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小巨人”科瑞恩的超融合進階之旅

在智慧製造領域,來自江蘇崑山的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科瑞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瑞恩”)火了!工信部、江蘇省的相關領導到科瑞恩實地調研,對其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和豐富經驗作出了高度評價。
“出圈”的不僅僅是一個科瑞恩
科瑞恩是一家以數字化工廠解決方案和非標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為主的創新公司。在蘇州兩萬多家非標自動化企業中,科瑞恩位列民營企業前十。科瑞恩是憑藉什麼“出圈”的呢?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當前,數字化轉型、智慧化升級是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作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瑞恩有責任也有能力踐行創新發展理念,不斷深化數字化轉型,而從現階段來說,為轉型尋找新的更強勁的引擎,從而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至關重要。
創立於2012年的科瑞恩,目前在全球擁有6座工廠及4家海外子公司,總人數超3000人,2020年至2022年銷售額逐年大幅提升,增長幅度達30%以上,收入規模近20億元。科瑞恩成功的秘訣就是兩個字——“創新”,透過不斷打磨新的技術、產品、管理、服務和商業模式,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型工廠建設者。也正因為如此,科瑞恩非常重視研發投入,內部工程師近上千名。
業務的快速發展、研發工作的繁重,要求後臺的IT系統必須“給力”,即一個功能強大,且執行穩定高效的“數字化底座”。最早從2022年開始規劃、2023年投入建設的超融合系統,目前已經成為科瑞恩實現智慧化設計、製造的核心支撐平臺。專案一期投入執行後,該超融合平臺支撐著300個研發雲桌面,其中包含GPU研發桌面雲以及應用虛擬化,大大提升了研發的效率,同時高效保護著研發的核心資料,為科瑞恩業務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超融合與雲桌面是“最佳拍檔”
科瑞恩原有的IT系統中,部署著大量分離式的伺服器,支撐著諸如ERP、MES、WMS、OA等應用系統。

(原科瑞恩現網架構)

