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風清
來源:電商頭條(ID:ecxinwen)
這幾天,風清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段子:
我有個表妹,之前被一個男生糾纏,天天在微信表白,但她又真心對他沒感覺,明確拒絕也沒什麼作用,屬於死纏爛打的那種。於是她閨蜜給她支了個招,然後沒幾個星期就被對方刪好友了。
到底是什麼殺招讓究極無敵的舔狗都速速撤退呢?
該網友答:她閨蜜讓表妹天天給男生分享拼多多的砍價連結,男生受不了,就刪好友了。
拼多多的砍價連結竟然有這麼神奇的功效?這是什麼拒絕舔狗的神器呀?
最終,經過風清的研究,我發現拼多多連結簡直是名震社交界的一大“殺器”——不止可以勸退舔狗,甚至可以讓十幾年的死黨都與你一拍兩散。
1
100個人的失敗
B站上有個點選量一百多萬的影片,名為《拼多多現金提現到底是不是真的?小夥邀請100多人後竟然…》,就精準地說明了拼多多“砍一刀”的奧妙。
UP主“湯姆的百寶箱”偶然收到了好友發來的拼多多砍價連結,一時興起參與了進來,也想獲得拼多多的100元現金紅包,由此開始了他悲慘的下午。
剛開始,拼多多就提示湯姆已經獲得了99.89元,僅差0.11元就能夠達到100元的提現標準,將錢提現到微信。
湯姆心想1毛錢的事情,不就跟在路上撿錢一樣簡單?紅包彷彿唾手可得,那不就得衝嘛。
於是他按照拼多多的提示點選抽獎,結果將全部抽獎次數用完,都只各自獲得了0.01元的紅包。

眼看著頁面上的金額已經跳轉到99.99元,湯姆坐不住了。僅剩的一分錢近在咫尺又遠在天邊,讓他百爪撓心。按理來說拼多多市值都1499億美元了,這麼大的企業,不應該連1分錢都不給吧?
緊接著,湯姆發現頁面左邊有個加速包,興致沖沖地點了進去,得到的結果反而更讓他抓狂了:獎金換成了金幣這個概念,平均每個金幣等於0.02分錢。

看了看僅差的30金幣,湯姆非常不甘心,終於決定找好友助力。機智的他直接找到了閒魚的大師,花了28塊的鉅款請到了“好友”砍了20刀,這才又獲得了18次抽獎機會。

抽獎過程中,湯姆獲得的金幣數越來越少,數量由10變成2再變成0.5、0.2和0.01。在距離提現僅差0.09個金幣的時候,湯姆的抽獎次數用完了。

“本想白嫖,結果一山更比一山高啊。”湯姆哀嘆道。
於是湯姆再度在閒魚花了22塊的鉅款,以此獲得20次的抽獎機會。在經過漫長的抽獎之後,金額終於離提現只有一步之遙了——僅差0.01個金幣。
勝利就在眼前了!
湯姆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繼續點選抽獎,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他所抽到的都只是“祝福卷軸”。

什麼是祝福卷軸呢?大概就相當於飲料瓶蓋上的“謝謝惠顧”。
之後不管湯姆怎麼邀請好友助力,他所獲得的一直都只是祝福卷軸。而拼多多的金額永遠離提現有0.01個金幣的距離。
“我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和100塊,在拼多多買了個教訓。”湯姆哭笑不得地說道。

2
拼多多是如何在人性上蹦迪的
後來,湯姆又做了一期“500元現金紅包提現”的影片,照樣沒成功。
無獨有偶,UP主“山東呼保義”找了幾百個人幫他助力一臺價格5000元的按摩椅,也還是失敗了。
有網友嘲諷道:“你找500個人,問每個人要一塊錢,都比這個容易。”
只能說拼多多太會玩了。不知道有多少消費者就此拜倒在拼多多的石榴裙下。
那拼多多到底有什麼魔力?怎麼就讓這麼多博主欲罷不能?
可以這麼說,拼多多簡直是利用人性的TOP級選手。
首先,用利益吸引消費者入坑。
人的本性都是逐利的。只要你點進拼多多,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就拒絕不了的優惠,什麼新人紅包、新人福利、天天領現金、現金大轉盤、砍價免費拿……總有一個會讓你上癮。

