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圖源:pixabay.com
減肥大利空:脂肪細胞總記得“曾經圓過”
圖源:pixabay.com
當一個人體重增加時,體內儲存脂肪的細胞數量並不會改變,重量的增加主要來自於每個細胞都儲存了更多的脂肪。而當體重減輕時,這些細胞的體積也會變小。但是這個過程並非完全對等,很多減肥人士發現瘦下來很難,體重反彈卻非常輕鬆。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被診斷為肥胖的人和從未被診斷為肥胖的人的細胞在基因表達方面存在差異。小鼠實驗表明,即使經過了減肥治療甚至是手術,那些曾經胖過的小鼠的脂肪細胞似乎擁有“分子記憶”,它們總是抓住一切機會吸收營養快速生長,回到曾經的“圓滾滾”狀態,目前尚不清楚細胞的分子記憶能持續多久,推測它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65-7
一萬年前的北美原住民是最兇猛的獵殺者

藝術家對克洛維生活的再現。
圖源:埃裡克•卡爾森與考古學家本•波特和吉姆•查特斯合作
1968年在北美髮現了一個不到2歲嬰兒的頭骨,附近有很多石器和鹿角等遺蹟,研究顯示這個男孩出生於大約12800年前,是史前克洛維斯人的一員。透過分析男孩骨膠原中存在的碳和氮同位素確定,他的母親大約40%的飲食來自猛獁象肉, 其他常見的食物則包括麋鹿、野牛和一種現已滅絕的駱駝,而較小的動物和植物很少出現在選單上。更準確來說,這個男孩的飲食同位素“指紋”與食肉劍齒虎的特徵非常相似。新發現證明了克洛維斯人是專門的大型哺乳動物獵手,也是導致北美巨型動物滅絕的因素之一。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r3814?utm_source=sfmc&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ScienceAdviser&utm_content=distillation&et_rid=1018944675&et_cid=5453279
被小鹿啃咬的橡樹更有可能熬過乾旱

圖源:Nature Picture Library/Alamy
對橡樹來說,鹿肯定不算好朋友:這種動物特別喜歡啃食橡樹的葉子,甚至是樹皮,有些時候甚至會把比較小的橡樹啃光。但是生物學家驚奇的發現,這種過度索取的行為有時候會為橡樹提供幫助:被啃咬過的小橡樹更可能熬過乾旱季節。在實驗室內,研究人員在不同的供水條件下,模仿了鹿的覓食過程,剪下橡樹幼苗的葉子進行觀察。
結果顯示:當幼小的橡樹遭遇水分不足時,那些葉子被剪掉的橡樹比那些葉子正常生長的橡樹更能存活下來,也長得更強壯。這是因為樹葉會透過蒸騰作用向空氣中流失大量水分。老橡樹的根部可以扎得更深從而獲得水分,但年輕的橡樹沒有這個條件,因此樹葉減少意味著水分流失更少,存活機率更高。

參考文獻:
https://academic.oup.com/aob/advance-article/doi/10.1093/aob/mcae178/7816299?et_rid=1018944675&et_cid=5461177
你的大腦衰老得有多快?血液中的蛋白質提供了線索

磁共振成像掃描顯示 25 歲(左)和 74 歲(右)的大腦。
圖源:Zephyr/Science Photo Library
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發表於《自然衰老》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從 10000 多人的掃描結果中估算“大腦年齡”。透過對比數千張掃描結果以及血液樣本,發現八種蛋白質與大腦快速衰老有關,五種蛋白質與大腦衰老較慢有關。這 13 種蛋白質似乎與大腦年齡差距較大,其中一些已知與運動、認知和心理健康有關。一種關鍵蛋白質是短蛋白聚糖 (BCAN),它有助於形成和維持細胞周圍的分子網路,並參與學習和記憶。BCAN 水平較高與大腦衰老較慢有關。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腦細胞表達的 BCAN 也比健康人的腦細胞少。

人老心不老是一種養生之道。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4-04055-0
點選下方知社人才廣場,檢視最新學術招聘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絡授權請看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