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寇才能自重,寇沒了,令箭不得交回朝廷嘛?“反詐”差役也好,“清史”學閥也罷,手上的活,那是萬萬不能一步到位幹好的。
回頭看看今天的市場,大概也是如此吧。

終於可以留言評論啦,歡迎大家向筆者拍磚
大概誰也不會想到,這假期剛結束,大勢的進度似乎也有點超前。

眾所周知的原因,這東西沒法細說,細說了也發不出來,這裡講兩個小故事。
10月6號,有人在昆明機場出境
出關的時候,碰到一排反電詐的各省桌子,被指引到所屬的湖南省處去“報備”。聊了幾句之後,警察就把人拉到了僻靜的拐角通道,稱國慶期間出行都要報備,沒有報備不能出境。

被攔的乘客不明就裡:“(他)說這個事情處理起來也簡單,我給我們領導打個電話,把你護照發過去,相當於你在我這裡報備了,前提就是給我們領導買包煙,100元。當時怕耽誤出境時間就給了。”

事後發現,攔路要煙錢的警察,在這個國慶期間,已經攔了不少人,金額從100到400不等。甚至有人說從四月份就碰到了攔路要煙錢的事情。

事情發酵之後,處理倒是非常雷厲。藍底白字情況通報很快澄清:報備和費用都是個人行為,涉事警察已經被停職調查。

財政收入黃燈之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情況必然越來越多,但能囂張到100塊錢也不不放過的,的確也是讓人瞠目結舌。
討要100塊煙錢的小衙役當然很容易被拿下,可藉著如同“反詐”這樣的雞毛當令箭的,可不止這小衙役。

彼得格魯克曾經說過,公司的冗員,並非單純是造成一點工資損失那麼簡單。冗員們當然也要透過彰顯自己的價值,來保證自己的職位,所以他們就會拿著雞毛各種“折騰”,透過“折騰”拿到權力和利益,這種折騰造成的效率下降和決策損失,比冗員的工資更高十倍。

這玩意是人性,跟素質沒關係,差役們如此,高階知識分子也如此,甚至比差役吃相更難看,比如總是修不出來的清史就是如此。
咱們國家向來有後一朝給前一朝修史書的傳統。可新中國已經75年了,清史到現在還沒定版,到現在還是“清史稿”

如果你問史學家,清史為什麼這麼難產,他們會告訴你很多理由,什麼史料繁巨,3500萬字,不光漢語史料,還有滿蒙藏維多種史料,對應需要的時間也就非常長;什麼史觀需要創新,否則解決不了唯物史觀和民族史觀的衝突問題(滿族作為少數民族,以漢族視角來修史,不但民族團結有影響,一些邊疆省份合法性也受到衝擊;不以漢族視角來修史,滿清很多問題難以公正的講清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正統性也有問題);什麼要創新二十四史“本紀”體例,搞創新通史編法;反正各種難各種艱,當年清朝修明史用了一百年,咱們2002年8月立項的清史編纂,這才二十年,不用著急。

可事實上呢?
清史立項二十多年,國家投入的經費巨大。作為原本預算稀少的文科和文科中都算是預算稀缺的歷史,這麼一個巨大的專案,幾乎養活了兩代歷史學人,老師們吃肉,碩士生博士生跟著喝湯。許多大專家,靠著這清史專案,換房子換車換老婆,他們怎麼捨得把清史搞定,專案結題,把這個搖錢樹丟掉?
經費充足,人員充足,反倒專案慢起來了,百萬漕工衣食所繫,反倒漕運通暢快慢沒人在乎了。
養寇才能自重,寇沒了,大權不得交回朝廷嘛?“反詐”差役也好,“清史”學閥也罷,手上的活,那是萬萬不能一步到位幹好的。
回頭看看今天的市場,大概也是如此吧。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摸魚學教授美第奇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