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個孩子(7個女孩,1個男孩)的身體狀況如下:
艾滋病毒陽性:1人
重型地中海貧血症:2人
唇顎裂:1人
腦癱:1人
乙肝病毒陽性:1人
焦慮症:1人
收養過程隨即停止。當時沒有人認為攜帶這種病毒的孩子會被領養。



艾莉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芭蕾舞演員,當她穿著足尖鞋跳舞時,就好像她在漂浮一樣,令人著迷。她可以在舞蹈中忘記煩惱。

她剛剛被領養時非常害羞和不合群,自信心非常弱。她現在非常外向,有很多朋友。
今年,艾莉被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 (UAB) 錄取,而且獲得了四年4.4萬美元的獎學金。這所大學對於本州學生的學費是一年1.1萬美元。 也就意味著,艾莉大學四年的學費是全免的。這是一個極高的榮譽。
艾莉進入的是榮譽課程計劃,主修生物學。她的職業目標是成為一名急診室醫生。
除了繁忙的學業,艾莉還在一家舞蹈用品店打工。她還參加了大學裡的越南舞蹈團。
這個從出生就被遺棄的艾滋病女孩,經過家人和自己的共同努力,已經成長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大學生。

2、美麗,來自心願單10 號家庭Mandi Yager家。(他們住在印第安納州,領養了14個孩子,其中11個來自中國)
2008年,Mandi在南京領養了一個兩歲的小女孩,並給她起名為Mylee (美麗)。

根據病歷,Mylee患有畸形足,她的膝蓋和腳踝根本無法彎曲。她彎著腰,用手在地上爬,幫助“行走”。

Mandi把Mylee帶回家後幾周內,就開始了艱難的治療。從那以後,15年裡,各種治療沒有停止過。Mylee被確診為多關節攣縮症 (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 AMC),這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先天性疾病。她的肌肉關節囊以及韌帶纖維化使得她的踝關節和膝關節僵直,無法彎曲。
每年她要經受1到2次手術。十幾年下來,手術的次數不止20次。
由於這些手術,Mylee每天都承受著難以想象的疼痛,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真正幫助她。因為無法長久站立,她不得不辭去一份在花卉部打工的工作。與朋友或教會團體外出活動時,她經常跟不上節奏,落在後面。因為體能有限,她也錯過了很多機會。

(拆石膏 – 好勇敢的小姑娘)
去年,當Mylee17歲的時候,經過醫生、父母和她本人的反覆討論,Mylee決定截肢。做出這個決定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已經被病痛折磨了整整十七年的她,還是跨出了這一步。
2023年8月29日,Mylee做了截肢手術。術後她經歷了難以忍受的疼痛,但是她以驚人的毅力挺了過來。

Mylee儘管自己身有殘疾,依然充滿愛心。她每週五都會去市中心為無家可歸者提供食物和為他們服務。
Mylee今年進入鮑爾州立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主修教育,輔修西班牙語,希望成為一名西班牙教師。她還準備選修中文。由於安上假肢不久,她的創面承重能力還需磨練,還要面對持續性殘肢疼痛和皮膚感染。
相信這個堅強的女孩一定會越來越好。
3、卡米,來自心願單16號家庭Cathy Worrell家。(他們住在密蘇里州,從中國領養了4個孩子)
Cathy和丈夫住在密蘇里州,從中國領養了四個殘疾孩子。


Camie (卡米)出生於2006年1月,患有唇顎裂,2007 年 5 月 8 日被Worrell夫婦從昆明領養。她是他們第一個領養的孩子,也是他們的第一個女兒。


17年來,卡米已經做了 4 次手術來修復她的嘴唇和顎部。今年她又做了一個非常複雜的下巴手術來幫助她的牙齒排列。

卡米在父母的關愛中長大,她熱愛音樂,學習了許多樂器,包括長笛、小提琴、薩克斯風和鋼琴。她不僅有堅定的信心,也極具同情心,總是想給別人提供幫助。

卡米從小就崇拜父親,希望像父親一樣,成為一位機械工程師。雖然父親已經於三年前去世,卡米依然決定追求自己的夢想。她今年考入密蘇里科技大學,專業方向就是機械工程!
4、瑪迪,來自心願單38號家庭Lisa Murphy家。(他們住在弗羅里達州,從中國領養了5個孩子)
2006年8月,Murphy夫婦第一次去中國,從甘肅武威福利院帶回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Madi。那時她剛剛一歲。

