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我不認識朱媛媛,因為我從不去追這“星”那“星”的,許多影視明星我都叫不上名字。從網上看到演員朱媛媛病逝的訊息,也沒過多關注。但是這幾天,朱媛媛的名字讓無數人悼念,特別是她的部分遺囑在網上公佈,更是感天動地,我反覆看了幾遍,不禁淚目。

來源:漫山秋楓
根據她留下的遺囑,她所有遺產全部捐獻給癌症兒童基金會,一分沒留給丈夫辛柏青,也沒有留給女兒。
她北京的兩套房產和3800萬積蓄,45%用於醫療救助,30%用於升級醫療裝置,25%用於設立獎學金。部分房產將在三個月內拍賣,所得款將注入救助資金。
她的表演筆記捐給北京電影學院,為後輩提供參考。
她的眼角膜捐獻給青島眼科醫院,將幫助兩位患者恢復光明。
她的微博設定為“永遠線上”,記錄捐贈過程,接受社會監督。
朱媛媛一直淡泊名利,低調行事,沒有任何緋聞,也從不炒作自己。就連身後事也秉承了一貫的低調。臨終前她明確要求自己的葬禮從簡,不設靈堂、不舉辦追悼會,骨灰直接撒入大海,因為大海的波濤聲就像觀眾的掌聲。
根據朱媛媛的遺囑,她病逝以後,沒有眾星雲集的追悼會,沒有葬禮沒有花圈,就連告別儀式都省去了。
在她去世後,青島慈善總會公示了一筆370萬元的“無名氏”捐款,網友發現匯款單編號尾數是她的中戲學號“9311”,確認是她所捐。
這筆款項用於教育扶貧和癌症患者救助。此外,她還多次為“海鷹基金會”主持公益晚會,不僅分文不取,還默默捐款幾十萬。
朱媛媛選擇將眼角膜捐獻給青島眼科醫院,這一決定也絕非偶然。
她生前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若能讓他人重見光明,我的靈魂便也能繼續看這世界。"
據醫院工作人員回憶,當她前來辦理捐獻手續時,態度之平靜,彷彿只是在處理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家常事。
她詳細詢問了角膜移植的流程與可能幫助到的人群,當得知最多可讓2位患者重獲光明時,她的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
骨灰撒入《海洋天堂》拍攝地煙臺海域的安排,更是意味深長。
這部電影講述自閉症患者與父親之間的感人故事,朱媛媛曾多次表示,這部作品讓她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新的思考。

朱媛媛的遺囑曝光後,很多人不解:為何連女兒的那份也捐了?事實上,丈夫辛柏青早已知情,並全力支援。
他在採訪中說:"我們討論過,如果這些錢能救更多孩子,比留給個人更有意義。"他們的女兒從小跟著父母參與公益活動,曾在兒童醫院做志願者,家庭相簿裡還有她陪小患者畫畫的照片。朱媛媛曾在日記裡寫:"我希望女兒長大後明白,世界上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女兒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母親手機備忘錄裡寫著:如果哪天我走了,就用省下的葬禮錢給山區孩子買書包。

她的好友回憶道,朱媛媛生前最喜歡煙臺的那片海,常說那裡的海水有一種包容一切的力量。“她曾說,死亡不過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就像鹽溶於水,看似消失,實則無處不在。"
辛柏青和家人將她的骨灰撒入大海後,還往大海中倒了滿滿一杯茉莉花茶。這是她生前最喜歡的飲品。

朱媛媛在2020年確診卵巢癌,但她並未對外公開病情,而是繼續拍戲。在拍攝《送你一朵小紅花》(2020)時,她飾演一位癌症患者的母親,而現實中她自己也正在與癌症抗爭。
這五年裡,她拍了6部戲,幾乎全是需要情緒爆發的苦情角色,而彼時的她,本可以憑藉金鷹影后的資歷選擇更輕鬆的工作。
有人說她"傻",但或許,這正是她留給世界最後的"角色"——一個用生命演戲,用遺產救人的母親。
忽然想起她塑造的那些角色,無論是《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裡潑辣又溫柔的李雲芳,還是《家有九鳳》中鮮活的七鳳,每個角色都帶著人間煙火氣,像鄰家姐姐般暖著觀眾的心。原來她早已把自己活成了劇本,用一生的細膩與熱忱,在現實裡寫下更動人的篇章。

