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不屈服,允許新生找“備胎”!香港:準備“收留”離美留學生

哈佛本科學院週日上午宣佈,國際新生可同時接受來自哈佛和另一所非美國大學的入學邀請。
在週日致國際新生的郵件中,哈佛招生和助學金辦公室承認,由於特朗普政府威脅取消該校招生國際生的資格外國學生可能需要一個“備胎計劃”
“我們知道,獲得哈佛錄取的國際生及其家人對美國和哈佛最近發生的高校招生相關事件深感憂慮。”
不允許他們接受其他任何美國大學的錄取——既出於法律原因,也“因為其他美國大學可能也無法避免哈佛出現的狀況”。
按照慣例,新生須在5月1日確認自己就讀哈佛的意向,且不能同時承諾入讀其他大學。
此前,美國土安全部威脅稱,如果哈佛拒絕上交包括參與抗議運動在內的資訊國際生的紀律處分記錄, 將撤銷哈佛的國際招生資質。
哈佛尚未透露如何回應國土安全部的要求,回覆截止日期為4月30日。
哈佛未能倖免特朗普政府撤銷全美各地國際生的簽證。但哈佛國際辦公室表示,截至週六,所有12名被登出簽證的哈佛學生和應屆畢業生的學籤均已恢復
在該郵件中,招生和助學金辦公室建議稱,萬一無法在開學前獲得簽證,錄取新生可以延遲入學時間。但選擇就讀其他院校的學生必須重新申請才能轉學至哈佛。
政府的另一項要求是讓哈佛在錄取過程中鑑別國際申請學生。在4月11日傳送至哈佛的一系列要求中,聯邦機構要求校方拒絕所謂的“敵視銘刻在美國憲法和獨立宣言中的美國價值觀和體制”的國際學生
數天後,哈佛大學斷然決絕了這些過激要求——並走上法庭阻止特朗普政府的處罰措施。但哈佛尚未對國土安全部的威脅信件採取法律行動 。
招生辦在郵件中告知國際錄取學生,哈佛正在“竭盡全力讓我們的錄取學生能夠到校就讀。之所以獲得哈佛的錄取,是因為我們堅信你們可以為我們的社群做出與眾不同的貢獻。我們希望你們作為哈佛學生來到校園,我們期待與你們合作、攜手實現這一目標。”
就在大量在美讀書的國際留學生面臨罰款、拘留乃至驅逐出境風險之際,中國香港特區的高等教育被認為迎來一系列新機遇
4月26日,中國香港特區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談及留學生教育政策時指出:隨著美國收緊學生簽證,中國香港學生去美國留學的數字有下降趨勢,中國內地學生申請來港的數字則在增加
此外,“香港的高校會考慮在美國因學生簽證續期受影響的學生,歡迎他們來到香港繼續學業。”
此番表態的背景,是美國政府近日不斷收緊外國留學生合法身份,同時取消該國多家大專院校國際學生、教職員工和研究人員的簽證。
以撤銷外國學生簽證為例,據美國高等教育新聞媒體Inside Higher Ed透露:美國國務院已改變超過1700名外國學生和近期畢業生的居留權,涉及全美250多所院校,包括來自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
隨著近年來中美關係日趨緊張,中國內地學生赴美留學人數逐漸下降。但因基數較大,目前相關在美留學生人數仍然較多。受前述環境變化影響的機率,亦被認為較大。
部分未能畢業的學生離美后開始轉到中國香港繼續求學。
“有海外學生家長安排子女轉到中國香港留學。”蔡若蓮指出,“中國香港高校則憑藉國際化、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以及兩文三語的優勢,吸引眾多海外學生。自八大院校非本地生限額放寬至40%後,相關招生數量大幅上升,顯示國際學生對中國香港教育的需求旺盛。” “無論是否存在地緣政治因素,香港的高等院校都很有吸引力”。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