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田瑞穎
來源:科學網
據自然職場(Nature Careers)全球科學職業平臺數據顯示,隨著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科研經費和人員編制,美國科研人員開始尋求國外職業機會。
此前Nature新聞團隊的獨立調查發現,75%的美國受訪科研人員有意離開美國。Nature Careers的資料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趨勢。
該職業平臺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3月,美國科學家提交的國外職位申請量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32%。同時,瀏覽國外職位的美國使用者數量增長了35%。今年3月,隨著政府加大科研經費削減力度,職位瀏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8%。
就在3月,多項研究被迫中斷:超過200項用於艾滋病毒及艾滋病相關研究的聯邦撥款被突然終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對COVID-19研究的資助也被削減;聯邦政府削減了哥倫比亞大學4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這種情況是史無前例的。”談及渴望離開的美國科學家人數激增,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全球人才解決方案團隊負責人James Richards感慨道。
2025年1月至3月,美國科學家對鄰國加拿大職位的申請量比2024年同期增長41%。相比之下,加拿大研究人員對美國職位的申請量下降了13%。
化學工程師Valerie Niemann是眾多尋求國外發展的美國科學家之一。就在4月,她從斯坦福大學前往瑞士伯爾尼大學做博士後,“在美國,人們不知道自己的博士後能做到什麼時候。我們無法申請研究基金,因為不知道這些基金能持續多久。”
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統計學家Xiao Wu(音)近日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我的第一個NIH資助在獲得資金僅3個月後就被突然取消了。”雖然他目前沒有尋找其他工作,但對未來十分擔憂。
“沒有這些資助,我的職業穩定性和未來發展都受到了直接威脅。”在Xiao Wu看來,他們並不是“尋找其他就業機會”,“實際上,我們正在被趕出美國學術機構”。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神經科學家Michael Friedlander表示,聯邦政府最近的政策變化和經費削減加劇了研究生和博士後的焦慮,他們不僅擔憂自己的職業方向,“甚至問我,我應該繼續走這條路嗎?作為一名生物醫學科學家,我還有未來嗎?”
今年2月,美國國家博士後協會(NPA)調查發現,293名受訪者中有43%的人認為自己的職位受到威脅;35%的人表示自己的研究被迫推遲或處於危險中;9%的人表示他們在目前的工作中無法自由表達。

美國科學家對國際職位關注度顯著提升 圖源:Nature
在大批美國科學家開始向外尋求機會的同時,一些歐洲機構正採取各種措施吸引這些“出走”的人才。
3月初,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啟動“科學安全場所”計劃,從大學預算中撥出1500萬歐元,用於資助15名從事氣候、健康、環境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
該校發言人Clara Buf表示,該計劃面向的是因特朗普政府行動而被解僱、審查或無法工作的美國科研人員。
Clara Buf說,學校在收到298份申請後關閉了申請視窗。在處理完當前申請後,可能會重新開放申請視窗。這些申請人中,70%來自美國各領域的專家,預計今年將有20人從中選出。
“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是非常可怕的。”艾克斯-馬賽校長Éric Berton表示,“我們有責任盡己所能,向科學家們展示來自法國南部的一點光明。在這個被需要的地方,他們可以更自由地進行科研。”
Berton的呼籲似乎很有效果。今年3月,美國科研人員對歐洲職位的申請量同比增長32%,瀏覽量增長41%。同時,歐洲研究人員對美國機構的申請量下降了41%。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也收到了一些美籍科學家希望延長在德工作時間的請求。該機構發言人Christina Beck表示,亞洲國家科學家的申請也在增加,這可能是因為“科學家正在重新調整職業方向,他們喜歡歐洲而不是美國”。Beck補充說,“我們正在密切關注美國的情況,也非常關注那裡對學術自由和機構自治的侵犯。”
4月7日,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宣佈成立“馬克斯·普朗克跨大西洋計劃”,將與美國機構建立合作研究中心,為該學會84個研究所的初級研究員提供博士後職位和額外名額。此外,該計劃還將向一些無法繼續在美國工作的“傑出科學家”提供主任職位。

美國科研人員對國外職位申請量激增 圖源:Nature
從全球來看,整個國際就業市場活躍度攀升。2025年1月至3月,國外研究人員對Nature Careers網站上釋出的非美國工作崗位的瀏覽量和申請數量,比去年同期高出13%。
值得警惕的是,計劃從美國前往歐洲的研究人員,將面臨僧多粥少的尷尬境地。
歐洲大學協會在4月的一份報告中發出警告:多國公共經費削減和持續的全球政治局勢緊張,可能使歐洲的大學錯失這波人才紅利。歐盟去年GDP僅增長1%,而全球平均水平為3.2%。
歐洲-地中海經濟學家協會主席Rym Ayadi在公告中發出警告:“如果沒有可預測的資金、有競爭力的薪資和機構支援,歐洲潛在的優勢可能化為烏有,進而導致挫敗和人才浪費。”
除了歐洲,其他國家也在積極吸引美國科學家。專注於政治和政策領域報道的美國媒體Politico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來自中國的招聘人員一直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釋出針對美國科學家的廣告,鼓勵他們“來深圳”“來中國”追求職業發展和創業。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科學家對在Nature Careers上釋出的中國招聘廣告的瀏覽量及申請數量,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30%和20%。與此同時,他們對其他亞洲國家職業機會的瀏覽量和申請量分別增長了34%和39%。
倡導理性閱讀,離夢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