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不同,但誰都沒錯
| 第4360期
Park Hye 作品
▾ 點選收聽▾

各自
作者:張偉鋒
為你讀詩:周美君 | 演員
在昔歸山中,大吼
時空沒有破裂。在植物之前
說出人類的真諦
植物沒有回應
我看見的
事物的本來面目。之前有洞穿者
現在也有,以後也會如此
但,這就像顏色不同的河流
即便交匯在一起
也很難化為一條整體的河
——我們很好地保持著己見
——我們有時敲開別人的門
只講不著邊際的閒話,不說需要思索的言語
選自《空山寂》,作家出版社
-關於作者-
張偉鋒,筆名土木,佤族,1986年生於雲南省臨滄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風吹過原野》《遷徙之辭》《時光漂流》《山水引》《空山寂》。榮獲第三屆中國“劉伯溫詩歌獎”、2014年“滇西文學獎”。

﹀
﹀
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我們沒必要互相理解。
——劉慈欣
看到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偶爾走在一起/以為是同一條路/離開時/我們說那是分道揚鑣/但其實我們/本來就在不同的路上。”(宋尚緯《錯認》)
每條路上都有不同的風景,一路所見所聞也決定了行路人的所感所思。
看慣繁花盛開的人只當露水沾衣是偶然,而不懂一路淋雨者緣何臉上總掛著狼狽;行船飄洋過海的人提起兇險離不開驚濤駭浪,徒步翻山越嶺的人則因回想懸崖絕壁而心有餘悸。

“每個人無疑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識內”(叔本華),儘管我們嘗試著相互理解,可窮盡所有言語,解釋出的往往都是自身。
人生南北多歧路。成長環境、教育背景、工作閱歷、情感經驗……每一段生命旅程的差異,都賦予我們對世界和生活不同的看法。雖然彼此相異,但並不意味著絕對的是非之分。
無論幸福還是不幸,就算許多事物本質相似,落到我們各自的感受裡也不盡一致。

Park Hye 作品
“這就像顏色不同的河流/即便交匯在一起/也很難化為一條整體的河。”(張偉鋒)所以不必奢求將他者的見解與自己的看法統一,花有花語,樹有樹言,我們在同一片天空下,互不干擾地享受陽光雨露就很好。
許多客觀都是主觀,所謂意見亦是偏見,自己的路終歸還是需要自己摸索著前行。“永遠不會有人理解你,認識到這點就是自由。”(拜倫·凱蒂)
如果感到寂寞,敲敲臨近者的門,說些閒話,知道對方願意陪伴在旁即可,然後允許彼此專心於各自的生活,一如黑塞所寫:“我們說得夠多了,我去做我的事,你也做你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