當瑪迪4歲的時候,他們一起去中國南昌領養了一個兩歲的小男孩丹尼爾。
丹尼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必須進行開胸手術。手術後不久,他因為併發症去世。Murphy夫婦創辦了非盈利組織“Open Hearts for Orphans”,主要服務於世界各地的孤兒和棄嬰,來紀念丹尼爾。
瑪迪有學習障礙 (測試焦慮),但她為她得到的每一個認可而戰,充滿了行動力。
她高中畢業時贏得了著名的校長獎,要知道她們這一屆有近 700 個孩子,只有她得到這份殊榮。

鑑於瑪迪出色的領導才能,以及豐富的課外活動和工作經驗,老牌名校密歇根大學錄取了她。
她計劃在那裡學習媒體與傳播專業,輔修創業學。

5、萌,來自心願單43號家庭Ann McKinney家。(他們家住在伊利諾斯州,領養了15個孩子,其中5個來自中國)
Meng,常萌煙, 2005年3月8日出生於湖南省常德市。她患有乙型地中海型貧血,這種病導致她的身體產生的血細胞無法攜帶氧氣,幾乎每兩三個星期就需要進行輸血治療。大多數患有β地中海貧血的孩子由於缺乏適當的護理或治療,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四歲那年她被美國夫婦Dale和Ann McKinney領養,來到了美國,並首次體驗到了擁有家庭的感覺。她被歡迎進入了一個大家庭,因為McKinney家有17個孩子(15個是收養的孩子),其中包括好幾個有血液病和特殊醫療需求的孩子。

萌聰明好學,喜歡打籃球和長跑。但是,常年輸血和服用去鐵的藥物,對她的身體造成了持續性的傷害。到她18歲時,已經接受了大約400次輸血。她甚至成為醫院的宣傳畫女孩。

2023年,萌加入一個醫學臨床實驗,使用基因編輯來進行幹細胞移植。整個過程前後花費了好幾個月,萌也吃了很多苦。不過,如今她已經痊癒。她已經有近一年沒有輸血了!
萌一直是一位優秀的學生。儘管她因為做移植手術和化療而耽誤了好幾個月的課程,她依然以年級第一名的身份畢業,並且在高中畢業典禮上發言。


6、勞倫和米婭,來自心願單95號家庭Robin Magana家。(他們住在密蘇里州,領養了六個中國孩子)
Magans夫婦1996年在江蘇領養了一個女孩。2005年春天,這個女孩已經九歲,他們又開始了從中國領養的程序。18個月後,2006年10月,他們去了重慶秀山,又有了一個美麗的女兒,取名勞倫。

勞倫被領養時只有11個月,有著甜美的笑容。她當時被診斷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勞倫一直有很強的好奇心、樂於助人,而且成績優異,始終是全A的學生。她喜歡打鼓和吹小號,對電子產品充滿熱情。