其次,不間斷地用甜頭刺激消費者。
在湯姆的影片裡,每當湯姆想要放棄的時候,拼多多就會給出一些甜頭吸引湯姆繼續程序。
比如彈出一個沾福氣的視窗,提醒有人抽了12次就成功了,以別人的成功案例鼓勵湯姆;

又比如跳出“人工智慧檢測”功能,表示湯姆提現機率達99%,手氣最佳,幸運值超高。湯姆形容那一刻的自己,簡直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道光”,於是有了繼續抽獎的勇氣。

這樣不間斷的刺激,一直給人一種“就差一點點”的錯覺。於是湯姆在絕望和希望之間反覆橫跳,以致於止不住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再者,利用沉沒成本。
所謂的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成本。很多人都會因為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太多的沉沒成本,以致於不願意放棄繼續完成這件事情,哪怕事情已經給他帶來了過多的負累。
具體到湯姆的事例上,他就是因為已經在現金提現上花了太多的精力,不想讓之前付出的努力都白費,所以不斷地花錢請人助力,不斷地抽獎。
他也知道自己在上面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和金錢,但本著“再抽一次就能拿到100塊”的念頭,他便像個賭徒一般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當然了,湯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嚴重透支了他的社交信用。有朋友就是因為他的求助力,果斷拉黑了他。
3
拼多多有多會玩
有人就問了,拼多多這樣玩,不怕消費者生氣嗎?
你還別說,全天下最懂消費者的,就是拼多多。
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每天腳步匆匆,時間比黃金還珍貴,自然是不願意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砍一刀”上面。
因為這樣既耗時,又消耗人脈。與其找上這麼多微信好友拿個百來塊錢不如做個盡心盡職的打工人。
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就不同了,特別是那些退休在家的大爺大媽。他們別的都缺,但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可以說是最有恆心和毅力的一群人。

開啟百度新聞,你就會發現各式各樣賦閒在家的大爺大媽:
農村大媽花三年繡清明上河圖;

天津大爺花三年造一臺鍾;

大爺花10年“種椅子”,一把賣80000!

……
對於這樣的消費者,花一個下午去請求好友助力是值得的——為了拿到錢,花點時間和人脈又怎麼了呢?
而下沉市場的這類人群一度是拼多多的核心群體。拼多多正是因為懂他們才會設定這樣的玩法,好更輕易地達到更佳的效益。
即使有消費者有不滿的情緒,但拼多多的下一次便宜體驗足以讓這個消費者頂著被打腫的臉,笑著說一句“真香”,重新愛上拼多多。
所以這樣的砍價套路,不妨多多益善。
不得不說拼多多真是“流量之王”。
5月26日晚間,拼多多公佈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的活躍買家數達到驚人的8.238億,已經連續第二個季度領先於國內其他電商平臺。而這距離拼多多成立,僅不到6年的時間。
拼多多是怎麼像火箭一般迅猛噴發,成長為中國最大電商平臺的?

正是靠這樣魔性的拉新模式呀。
你們知道現在電商獲客有多難嗎?
當電商進入成熟期,使用者紅利逐漸消失,電商平臺的獲客成本勢必會增高。
根據統計,從2014年到2019年,某電商企業針對新增活躍使用者的營銷費用從53元暴增到到535元,整整漲了1000%。
獲客已經是電商市場難言的痛。
反觀拼多多,2019年第二季度,其新增活躍使用者的營銷費用僅為153元。
這是因為它透過魔性的拉新模式,輕輕鬆鬆就依靠老使用者的熟人關係不斷發展新使用者。新使用者看到優惠,忍不住也摻和進來,發展下線,由此不停地進行裂變,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
這樣的病毒式傳播,使得每一個參與的買家都自動成為了拼多多的拉新助手,最終讓拼多多能夠以低額的成本獲得海量的使用者。
不得不說,拼多多此招,妙啊。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拼多多靠著這種方式大殺四方,成長為宇宙級電商的那一天。
– END –
六節課教會你,
系統掌握商業分析能力

▲長按二維碼識別學習
CEO商業評論
(ID: CEObiz)
思想創造價值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沃頓商業》(ID: WhatonBusiness) 高階商業財富思想案例庫。商務合作及投稿請聯絡微信:whartonclub。

關鍵詞
使用者
微信
現金
羊毛
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