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下方“有書”,關注【影片號】
專屬直播好禮等你來拿
文 | 遇見小媛 · 主播 | 安東尼
來源 | 讀者(ID:duzheweixin)
點選下方“有書”,關注【影片號】
專屬直播好禮等你來拿


文 | 遇見小媛 · 主播 | 安東尼
來源 | 讀者(ID:duzheweixin)

網上看到有人問:“看完《西遊記》,你有什麼感受?”
一條留言引發不少網友共鳴:
“年少讀羨慕孫悟空的無所不能,中年讀卻希望像唐僧一樣大智若愚。”
半生已過,總想看淡生活起落,畢竟難逃人生無常。
唐僧有句話說:“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人生如劇場,世人演盡悲歡,卻沉溺其中難以抽身。
到了中年,被慾望牽絆的無力感席捲而來,才漸漸頓悟:
置於喧囂中,活成“唐僧”,便是贏家。

人在職場,容錯
如果把“西遊取經”這項重任,當成是職場歷練,那麼,唐僧就是這場考驗的領導者。
他表面上優柔寡斷,實際上卻對“取經大計”運籌帷幄。
他可以不厭其煩地教化魯莽衝動的孫悟空,也可以對凡心未泯的豬八戒一再包容。
唐僧的智慧,不在於降妖除魔,而在於能相容對錯。
正如那句話:
“真正的成熟,是一半追求美好,一半包容殘缺。”
犯錯在所難免,容錯最是難得。
人在職場,做人應該像彈簧一樣自如,容他人短,路才會越走越寬。
不久前,朋友文文和我講起一件事,我感悟頗深。
在一次回饋客戶的週年慶中,文文所在的專案組做了一個活動,反饋並不好,不少客戶投訴到了領導那裡。
負責人建議領導找小組成員談話分析原因,解決現有問題。
領導沒有接受這個提議,而是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們應該看到他們小組在組織活動時的工作熱情。如果因為一些小問題,就開會說他們,那他們以後再組織活動時就放不開手腳,遇到類似的活動就不敢放膽去做了。”
因此,事後他用鼓勵代替指責,肯定了小組成員的業務能力。
而小組成員也主動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總結:
反饋不好說明準備不夠充分,下次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一定會做得更好。
正是領導懂得“容錯”,不給員工強硬施壓,才讓他們有足夠的空間自我發揮。
優秀的人才在職場中,大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會將工作結果與自己的責任聯絡在一起。
就像行為學家萊曼·波特說的:
“總盯著下屬的錯誤,是領導者最大的錯誤。”
降低工作效率的,從來都不是犯錯,而是無效指責。
把創新變成現實的是天才,而提出創新尚未成功的是人才。
相比之下,前者寥寥無幾,後者才是每個企業需要的“建設者”。
管理學上的“波特定律”也指出:
遭受批評時,員工只會記住開頭部分,剩下的完全忽視,原因在於他們忙於思考論據來反駁開頭的批評。
計較錯誤,結果會適得其反;懂得容錯,才能事半功倍。


人在情場,剋制
唐僧面對女色,可以做到不動凡心,但與女兒國國王的相遇,卻是他的一場情劫。
他一心向佛,只得閉目誦經中來逃避女兒國國王的表白。
但他的緊張與掙扎,讓女兒國國王看穿了他的內心:
“你緊閉雙眼還說什麼四大皆空? 既然真的四大皆空,又怎會不敢看我?”
唐僧閉目回覆道:“我已經許身佛門,若有來生……”
簡短的對話,情愫瞭然。
有人說:“恰似無情最有情。”
有些情愫,就像跳動的篝火,離得太近會灼傷自己,離得太遠會失去意義。
人到中年,剋制感情,珍惜相伴餘生的愛人,人生的路才會敞亮。
想起金嶽霖對林徽因的感情,沉默而深情。
金嶽霖曾這樣評價林徽因:
“她是一個很特別的人,令人常常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正是這份獨特的魅力,讓金嶽霖對她欣賞不已。
但此時林徽因已經成婚,而他為了守護心中那份情愫,一直站在離她最近的地方。
他會參加林徽因和丈夫每週在家舉辦的沙龍聚會,也會跟隨她們一家的足跡成為對方的鄰居。
從相識到相知,金嶽霖與林徽因夫婦的感情,是朋友,更是親人。
金嶽霖不曾向林徽因表達愛慕,但細節中都是欣賞。
他曾在林徽因的葬禮上為之寫了這樣一副輓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愛到深處,便是成全。
泰戈爾曾說過:
“愛不是佔有,也不是被佔有,愛只在愛中滿足。”
細細想來,的確如此。
讓人痛苦的,不是得不到,而是不甘心。
愛你的人,會向你奔赴而來;你愛的人,會在權衡之下做出自己的選擇。
人在情場,不必築牆塵封內心,懂得剋制也是一種守護。


