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臺酒在中國家喻戶曉,在美國也有一種烈酒(非啤酒與紅酒)的名氣很大,這就是100%美國產波旁威士忌(Bourbon),波旁威士忌不但產自美國,是地地道道的美國貨,而且還被賦予了美國本土精神的含義,成為美國人值得驕傲的品牌。

獲獎波旁威士忌(照片:美聯社/商業資訊)
波旁威士忌出現於18世紀晚期,在美國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所有美國酒類品牌中歷史最悠久的酒類之一,為此1964年國會透過一項決議,將波旁威士忌規定為必須是在美國生產的獨特威士忌酒,禁止外國威士忌以波旁的名字進口美國,從而保護美國釀酒商免受外國競爭對手的侵害。有趣的是具體負責處理該立法的國會職員名字也叫波旁(August Bourbon)。
1964年國會透過的法案規定了波旁威士忌的美國獨特產品的特質,但當時在社會上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此後隨著波旁威士忌的重新流行,逐漸被引入“美國傳統獨特組成部分”等話語,與美國本土精神聯絡了起來。2007年肯塔基州參議員吉姆·邦寧(Jim Bunning)提出了一項法案,要求將9月定為“全美波旁威士忌傳統月”(National Bourbon Heritage Month),他向國會提交的法案將1964年國會透過的法案原文“美國獨有產品”(a distinctive product of the United States)改為更能引起人們共鳴的話語“美國本土精神”(America’s Native Spirit),並將這種精神與“家族傳承、傳統以及根深蒂固的遺產”聯絡了起來,國會透過該法案後,波旁威士忌便成為美國本土精神的象徵了。
波旁威士忌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現在又成為美國本土精神的符號,但對於它的起源卻有許多傳說,並無定論。其中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將其與1789年開設釀酒廠的浸信會牧師伊萊賈·克雷格(Elijah Craig)聯絡在一起,據說克雷格牧師是第一個將以玉米為原料釀造的威士忌放入燒焦橡木桶中的人,為波旁威士忌注入了獨特的顏色和味道。用玉米釀造威士忌是波旁威士忌的主要特色(法律規定至少要使用51%的玉米),而用燒焦的橡木桶裝威士忌則是波旁威士忌的另外一個主要特色。
波旁威士忌的名字由雅各布·斯皮爾斯(Jacob Spears)發明,他是一位農民和釀酒師,於1780年代搬到了肯塔基州的波旁縣,他將裝有威士忌的橡木桶貼上“波旁威士忌”的標籤由商船順著密西西比河運到新奧爾良,從此來自肯塔基的威士忌就有了波旁威士忌的名號,而肯塔基也成為波旁威士忌的家鄉,猶如貴州是茅臺酒的家鄉一樣。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絕大部分波旁威士忌來自肯塔基,但波旁威士忌並不一定非要產自肯塔基,美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生產波旁威士忌,只要遵守生產標準即可。目前全美每個州至少有一家波旁威士忌製造商,不過九成以上還是在肯塔基州生產的,因為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最適合生產波旁威士忌。

特質波旁威士忌橡木酒桶(照片:美聯社/商業資訊)
此外,波旁威士忌與其他烈酒相較,並沒有陳釀要求,除了規定波旁威士忌必須儲存在燒焦的橡木桶外,沒有規定要存放多長時間。理想的存放時間是5到12年,但陳釀時間短至3個月的也可以作為波旁威士忌出售。不過,純波旁威士忌必須陳釀至少2年,時間少於4年的則必須在標籤上註明年份。
https://share.america.gov/zh/wild-geese-bourbon-americas-native-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