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唬人的職位,坑了多少應屆生

圖片/CEOBIZ
來源:網易數獨
“金九銀十”的秋招已經落下帷幕,或許只有特朗普收到了令人心動的 offer。
批量出廠的畢業生短期滯銷,也多了一絲平靜的瘋感,有的在被大廠拒了之後要求全家停用某音,使用精神勝利法小發雷霆;有的已經開始備考“本升專”,企圖趕上青海搖秋招。
找份好工作並不容易,但成為畢業生心中的好工作,難度並不大。憑藉著“Boss 御林軍”“快消領域黃埔軍校”的名頭和年入百萬的宣傳,管培生的含金量旱地拔蔥,出任 CEO、走上人生巔峰彷彿就在拿到 offer 的下一秒。
“金飯碗”管培生,真有那麼香?校招上五花八門的管培生,是真的如假包換、童叟無欺,還是企業掛羊頭賣狗肉、大發管培財?
“爛大街”的管培生,沒那麼好上岸
經常找工作的人都知道,秋招的門道有多深。不少人每天兩眼一睜就是做測評,填個網申被調查祖宗三代,投遞的簡歷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放進深度堪比馬裡亞納海溝的人才池。
重重打擊之下,當你再次點開招聘軟體,看到五步一個管培生,十步一個儲備幹部,職位描述得既有前景又有錢景,在火速點選投遞按鈕之後,也難免心生疑惑:這是個什麼崗位?
管培生,即管理培訓生,是企業自主培養的管理儲備人才,企業通常招聘大學應屆畢業生,讓其在不同部門輪崗鍛鍊後再安排崗位 [1]。
在 2000 年左右,以寶潔為代表的大型跨國快消集團帶動了這一概念在國內的興起 [2],也讓高管捷徑成為了當時管培生的代名詞。2014 年劉強東在《融資中國》的採訪裡表明“最滿意的是管培生計劃” [3],更讓晉升飛快的京東管培生“神話”傳遍大街小巷,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報道,相比同職級的普通員工,京東管培生平均年輕 4-5 歲 [4]。
作為舶來品的管培生在國內沒有水土不服,反倒風生水起。以一線城市和部分新一線城市為例,我們統計了智聯招聘上關於管培生的招聘資訊後發現,在今年,上到萬人大廠,下至不足 20 人的小公司,都在招聘管培生。
從行業型別上看,雖然地產管培生被調侃為“時代的眼淚”,但在招聘需求裡仍然佔據大頭,網際網路、零售與金融行業的招聘需求佔比也均超過 10%。
管培生招聘遍地開花,甚至都有點“通貨膨脹”,從總助到銷售,再到地鐵安檢、養殖生產,“管培生”入選企業招聘年度熱詞指日可待:
崗位名是花裡胡哨的,職位描述是不知道在幹啥的,以前只在娛樂圈的“分豬肉”獎上見過這種命名,原來就業市場也愛玩這套。
管培生看似“爛大街”,但想上岸,也不是有手就行。其中的第一道坎,就是硬性的學歷文憑。
中智集團的《2024 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藍皮書》顯示,在設立管培生招聘計劃的企業中,超過半數要求管培生畢業於 985 高校,對管培生畢業院校不作要求的企業最少,佔比 22%。
再往後,還有不得不“為 I 做 E”的性格測試、奧數競賽般的筆試題、含清北量極高的小組面,壓力拉滿的高管面……幾輪下來,面經都能編成百科全書,甚至有網友發問:“最後招了嗎”。
神仙打架之下,要想從中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本就自帶光環的管培生,就這樣被捧上了更高的神壇。
寫作“管培生”,讀作“打雜工”
一個崗位如果叫“銷售”,畢業生可能不會多瞧一眼,但如果叫“銷售管培生”,含金量至少還能上三個臺階。
“管培生”三字的魔力可見一斑,即便競爭激烈,依舊有無數高學歷人才趨之若鶩,只為捧上這個職場金飯碗。
據前程無憂的《2023 校園招聘白皮書》,無論學歷在本科還是博士,管培生都是 2023 屆畢業生求職的熱門選擇,尤其是本科生,希望成為管培生的人數佔比為 24.4%,僅次於技術支援類崗位。
身為洋貨,管培生對海歸的吸引力也不小,領英的《2024 中國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顯示,33% 的留學生回國後首選的求職崗位是管培生 [5]。
只不過,銜著大餅出生的管培生,成為餅的可能性並不小,不少人過五關斬六將,到手的是令人心寒的 offer。
我們統計了社交平臺上關於管培生的討論後發現,真實的管培生日常,是打雜、加班、被捧殺,吃得苦中苦,方為管培生。
管培生們拿到 offer 時暢想自己是福布斯富豪榜預備役,站在繁華 CBD 的落地窗前,洽談幾個億的生意,入職了才發現自己是底層廉價勞動力、企業降本增效的利器。
表面的光鮮亮麗,終結在輪崗日復一日的手藝活裡——櫃檯“坐牢”、倉庫揀貨、擇菜殺魚、推銷信用卡、商場疊衣服、拖地洗廁所,說是一線業務,其實別名帶貨:
培了一圈,培成了一名銷售,每個管培生都有莫名其妙的未來。
莫名其妙的還有縮水的薪資,據韋萊韜悅的《韋萊韜悅人力資源管理季刊(2022 年冬季刊)》,本科學歷的管培生薪酬為 8600 元 [6],中智的《2024 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藍皮書》也顯示,62% 的企業給到 2024 屆管培生的起薪與應屆生一樣 [7],宣傳的“月入過萬”“重金招聘”,和相親資料的身高一樣貨不對板。
