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封面來源|IC photo
“光至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先進工業雷射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基於自有技術體系推出了三大技術路線產品,分別是純光纖雷射器(MOPA、QCW/CW)、純固體雷射器(納秒紫外和綠光)以及光纖固體混合(光纖綠光、皮秒、飛秒)。產品廣泛應用於3C、鋰電、光伏以及硬脆材料加工等領域。
相比於傳統的材料加工方式,雷射加工具備無耗材、加工速度快、加工精度高、智慧化等優勢,特別適合工業生產中的金屬、非金屬及特殊複合材料的加工。隨著製造業的快速迭代和對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高功率脈衝雷射器在精密製造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被廣泛應用於標記、清洗、微焊接、切割、劃線、打孔等工藝領域。
“光至科技”創始人黃志華告訴硬氪,工業雷射技術有“三超一極”的發展趨勢:超高功率、超快脈衝、超低噪聲和極深紫外。在黃志華看來,圍繞新興製造業中新材料和新工藝應用,基於當前已經初具規模的國產工業雷射器產業鏈,深挖“三超一極”技術潛力,是國產雷射器追趕與進口雷射器技術差距的必經之路。
在高功率光纖技術方面,“光至科技”將高平均功率連續雷射器產品的研製經驗移植到脈衝光纖雷射器中,是國內較早量產500W、1000W等級的光纖雷射器的企業。“光至科技”是國內較早量產30~40W功率的固體紫外雷射器的企業。在光纖固體混合雷射器系列產品中,“光至科技”利用完整掌握的光纖鎖模種子源技術和固體放大器技術,不斷擴充皮秒和飛秒雷射器產品系列。
除了工業應用的雷射器之外,“光至科技”也積極配合我國高科技卡脖子的大科學工程的光源配套專案的研究。“我們研發團隊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為中物院'精衛'系統研製了266nm深紫外皮秒鎖頻光源,其探測精度超過了美國的同類系統”,黃志華介紹。2023年,“光至科技”實現了2個億的營收目標,預計2024年可以達到3~4億。
“光至科技”現有團隊近400人,其中技術研發人員近100人。CEO黃志華是清華大學工學博士,有15年光纖雷射技術研究背景。CTO李超是中物院碩士,擁有十多年超快雷射技術專案經驗。CMO朱星,有十年以上工業雷射行業銷售經驗。
投資方觀點:
達晨財智業務合夥人、湖北分公司總經理吳攀表示,達晨是光至的早期投資者,並進行了兩輪投資。近三年光至發展迅猛,雷射器產品線快速擴充,行業應用實現大幅拓展,出海也實現突破,充分驗證了光至領先的雷射技術實力。光至公司和團隊還很年輕,未來中國一定會出現全球性的雷射器品牌商,未來也屬於光至!
億宸資本董事長馬衛國先生表示,在光至科技CEO黃總及管理團隊帶領下,公司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業務拓展、規模化生產、管理規範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高功率MOPA雷射器依然由進口品牌主導,國產替代需求強烈,光至科技高功率MOPA雷射器在行業中已有較高知名度,在下游客戶應用中取得了良好口碑。作為國產雷射器領域的中堅力量,期待光至科技繼續堅持研發創新,不斷拓展下游應用,持續保持自身的行業領先地位。



獨家、深度、前瞻,為1%的人捕捉商業先機
36氪旗下精選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來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