人在錢場,心定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豬八戒在高老莊的場景?
有人對豬八戒的貪婪感到厭惡,也有人為唐僧拒絕誘惑而點贊。
高太公為了感激唐僧讓女兒脫身,他將一紅漆丹盤以及二百兩碎銀,送給師徒三人當作取經的盤纏。
但唐僧推辭道:
“我們是行腳僧,逢處求齋,怎敢受金銀財帛?”
不被錢財誘惑,才能心如止水。
被金錢束縛的人,會在慾望中迷失。
經濟學中的“巴萊多定律”指出:
在這個世界上,80%的人享有世界財富的20%;剩下的80%財富,掌握在少數的20%的人手中。
所以,我們與他人之間存在財富的差異,也是一種常態。
而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去關注別人的成功,而應該重視自身的成長。
這樣,才能保持心定,不被利益左右。
最近的熱播劇《風吹半夏》中,有這樣一幕很值得深思。
郭啟東作為公司副總經理,利用職務之便在各種工序中偷工減料,從中牟利。
在半夏創業初期,他更是為了獲得高額利息,越過上級私下拿出百萬支票借給半夏。
但這種“雪中送炭”的行為,卻不是出於情義,而是他覺得有利可圖。
因此,當市場鋼價下跌,半夏的廢鋼積壓在堆場無法回本時,主動給半夏送錢的郭啟東,也成了第一個落井下石的人。
他不僅催促半夏連本帶利還錢,還威脅半夏不還錢就起訴,他想要低價回收半夏的廢鋼。
這種見利忘義的行為,也讓半夏看清了他的虛偽。
等到後來鋼價回暖,半夏轉身就成了圈子內的成功人士。
這時,做生意的人聚到一起找半夏談合作,藉著給大家還錢的機會,她當著郭啟東領導的面,揭開了他“吃回扣”的不恥行為。
最後,郭啟東被自己的上級親手送進了警察局。
而釀成這個悲劇的原因,不外乎一個“錢”字。
在錢場上,不為錢財所迷眼,保持初心,才能擁有泰然自若的定力。
利益面前,你對金錢的態度,就是你做人的態度。
見利忘義,往往會因小失大。
金錢於我們而言,心定,那便是自由;心動,那便是枷鎖。
取之有道,用得其所,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
有一句話說:
“中年以前的人生是加法,充滿希望;中年以後的人生是減法,不斷沉澱。”
的確,年少時向外走,中年時向內求。
人生過半,我們雖然未經唐僧的八十一難,但依然要在世間百態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有些坎,難走,但邁過去就是柳暗花明;
有些人,難忘,但放下心才能找到歸處;
有些事,難做,但面對才能擺脫煩憂。
來日方長,看淡人生起落,不顯不露,最是難得。
點個【在看】,願你我都能容錯,剋制,心定,在充滿變數的日子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束光。
有書君說
今天有書君為大家推薦一個優質情感賬號
青黎先生
每天一篇有深度、有觀點的情感乾貨
幫你解決生活煩惱、豐富自身技能
最快速、最有效的助你變成更好的自己
長按識別關注下方二維碼
即可領取一生必讀的30本好書
限時免費,送完為止

作者:遇見小媛。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有書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絡作者。


關鍵詞
唐僧
豬八戒
女兒國國王
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