從小到大,她的智慧超越她的年齡,而且給與了弟弟妹妹很多幫助。
今年勞倫進入了密蘇里科技大學就讀,主修計算機科學。她非常勤奮,參加了勤工儉學來幫助支付學費。

2007年的聖誕夜, 是勞倫被收養的一年後,媽媽Robin開啟電腦,看到一條訊息:“Nan Nan急需一個聖誕奇蹟”。她第一眼看到Nan Nan的時候,心裡就明白她是自己的女兒。但當時他們的銀行賬戶裡的錢已經因為過去的領養而耗盡了。
當時Robin剛剛收到一臺縫紉機作為生日禮物。當需要為領養Nan Nan籌集資金的訊息傳開之後,她收到了上百個衣服的訂單。Robin開始一週七天縫紉來籌集領養費用。她把這趟領養之旅取名為“希望的紅針線”。
他們郵箱裡開始塞滿素未謀面的人的捐款。15個月之後,在山西太原,這個美麗的3歲女孩Nan Nan被他們抱入懷裡,取名Mia Hope(米婭)。她僅僅比勞倫小5個月。
回家後,醫生告之米婭大腦右側的二條主動脈有動脈瘤。她被診斷出患有癲癇和腦癱,這影響了她身體左側的活動能力。
米婭面對逆境時非常堅強和有韌性,她熱愛學習,成績出色。

米婭對幫助他人充滿熱情,並且只要有機會就喜歡做志願者。她參加了一個青年團體,在那裡與他人分享她戰勝腦癱的故事。
今年高中畢業時,米婭是5名獲得特殊教育基金會John Cary獎學金的學生之一,非常令人驕傲。

如今米婭進入了密蘇里州立大學,專業是護理。

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姐妹,今年都高中畢業,成為了大學生。
7、甘納,來自心願單99號家庭Kari Miles家。(他們住在密歇根州,領養了兩個中國孩子)
2015年7月,美國密歇根州的Miles夫婦準備在中國領養孩子。他們在臉書上看到了一箇中國男孩甜美的臉。這個男孩患有地中海貧血。

這個男孩當時11歲,因為患病,身體狀況不太好。為了能夠儘快把他接來美國治病,Miles夫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花了大量的精力準備各種材料並且推進領養程式。按正常程式,領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Miles夫婦僅僅花了五個月。
2015年的聖誕節,Miles夫婦帶著兩個兒子來到中國,見到了男孩,並取名Gunner(甘納)。

他們一起回到了美國,受到了家人和朋友在機場的熱烈歡迎。
接下來的日子並不輕鬆。11歲的甘納漸漸意識到自己被領養的這個事實。他之前在福利院多年,只能依靠自己和直覺,不覺得需要家人。對於家人的溝通,他選擇搪塞和無視。於是,一家人漫長的磨合開始了。好在情況一路好轉,甘納逐漸融入了這個家庭。

2023年3月,甘納參加了醫學臨床試驗,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手術和化療。像萌一樣,他的手術也非常成功。從那時起,直到今天,他已經有19個月沒有輸血了!

甘納和萌雖然不在一個州,但是共同的治療經歷讓他們成為好朋友。今年五月,甘納還特意來參加了萌的畢業舞會。兩個人還被評為“最可愛的一對”。

在化療和移植後的漫長康復期中,甘納不僅保持了學習進度,還幾乎獲得了全A成績。他的努力和堅持,令人欽佩。
現在,他已經進入Saginaw Valley州立大學,他的專業方向是機械工程。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工程師。

這就是今年獲得“賽富啟程獎學金”所有孩子的故事。
他們的故事充滿了愛、信仰與奇蹟。
這四年來,心願單專案和星之村幫助了100多個領養家庭,給他們購買禮物和生活用品,提供緊急救援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困難。
而以獎學金的形式來關注被領養孩子的學業和教育,這是第一次。
希望有更多的個人、團體和企業,像賽富基金一樣參與到這個領域中來,給這些孩子的發展助一臂之力。
獎學金可以多種多樣,比如給家庭比較困難的孩子,提供need base的獎學金;比如給某些需要特殊職業教育的孩子,提供專項獎學金。
如果您有這方面的願望,可以給星之村捐款。
星之村是於2022年註冊成立的非盈利機構,致力於成為連線美國領養家庭和華人社群的橋樑,分享資源、文化和信仰,特別關注有特殊需求的兒童。
您可以透過PayPal、Zelle或Venmo向星之村捐款,電郵地址為:[email protected](收款人Angela Yeo)。請註明Scholarship。
人民幣捐款,請加微信ClydeXi。
星之村是501(c)(3)機構,所有捐款均可抵稅。
希望越來越多被領養的孩子,可以綻放出生命的光芒。
前文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