任標準將極其重要。”
英偉達則在自己的宣告中駁斥了上述說法,並聲稱“全球 AI 進步現正處於危險當中。”
英偉達強調稱,“在執政的最後幾天,拜登政府試圖用一份長達 200 多頁的監管檔案破壞美國的領導地位。這份檔案純屬秘密起草,並未經過適當的立法審查。透過努力操縱市場結果並扼殺作為創新命脈的競爭關係,拜登政府的新規有可能浪費掉美國來之不易的技術優勢。”
英偉達明顯特別不喜歡這項新法規,因此甚至懶得分析其中關於企業管制或者晶片採購上限的具體內容。
與此同時,這家 GPU 巨頭對上屆特朗普政府在 2017 年至 2021 年期間對科技行業的監管大加讚賞,稱特朗普總統“為美國當前在 AI 領域的優勢和成功奠定了基礎”。
英偉達對特朗普的高度評價並不令人意外。不僅整個科技行業正在積極與新一屆政府建立密切聯絡,英偉達公司 CEO 黃仁勳本人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也提到,他希望與特朗普會面、幫助這位領導人在第二任期內取得成功。
英偉達在宣告的最後提到,“從第一屆特朗普政府的作為來看,美國實際是透過創新、競爭並與全世界分享我們的技術成果才獲得了優勢地位——而非躲在政府過度干預的牆後。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新的政策出爐,幫助恢復並加強美國的領導地位、提振經濟並保持我們在 AI 及其他領域的競爭優勢。”
這最後一句清楚地表明,英偉達渴望特朗普能夠重返白宮,並以總統身份採取相關措施以扭轉 AI 擴散限制。然而,在首屆擔任總統期間,特朗普在限制出口方面其實也有諸多舉措,特別是在對中政策方面。當初的拜登政府也只是繼承了特朗普時期提出的禁令,並在就職後短短五個月內就重申了特朗普時期針對中國的一條制裁行政令。
此外,甲骨文執行副總裁肯·格魯克 (Ken Glueck) 在此之前就憤怒地表達了對拜登政府“人工智慧擴散出口管制框架”的不滿,稱其“將成為美國技術產業所遭受的最具破壞性的規定之一”,“擾亂美國在雲計算、晶片和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
Glueck 稱,“大量 GPU 是全球公有云產品的常見元件。拜登政府在限制令裡甚至承認 AI 在整個行業和社會中的好處,但隨後將重點放在了不受限制地使用 GPU 所帶來的高度假設的雙重用途問題以及對所謂“轉移”或“聚合”的擔憂上。這些擔憂是沒有根據的,因為 GPU 供應鏈受到嚴格控制,並且在部署時,大多數 GPU 都“在軌道上”——這意味著它們的架構、實現或支援方式都限制了它們在其他地方的使用,包括用於惡意或令人擔憂的目的。”
上週,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半導體行業協會表示,對這項潛在法規前所未有的範圍和複雜性深感擔憂,認為該法規是在沒有行業投入的情況下制定的,可能會嚴重削弱美國在半導體技術和先進人工智慧系統方面的領導地位和競爭力。
從目前的形勢看,英偉達以及其他對 AI 新規提出批評的廠商(包括甲骨文)都希望特朗普執掌的新一屆政府能在出口管制方面改變風向。網友們也把希望寄託在了特朗普身上:“這些規則可能會持續一週,然後特朗普就會修改它們……”
雖然特朗普沒有就出口管制發表太多言論,但已經提到打算恢復高額關稅,包括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徵收 60% 的鉅額關稅。從他的態度來看,很難想象這位共和黨總統會徹底解除對中方的制裁——但調整 UVEU 及 NVEU 規定倒是還有一定的可能性。
如今形式下,美國科技公司的發展越來越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就在拜登政府宣佈將對 AI 行業實施新的全面監管規定的同時,OpenAI 釋出了這份針對美國經濟的發展藍圖,呼籲政府方面讓 AI 決定國家的未來。
“像跟 AI 相關的很多東西一樣,其中表現經濟繁榮的形象和構圖越看就越是模糊且怪誕。”外媒如此評價。
OpenAI 的經濟藍圖想要的顯然是個監管程度更低的 AI 未來,特別是希望政府能將其收集到的資料(包括國家機密與公共資訊)都納入到龐大且成本高昂的處理機器當中。
OpenAI 首先強調的一點,就是 AI 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可怕。OpenAI 全球事務副總裁 Chris Lehane 在序言部分寫道,“AI 太過強大,絕不能由獨裁者所引導和塑造。但 AI 帶來的經濟機會太過誘人、不容忽視,因此我們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基於共享的繁榮就如同新的就業和經濟增長一樣近在咫尺且可以量化,而這些經濟增長將透過建設更多 AI 基礎設施(包括資料中心、晶片製造設施和發電廠等)來實現。”
那麼,美國應該怎樣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透過與 AI 廠商分享盡可能多的機密。這份經濟藍圖提到,“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與從事高階研究的美國 AI 廠商分享原本由政府親自維護的國家安全相關資訊和資源——例如關於行業安全威脅的簡報以及對美國與非美國 AI 模型的高階測試結果。”
還不止於此。OpenAI 一直希望聯邦政府能與 AI 廠商們分享自己的“獨特專業知識,包括如何保護自身智慧財產權免受產業安全威脅,以及如何減輕潛在的網路、化學、生物、放射、核(CBRN)以及其他因模型日益強大而加強的風險的資訊。”
