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31日,《醫健創業談》欄目舉行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跨年訪談線上直播——國內外藥企BD專案評估經驗交流分享會,吸引了眾多醫藥行業人士的關注。

本次活動由皮爾法伯支援,皮爾法伯集團的業務涵蓋了製藥與化妝品兩大領域。其中製藥作為集團重點業務板塊之一,聚焦腫瘤、罕見病和皮膚科三大領域的研發和對外合作。
此次線上直播邀請了三位嘉賓,分別是跨國藥企皮爾法伯製藥(中國)業務拓展高階經理陳燕女士、津藥藥業創新研究院商務拓展部總監楊志勇博士、合晞諮詢創始人李欣女士。陳燕在醫藥行業擁有近10年的產品評估、業務拓展、戰略及聯盟管理經驗,此次直播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皮爾法伯的BD部門架構、主要業務情況及BD策略等;楊志勇有六七年國內藥企工作經驗,負責創新藥引進等工作。
活動伊始,陳燕首先對BD專案進行了概述,並介紹到皮爾法伯BD部門分為外部創新合作、BD交易、財務測算等多個部門。其業務方向包括依據公司需求尋找、引進或轉讓專案,涉及到研發、臨床、專利等多方面溝通合作。

在主題分享環節,談及專案評估要素,內資企業的楊志勇認為要圍繞企業戰略和管線規劃、注重臨床需求和差異化優勢、參考營銷團隊意見等。外企代表陳燕則提到,皮爾法伯的評估需符合公司期待治療領域及藥物作用機制,還需考察疾病流行病學、臨床需求、領域競爭開發情況、產品有效性安全性等多方面,並反映到財務測算上。內外企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目標市場不同,內資主要針對國內市場,受國內政策影響大;外企多考慮全球市場,評估相對複雜,涉及多部門且更關注國際市場情況等。
案例分享環節,陳燕分享了與某藥企合作引進靶向產品案例,闡述了評估各要素情況;楊志勇分享了胰腺癌專案成功案例及消化科專案遺憾案例,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關於未來趨勢,陳燕表示會堅持所需領域創新產品,可嘗試與國內企業創新合作模式,期待國際監管機構資料互認等;楊志勇認為國內藥企BD業務會持續增長,評估標準會向跨國藥企靠攏,國際化合作會增多。
最後的互動問答環節,嘉賓們解答了關於增加licensor吸引力、中國之外市場價值評估、跨國藥企專利看重方面、市場渠道考量差異、首付款比例等問題,為參會者答疑解惑。
本次分享會內容豐富、乾貨滿滿,為國內外藥企在BD專案評估方面提供了經驗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對推動醫藥行業的發展和合作具有積極意義。
掃碼檢視精彩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