遺囑裡的每一個字都沒有提及“偉大”,卻用捐贈的角膜畫出了光明的半徑,用散盡的家財丈量了愛的維度,用撒向大海的骨灰,在天地間寫下了“永恆”的註腳。
如今煙臺的海浪仍在拍打礁石,那是她留給世界的私語;眼科醫院康復室裡的笑靨,是她未說完的臺詞;癌症兒童收到的每一份關懷,是她延續的體溫。她用遺囑做了最後一次謝幕,沒有華麗的舞臺燈光,卻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在熱愛的土地上永不落幕——原來真正的不朽,從來不是墓碑上的名字,而是那些被善意照亮的瞬間,和被愛永遠記住的模樣。
在現實生活中,朱媛媛是一個非常開朗樂觀的人。
據知情人透露,當醫生委婉表示"可能就這幾天了"的時候,虛弱的朱媛媛還在照顧著家人的感受,很幽默地笑著對家人說:通知導演,‘我’這戲要殺青了。
病房裡頓時哭成一片,她卻用瘦弱乾枯的手給每個人遞紙巾:"你們別搶戲啊,我才是女主角呢。"
臨終前,朱媛媛還給女兒留下了一封信,全文如下:“本本,我最最親愛的女兒,請原諒媽媽以這種方式最後出現在你的生活裡,也原諒媽媽不能陪伴你參加高考,親眼見證你的成人禮,原諒媽媽對你食言了太多太多……對不起,我的本本。
高中了,媽媽知道你學業壓力肯定很大對不對,每天晚睡早起忙功課,但是也不要忘記好好吃早餐哦!雖然媽媽有時候在學習上管你管的比較嚴,也經常會因為你寫不出題而數落你。但是本本,你在媽媽心裡真的特別棒!特別特別優秀!
只是媽媽怕你驕傲,所以很少很少當著你的面誇讚你。現在媽媽要告訴你,本本,你是一個特別善良懂事又積極向上的女孩子,未來也要帶著這份善良和勇敢,跟爸爸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
媽媽已經找到了一個很漂亮很喜歡的地方,迫不及待想先過去住一段時間啦,你肯定也會替媽媽高興的吧!
本本,媽媽不在,你要好好保護自己,要聽爸爸的話,知道了嗎?
媽媽希望我的本本永遠天真爛漫,永遠善良明媚,永遠不缺重頭再來的勇氣。”
朱媛媛用自己的選擇告訴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我們如何用它照亮他人;死亡不是終點,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延續。

正如她在最後一篇微博中寫道的:"愛過,活過,給予過,便無所謂離開。"
她只是一位普通演員,卻深受眾多老百姓的喜愛。這是因為她活得真實,宛如演藝界的一股清流,她們夫妻身上散發著真正的光芒,從來不是靠炒作,而是用行動照亮人心。
朱媛媛是一個有大愛的人,她演了一輩子別人的故事,但她的真實人生,比任何劇本都更動人。當多數人討論"遺產該給誰"時,她給出了另一種答案:愛可以超越血緣,成為照亮更多人的光。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她教會我們: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怕死,而是明知道可能會失去,還敢熱氣騰騰地活著。
就像她抗癌時堅持拍戲,就像她化療掉光頭髮還笑著選頭巾,就像她最後一條微博還在為作品宣傳——她把每一個“現在”都活成了不會褪色的鏡頭。當我們為她的早逝流淚時,或許該學學她的活法:上班路上多看一朵雲,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時放下手機,想見的人別等“下次再說”。

畢竟對抗死亡焦慮最好的藥方,就是把每個平凡日子,都過成捨不得快進的人生連續劇。
朱媛媛的離開,給這個浮躁的時代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她用一生詮釋了藝術家的社會擔當。用離別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大愛。這樣的告別,沒有轟轟烈烈。卻在人們心中種下了善良的種子。
願她的故事,能在這個功利的時代,喚醒更多人心中的善意。就像她的歌聲一樣,永遠在人間迴盪。

END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絡刪除。文章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不代表本站立場。
給你帶來最新雙語國際趣聞時訊
出國必備英語知識和學習技巧
&育兒心得和留學資訊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