當然,所有這些重要資料還一直未能被用於訓練 AI 模型。藍圖指出,“許多政府資料屬於公共領域,因此應當確保其易於訪問或者可由機器讀取,從而為不同規模的美國 AI 開發商提供幫助。事實上,很多重要資料過度集中在由政府掌控的領域中工作的開發商手中。作為交換,使用這些資料的外部開發商也可以與政府合作,由此提供新的見解以幫助政府制定出更好的公共政策。”
經濟藍圖還提到,“基礎設施決定未來命運”,強調美國在創造就業和超越中國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目前要做的就是專注於為 AI 系統(最終是為了美國民眾)建設基礎設施。“在 AI 時代,晶片、資料、能源和人才將成為美國繼續保持領導地位的基礎資源,就如同汽車的規模化生產一樣。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將創造出廣泛的經濟機會並增強我們的全球競爭力。”
那麼具體該如何操作?藍圖報告的說法是,“把握時機、建設所需的基礎設施、生產充足的能源和晶片,藉此降低計算成本並加以擴充套件。這反過來將創造數以萬計的技術性工作崗位,透過支出和間接創造就業機會促進本地經濟,並在短期之內實現我們的電網現代化改造——最終支援並推動持久的經濟增長與突破性創新。”
聽起來確實很有搞頭,但前提是 AI 科技對於世界的長期未來確實有著 OpenAI 和其他 AI 廠商所宣傳的那麼重要。
新規似乎正是 OpenAI 在其經濟藍圖中所極力反對的那種繁瑣監管,但同時也在關注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奧特曼及 OpenAI 長期以來一直試圖將 AI 稱為一項需要釋放的革命性技術,同時宣稱其非常危險、需要接受嚴格監管。
但在監管方面相對寬鬆的民主黨失去了在下屆政府中的主導權。整體形勢很可能在一週之內發生變化。與奧特曼和 OpenAI 的支持者們不同,馬斯克不僅更加我行我素,而且與即將上任的特朗普總統關係密切。對於新任總統與馬斯克將如何回應 OpenAI 等科技公司提出的放鬆監管需求,我們將持續關注。
參考連結: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components/gpus/nvidia-blasts-bidens-new-ai-restrictions-as-misguided-gpu-giant-praises-trumps-hands-off-approach-to-tech-industry
https://blogs.nvidia.com/blog/ai-policy/
https://mp.weixin.qq.com/s/uS8YOTD4Gi6tBHY64LZmjA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5/01/13/fact-sheet-ensuring-u-s-security-and-economic-strength-in-the-ag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
https://www.oracle.com/news/announcement/blog/export-control-diffusion-confusion-2025-01-05/
https://openai.com/global-affairs/openais-economic-blueprint/
https://gizmodo.com/openai-calls-on-u-s-government-to-feed-its-data-into-ai-systems-2000549302
https://blogs.nvidia.com/blog/ai-policy/
https://mp.weixin.qq.com/s/uS8YOTD4Gi6tBHY64LZmjA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5/01/13/fact-sheet-ensuring-u-s-security-and-economic-strength-in-the-ag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
https://www.oracle.com/news/announcement/blog/export-control-diffusion-confusion-2025-01-05/
https://openai.com/global-affairs/openais-economic-blueprint/
https://gizmodo.com/openai-calls-on-u-s-government-to-feed-its-data-into-ai-systems-2000549302
在 AI 大模型技術如洶湧浪潮席捲軟體開發領域的當下,變革與機遇交織,挑戰與突破共生。2025 年 4 月 10 – 12 日,QCon 全球軟體開發大會將在北京召開,以 “智慧融合,引領未來” 為年度主題,匯聚各領域的技術先行者以及創新實踐者,為行業發展撥雲見日。現在報名可以享受 8 折優惠,單張門票立省 1360 元,詳情可聯絡票務經理 18514549229 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