隨著數字化、智慧化工作負載的持續增加,科瑞恩現有的伺服器型號不統一、硬體資源利用率不均衡等情況,對於生產效率的提升和穩定性的要求無疑是很大的掣肘。按照計劃,科瑞恩將著手對舊系統進行雲原生改造,隨著容器雲、大資料等系統上線,勢必對計算平臺的容量、效能、穩定性和冗餘性提出更高的訴求。
面對上述種種挑戰,科瑞恩下決心來一次“大換血”,上馬醞釀已久的超融合架構,以超融合的高效能、高整合性、高擴充套件性、高可用性、‌成本效益和‌運維簡化等優勢,支撐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
在超融合架構之上,科瑞恩還將進一步最佳化研發、生產系統。眾所周知,科瑞恩十分重視先進技術的應用與個性化的設計,其打造的CoPARK智慧立體停車樓由於整合了人工智慧、數字化、物聯網和移動網際網路等前沿技術,提供了便捷的存取車服務,因而受到各方一致好評。為了持續增強研發實力,科瑞恩就要給研發人員提供更趁手的工具,桌面雲無疑是理想的選擇。
原來,科瑞恩的研發人員使用的是分散獨立的PC圖形桌面,不僅硬體維護工作量極大,而且資料安全得不到有效控制和保障。諸多行業成功實踐證明,超融合架構與桌面雲應用兩者是“黃金搭檔”。這是因為超融合‌具備的特性與桌面雲的需求高度契合,能夠‌共同助力企業實現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雲轉型。
(華為設計超融合架構)
具體來說,‌超融合具有高度融合、部署簡化、運維最佳化的特性,即透過計算、‌儲存、網路等基礎設施的整合融合,‌簡化IT全生命週期的部署和管理,不僅憑藉‌軟硬體協同的優勢能夠突破IO瓶頸,實現‌高效的資料重構、‌應用的整合與調優,而且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進行‌平滑線性擴容,實現成本最優。超融合的這些特性和優勢,正好可以滿足桌面雲對於資源靈活配置、執行安全穩定、操作和管理簡化等的要求,提升研發效率。
在專案的實際建設過程中,科瑞恩也是採用了分步式的原則,首先設計構建超融合基礎架構,實現虛擬化執行底座;然後在超融合之上,對桌面雲進行POC測試和資源整合;最後,再對桌面雲應用和使用進行深入最佳化。在專案一期建成後,超融合系統很好地支撐起300個研發雲桌面,一套超融合可以管理所有業務,事半功倍。
超融合的“超能力”
在中國,超融合可以說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不僅參與的玩家眾多,而且解決方案各異,既有純軟體的,也有軟硬體一體的。科瑞恩在進行過慎重地比較和篩選後,最終決定採用華為提供的FusionCube + DCS + FusionAccess + DME整體解決方案,“超融合+雲桌面”一箭雙鵰。
1.技術可靠,更要品牌過硬
科瑞恩希望採用像超融合這樣的整合、簡化、高效的整體解決方案,消除IT瓶頸的同時能夠與時俱進,以滿足企業當前及未來的業務所需。
華為是超融合市場的領軍者和“懂行人”,其產品和服務已經廣泛應用於全球多個行業,尤其是在設計、製造領域,實踐經驗尤其豐富,具有極高的市場影響力和客戶認可度。‌華為曾經提出“超融合+”的戰略,一直引領超融合技術創新,並且憑藉“全方位可靠、全場景覆蓋、全智慧運維”的特性,為使用者打造高效、簡化、安全的超融合執行環境,助力業務創新。‌‌
2. 業務改變立竿見影
從業務的角度講,面對數字化、智慧化浪潮,科瑞恩需要一套先進的基礎設施,滿足業務對於資源利用率、資訊安全、靈活升級、架構持續演進等多方面的需求。在部署華為的整體解決方案後,科瑞恩實現了三大轉變。
🔄轉變一:統一平臺。
科瑞恩將業務系統底座從原有零散的硬體組合,升級為冗餘的超融合虛擬化架構,基於華為超融合多節點架構,疊加虛擬化軟體,形成硬體資源池,不僅實現了靈活分配,而且具備主機冗餘、計算組網冗餘、儲存資源冗餘等特性,進一步增強了業務穩定性。
華為FusionCube超融合具有架構靈活、效能強大、安全可靠、簡易高效四大突出優勢。由SmartDPU的加持,華為FusionCube可以充分釋放CPU算力,算力密度提升20%,單節點可達120,000 IOPS,同時大比例EC,最大可達22+2配比,可得容量佔比高達91%,進一步提升了效能。由於採用了跨叢集真AA雙活、同步複製技術,華為FusionCube具備全棧雙活能力,同時採用自研輕量化安全容器,還具有智慧健康檢查、故障提前預測功能,確保整個系統更加安全可靠。
🔄轉變二:統一運維。
在華為超融合基礎之上,科瑞恩統一了研發桌面管理,而不再是分別單機管理,透過計算資源整體管理中心,實現了平臺資源利用率、網路利用率、主機狀態等一體化呈現,還可以進行智慧分析,從而大幅縮減了運維時間,點選即可完成新桌面部署,運維效率提升數倍。
華為Fusion Access靈活的管控策略,配合一體化、高效能的超融合硬體平臺,能夠更好地滿足科瑞恩研發和工作人員對於安全可靠、高效高質、簡化應用的需求。由於採用了華為自研HDP桌面接入協議,並且支援遠端加密訪問資料,Fusion Access具有高安全性:因為採用了軟硬體HA、資料儲存多重冗餘校驗機制,Fusion Access的高可靠性毋庸置疑;基於ITA資源管控,可支援Web遠端維護,Fusion Access實現了高效的管理維護;Fusion Access還支援端到端的QoS設計,可有效消除時延對網路的影響,同時採用智慧排程演算法,可實現業務負載均衡,以保證使用者的卓越應用體驗。從科瑞恩的實踐來看,執行在FusionCube+ FusionAccess上的專業軟體,其流暢度、相容性等都達到了員工操作標準。
🔄轉變三:靈活擴容升級。
在引入新建系統或分配新桌面需要補充計算/儲存資源時,科瑞恩只需在華為超融合架構中新增新的節點,即可動態快速自動識別並增加資源,完成平臺的線性擴容,而無需耗費時間採購軟硬體和進行組裝,擴容時間減少50%。華為FusionCube由於採用了元件可分離架構(CDI),支援計算、儲存獨立地按需線性擴充套件,且免規劃,並可實現與雲的無縫對接。
3. 開箱即用 運維簡化
由於當前的硬體資源已經吃緊,所以科瑞恩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部署一套新的基礎架構並投入執行。華為DCS資料中心虛擬化可以幫助企業構建輕量彈性、多元開放的基礎設施。舉例來說,在排程層,資料中心統一管理&智慧排程平臺DME,可以實現對多種資源池的接入、管理、編排發放及智慧運維,從而有效解決IT資源管理複雜、運維分散等難題。DCS資料中心虛擬化支援超融合方式以及軟硬體靈活組合交付,透過分層解耦、模組化的架構設計,可從最低兩節點起步進行部署,開箱即用,且支援向大規模場景擴容,可按需積木式疊加容器、容災、備份等功能,實現全生命週期按需建設。
4. 物超所值 實惠好用
科瑞恩公司一向注重投入產出,在嚴格控制預算的情況下,希望無論是超融合還是雲桌面,都能做到實惠好用。華為FusionCube採用All in One高度整合標準化專用硬體,結合EC重刪壓縮+亞健康管理,可有效提升可用量和智慧管理裝置,並且能夠實現20,000+站點全棧一站式管理、一鍵式運維,分支場景無需專業IT值守,成本更優,物超所值。
超融合的旗幟會一直扛下去
隨著企業的戰略重心逐漸轉向創新型、敏捷型業務,IT基礎設施的輕量起步、敏捷彈性、按需擴充套件已成為剛需。而企業分支機構以及邊緣計算需求的增加,再加上集約化、綠色化發展的要求,這些都為超融合創造了新的市場機遇。
設計、製造行業更迫切需要像超融合這樣的解決方案,提供靈活、‌高效、‌可擴充套件、安全、低成本的IT基礎架構,以適應製造業數智化轉型的需求,不斷提升研發效率,支撐業務創新。科瑞恩計劃下一步繼續按計劃擴充套件雲桌面,華為的超融合+雲桌面整體解決方案依舊是可信賴的選擇。
IDC釋出的《中國軟體定義儲存(SDS)及超融合儲存系統(HCI)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超融合整體市場規模超過27億元,同比增長9.1%。這一增長的取得主要得益於製造、金融、醫療等行業對基礎設施層的更高要求。
華為深度參與超融合市場每一次重大發展,為全球不同行業的5000多家客戶提供了超融合基礎設施。在《DCIG 2023-24企業超融合基礎設施TOP5》,華為FusionCube超融合基礎設施憑藉其極簡智慧的運維管理、多樣化的算力生態以及高密靈活的硬體整合,位列推薦排名榜首。面向未來,華為將不斷提升產品能力,助力每一位使用者用好超融合,以創新技術賦能客戶數字化轉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