拿著毫無錢張力的工資,在不同業務部門裡短暫輪轉,為了快速上手就只能瘋狂加班,但在很多部門看來,管培生不是“自己人”,是短期的打雜工,只管不培,最為省心。
遠離核心的管培生,成長聊勝於無,要是遇上擅長 PUA 的導師,再輪崗到身處郊區的部門,苦日子更是望不到頭。
大部分看似光環滿身的管培生其實沒有所謂的神話,你以為的管培生是進入管理人才搖籃、培訓直升高層、走上人生巔峰,但實際上:
對於企業來說,管培生的意思是——好管理、好賠償、好放生。
管培生,十有八九都是坑
管培生的飯碗,看著是 24K 純金,實則是鍍金,撕開外表光環,大機率開出破銅爛鐵。更有企業披著管培生外衣招聘廉價打雜工,管培生表面在北京上班,幹活之後感覺自己“身在緬北”。
常常與“暴雷”二字同頻出現,畢業生們一茬茬受騙,管培生的坑多到寸步難行。網友們將其封為“校招最大殺豬盤”,甚至覆盤出了避雷攻略,第一條就是——“遇到中小公司,快跑”。
畢竟,培養一名高層的人力財力成本都十分昂貴 [8]。早在 2007 年,《中國人力資源開發》上的一篇論文就指出,滙豐銀行管培生在 39 個月的培訓過程中,平均每位至少需要花費 100 萬港幣 [9]。
沒有足夠實力的中小企業入局,首先撐不起的就是培養計劃,要麼乾脆沒有,要麼華而不實、滿滿 AI 味。
捱過培訓,幸運的人分到合適的崗位,但企業規模本就不大,要是沒有多餘的管理崗,想晉升只能“排隊等叫號”;不幸的人分到邊緣業務部,就可能化身小透明,淪為“裁員”廣進的炮灰。
不過,就算在大企業,管培生也不好當了。和碩博留子競爭,面臨殘酷的淘汰只是第一關。
傳統培養體系下,培養中層管理人員起碼要 5-6 年 [10],管培生要在 1-3 年內速成,業績考核超級加倍,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淪為職場牛馬,簡直避無可避。
更難避免的,是大企業自身在走下坡路,而免死金牌卻不是人人都有:
在企業困難時,不創造價值的管培生就會進入裁員的第一梯隊。
管培生就像一座圍城,很多人擠破頭進來,卻又加速離開,即便代價是珍貴的應屆生身份。
據中智的《2024 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藍皮書》,2024 屆畢業生試用期轉正留存率在 90% 以上的企業佔比 75%,而管培生留用比例在 90% 以上的企業佔比不到兩成 [7],換句話說,相比試用期轉正的畢業生,管培生最終留在企業的機率明顯更低。
即使留用了,管培生不是“卷生卷死”後被最佳化,就是面臨沒崗可晉的尷尬,晉升機會遠不如想象的多。企業的管培生晉升比例集中在 11%-30% 之間,晉升比過半的企業僅佔 14%,“直通高管”更像一場淋漓盡致的職場詐騙。
招聘廣告鋪天蓋地,成功故事越來越少,淪為耗材的管培生越來越多。
但對於更多在秋招顆粒無收的畢業生來說,比上班打雜更痛苦的是無班可上,不管崗位是餡餅還是陷阱,先把 offer 拿到手再說。
參考文獻:
[1] 姚綠冬. (2023). 先備後用:管理人才培養之策. 人力資源, (19), 44-46.
[2] 韓哲熙. (2024). “變味”的管培生專案. 第一財經YiMagazine. Retrieved 2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O-EYGWBl9XhtbP_6eFkzgA.
[3] 祝劍禾. (2014). 【人物】“獨裁者”劉強東:又要錢又要權,最滿意管培生計劃. 融中財經. Retrieved 2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km6-iomsvKMYrlT37t85Kw.
[4] 王雨佳. (2016). 深度 | “劉校長”的幹部制度:神秘的京東管培生.  中國企業家雜誌. Retrieved 21 December 2024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Uwk1c2gWVMszwTQwwIMdEg.
[5] 領英. (2024). 2024中國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
[6] 韋萊韜悅. (2022). 韋萊韜悅人力資源管理季刊(2022 年冬季刊).
[7] 中智集團. (2024). 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藍皮書.
[8] 閆濤. (2010). 論管理培訓生制度的完善——以M公司為例. 企業經濟, (10), 70-72.
[9] 王平, & 陳麗英. (2007). 企業如何實施管理培訓生計劃——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為例.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1), 77-80.
[10] 張芳, & 余文花. (2005). 近看管理培訓生制度. 當代經理人, (5), 117-118.
– END –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