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省錢秘籍:把“二手”玩兒明白就夠了!

2024年接近尾聲,各大平臺都推出了年度報告,明明白白告訴你“錢都去哪兒了”。但你心中一定也有自己的價值排序,知道今年花得最值的一筆錢是什麼。        
00後小文迷上比自己年齡還大的膠片相機,在二手平臺入手了一臺,還用它記錄了畢業典禮,留住難忘的人生瞬間。青青和小軍即將舉行婚禮,秉承“該省省該花花”的原則,他們在網上淘了二手擺件和花束,99新,卻比新品便宜了不止一半。換了新工作的Sam買了一套大牌商務西裝,雖然是二手商品,但衣服的成色和水洗標都很新。
高性價比和綠色迴圈的理念,讓“二手產品”成為2024年消費的關鍵詞。買東西前先看看二手市場,會發現幾乎全新的產品也有機會折價到手。近日,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起二手產品消費調研,並回收了1000份調查問卷。讓我們來看看,年輕人如何透過買二手,過上低成本高品質的生活?
年輕人的“二手理論”,要低價也要品質
過去國人對二手產品的接受度並不高,很多人會擔心商品來源不明,質量難以得到保障。但隨著二手交易市場的發展,行業標準不斷完善,年輕人的觀念開始發生變化,買二手不只是為了省錢,還是自己選擇的一種潮流生活方式。
從調研資料綜合來看,買二手的人群集中在本科學歷及以上、省會或新一線城市、月薪一萬元以下,年齡為26-35歲。70.6%的人表示今年購買二手產品的頻次增加了,近五成的人購買二手產品的頻次在3次以上,不少人把逛二手平臺當作平時的興趣愛好,甚至在購物節期間也會將折扣新品與二手產品比價。
不是新品買不起,而是二手更有價效比。年輕人將買二手比作與商品的“智性戀”,不會因為衝動上頭而消費,反而還要挑選大半天,確定商品的價格、功能、外觀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才能下手。   
“只買對的,不買貴的,二手也能淘到好東西”,年輕人在二手市場仍然保持理智的消費態度,畢竟買二手並不意味著降低生活品質,而是更注重商品本身的價值。調研資料顯示,44.1%的人追求有品質的二手生活,還有36.3%的人希望透過二手撿漏特殊產品,如收藏品、絕版書籍等。
當然,精明是一種美德,“薅羊毛”是種執念。今年,有21.3%的人買二手省了1000-2000元,甚至有6.2%的“省錢大師”總共省了5000元以上。當你達到“看到正價就難受,連27塊的資料線都要力爭讓老闆白送”的境界,那離“薅出一套房”就不遠了。
鼕鼕今年搬了新房子,在挑二手傢俱和家電上花了不少心思。她用250元買到了源氏木語2000元的木櫃,再花400元買了50寸的小米電視,配上二手淘來的switch和健身環,體驗感拉滿。下一步,鼕鼕還計劃添置一個咖啡機,她查了二手平臺,原價四五千的德龍咖啡機只用幾百元。“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即使預算有限,打工人也努力營造居家生活的鬆弛感。
對於時尚博主鬆餅來說,淘二手單品對個人審美的要求更高,有些經典款本就無所謂過不過時,反而經過時間的沉澱,衣物和首飾更有“洗盡鉛華”的美感。今年明星二手集市的爆火也證明了年輕人時尚和消費理念的改變。
長輩們對年輕人買二手的行為也十分認可。從調研結果來看,67%的人表示身邊的長輩會點贊這種做法。在這一刻,勤儉節約的教育形成了閉環。    
男愛數碼,女戀書香,二手獵奇新時尚
二手平臺滿足了年輕人追“新”和嚐鮮的心理。數碼產品的更新頻率高,貶值的速度也更快,買二手省下的錢可以經常性換新;美妝護膚品的單價高,花大價錢買了正裝可能還不適用于敏感肌,二手平臺“蹲小樣”是更好的選擇。調研資料顯示,使用者在二手平臺最常購買的產品是手機數碼,佔比達60.1%,其次是書籍音像、傢俱家居、家電影音和美妝護膚。   
這不僅與不同品類的二手摺扣價有關,也與人群的偏好息息相關。從性別來看,男性更喜歡買數碼、家電、書籍,女性則集中在數碼、書籍、美妝護膚。   
“悅己”不僅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還體現在二手產品的消費習慣裡。根據京東旗下拍拍二手自營資料,2024年二手產品一級品類使用者數Top5,分別是美妝護膚、個人護理、手機通訊、數碼和家清紙品。其中,個人護理和美妝護膚銷售量分別同比增長了3.9倍和3.4倍。
有網友表示,買二手產品有及時行樂的意味,“買房買車遙遙無期,不如先花點小錢獎勵自己”。拍拍二手自營銷售資料顯示,各類高客單價產品的交易量有所增長,客單價1萬元以上的產品銷售同比增長超過300%,如奢侈品包包、高階手錶、高爾夫球套杆等等。可見,大家透過二手下單嘗試更貴的高階產品,不僅折扣下來省的更多,而且還能獲得不一樣的體驗。 
還有人買二手只為獵奇,追求新鮮的體驗。今年在拍拍二手自營上,假髮、成人紙尿褲、貓狗餵食器、包餃子器等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00%。   
今年夏天,樂迷小武為了夜排音樂節,提前在二手平臺上買了成人紙尿褲。小武本來只是出於好奇心理購買,沒想到紙尿褲真的在關鍵時候派上了用場。她從凌晨三點一直呆到晚上十點,期間沒有因為上廁所錯過心愛樂隊的演出。
二手似寶藏,套路也不勝防
在不少人看來,二手市場有點像古玩市場,犄角旮旯裡可能藏著寶藏,但套路也防不勝防。
一些職業商家,把自己包裝成個人,釋出超低價格商品,透過“免費送”“想要私聊”等字眼來吸引買家關注,甚至賣假貨實施詐騙。也因此,有很多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吐槽:C2C淘二手,純靠運氣,挖寶和踩坑的機率一樣高。
從調研資料來看,商品的品質問題(49.1%)、售後服務無保障(45.3%)、退貨退款難(35.2%),是受訪者遇到的最多的三類問題。    
初入職場的齊楠,前陣子為了佈置出租屋,從網上淘回來一臺投影儀,結果用了兩週就罷工了。再去找賣家時,對方卻回覆“二手商品不退不換”,退款遭到拒絕。
數碼產品的二手市場水更深。攝影師林凡表示,自己買的二手iPhone16,賣家標9成新,實際到手發現貨不對板,最多隻有7成新,使用三個月後頻繁閃退,找賣家也沒人理,售後也沒有,“終究還是錯付了,花錢買教訓。”
有人形容買二手就像拆盲盒,結果“隨機”才刺激。其實,在大多數消費者心裡,買二手更需要“安全感”和“品質感”。從資料來看,有47.3%的人期望買9成新的二手產品,更有30.7%的人偏愛99新。
不過,關於99新的標準卻很難說清。旺旺曾在二手平臺買過99新的眼影,本以為只是拆了個包裝的99新,後來收到貨發現眼影有一點使用痕跡,賣家還振振有詞“用了1%,所以是99新啊”,這種說辭實在讓旺旺不能接受。
為了不踩坑,消費者往往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仔細對比,慎重判斷。調研資料顯示,67.8%的人關注商品的成色、品相等外觀情況;56%的人重視官方正品保證;55%的人則關心原購買渠道及相應憑證。
現在又到了年終歲尾,囤貨的時刻。年輕人既想省錢,又不願在品質上妥協,更懶得“做功課”,只想輕鬆選購大牌正品好物,京東旗下拍拍二手自營,正在被年輕人“鎖定”。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二手”,京東旗下拍拍二手自營商品是大牌正規軍。貨品來自全站各種京東自營旗艦店7天無理由退貨,或者倉儲/運輸破損的微瑕類,保證功能完好無損,100%正品,物流售後都不用擔心;準新品和99成新品基本與新品無差,以未拆封、拆封未使用或極少使用的產品為主。
和新品一樣,來拍拍二手自營下單,同樣可以享受京東快遞小哥送貨上門服務和官方售後質量保障;並且商品品類豐富,囊括3C數碼、美妝、母嬰、玩具等,滿足衣食住行娛樂全面需求。
拍拍二手自營資料顯示,2024年,購買手機產品的使用者中,超8成能省下超300元以上;購買美妝護膚產品的使用者中,超7成享受到了5折以下的折扣。
雅詩蘭黛小棕瓶30ml正價720,而在拍拍二手自營只需要189元
95成新iPhone16 256G只需5699元
現在,拍拍二手自營還推出“自營大牌3折起”活動,彙集各大品牌未拆封的準新品、99成新品等,你能以最低3折的價格入手大牌官方正品,收穫與新品無差的品質以及官方售後質保。
尋覓美妝護膚品,為孩子囤紙尿褲,給親戚家小朋友挑選樂高積木,準備過年的精緻擺件,採購各種高檔食材……皆可趁年終歲尾,開啟京東APP搜尋“拍拍自營”,或者點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拍拍二手自營旗艦店,開啟二手購物新世界的大門。
作者:楓葉 乾脆面
編輯:王瀟儀
值班編輯:屈博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