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 AI 爆火的時候,我記得咱們整過不少活——
Meta 開源了摳圖模型,咱們去給小姐姐們換了黑絲;

三上悠亞宣佈引退,咱們去谷歌 Colab 上煉丹跑了個三上悠亞的 lora 模型;

……
不是咱們(LSP)腦洞大,而是這一輪 AI 支援的功能是真滴多。
雖然每篇都是三千字上下的長文教程,但說實話,其中的複雜程度只多不少。
就算讓我現在再來一遍,那些細節上的步驟和引數,折騰起來估計還得對著自己的教程再研究一遍。
而按往年的經驗,新技術從出現到落地,再到純小白操作的簡化工具,總會隔上那麼幾年。
結果今年 3 月份的時候,有訊息說阿里系要推出一款主打 AI 電商的繪蛙。

啥叫 AI 電商產品?就是原來一件衣服要找到模特穿上拍照才能有效果,現在有了 AI 繪圖,直接就能生成各種模特穿著各種衣服的商品展示圖,你想,這能節省多少成本?
所以 SD 的其中一個商業應用場景就是 AI 模特,只不過 SD 玩起來是真的費勁,所以阿里來做這個產品是順理成章的,當時訊息一出來我就扒到了官網,而且早早就註冊了,但一直屬於內測階段的繪蛙,各種功能是能看不讓用。
地址:www.ihuiwa.com

直到前兩天,可算是拿到了內測名額,趁著熱乎,趕緊過來給大家秀上一秀。
AI 文案
單看繪蛙的官網,如果要給繪蛙的功能分割槽的話,其實就兩個板塊——
一個 AI 生圖,一個 AI 文案;

文案這裡,又細分了單商品種草文案生成、小紅書爆文筆記改寫、以及穿搭筆記分享。

輸入內容裡,商品賣點、人設(目標人群)、話題、字數等都可以 DIY。
關鍵是有個商品連結的輸入框,淘寶、天貓連結都支援。

華為 Pura 70 不是開售了嗎,我尋思著試一試繪蛙裡的 AI 文案,但沒想到「手機」這個類目暫不支援。

但你換個思路想,繪蛙應該是對不同類目進行了最佳化,直接背靠電商平臺的話,比之前各種 AI 智慧體要高階不少。
所以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去淘寶搜了個黑絲。。。沒毛病,可以識別。

自動識別後,我發現賣點和話題都自動解析斷詞成標籤了。

也就是你不用費勁巴拉的找產品賣點對應的熱門標籤,繪蛙能幫你搞定,你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人設。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雖然很難把科技和黑絲吊帶扯上關係吧,但這個文案已經很有那味了。

短句、接地氣的文案風格,適當新增 emoji 的細節,比我之前用 ChatGPT 調教出的生成效果要好很多。
而且繪蛙還有個「熱搜詞」的功能,對於在平臺上廝殺的賣家來說,這個真挺實用的。

AI 文案就展示到這裡,專業對口,繪蛙確實挺給力的,不過這就是餐前甜點,咱們重點來看看 AI 生圖。
AI 生圖
在繪蛙 AI 生圖裡,也是細分了三個場景:自由姿勢、固定姿勢、AI 修圖。

下面我用大白話,給大家解釋一下這三個場景的作用。
自由姿勢,是指把一鍵把商品穿在數字模特身上,根據參考圖去生成指定動作的圖片。

想也知道,這背後有 AI 繪畫裡的Lora、區域性重繪、ControlNet 等技術,繪蛙相當於做了一個統合。

注意,你說商家用繪蛙,不可能全部使用內建的商品模型吧,雖然挺多的。

無論商品也好,數字人模特也罷,繪蛙這裡是支援快速煉丹的。
即,按需求提供 5-30 張符合規格的商品圖片(支援各種姿勢),就能得到一個專屬模型。

當然,這個過程不需要顯示卡,也不需要你自己打標籤,屬於全自動的。
固定姿勢,是指讓數字模特一鍵穿上參考圖的服飾,並生成指定場景下的商品圖。
我本來都準備好摳圖的線上工具了,但沒想到繪蛙內建的就有摳圖,很好用,滑鼠點點點就行。

而場景圖呢,像半身全身、室內室外等等,你可以自己上傳,也可以使用繪蛙內建的素材庫。

給大家看看效果——
比如把玩偶姐姐的口罩換到另一個模特的臉上。

三上悠亞的衣服,包括手裡提的籃子,還原度是真的高。

AI 修圖,就屬於繪蛙的內建工具了,區域性重繪、手部修復和消除筆。

區域性重繪,像給玩偶姐姐換個髮色。

這裡說一下,如果繪蛙能在區域性重繪里加入摳圖的分割模型就好了,手動塗抹有點廢手。。。
至於手部修復和消除筆,我想場景主要是針對 AI 生成的克蘇魯圖片,像下面這種。

這倆功能,就屬於給開盲盒保留一點補救的機會。
但說實話,如果真的生成出克蘇魯圖,比起一點點修復,不如再重新生成一批。
結語
總的來說,文案有驚喜,生圖算給力,雖然是內測階段,但整體來說功能挺完善的,非常值得一用。
尤其是發力點很接地氣,cue 到不少痛點。現階段主打的是一手簡單易用,把 SD 一系列複雜繁瑣的玩法隱藏到了產品背後,高效 0 門檻。
在咱們知道的更多功能上,有舍有得吧,也是,如果把各種引數都開放了,門檻自然也就高了,那就談不上什麼效率了。
只不過現在繪蛙還沒開放公測,只能排隊等內測邀請

。
所以這篇也不是廣告,就是我拿到了這個內測,替大家嚐嚐鮮,嘚瑟一下,僅此而已。有一說一啊,如果說去年爆發的是 AI 模型和各種技術,那今年相信該輪到應用工具了。
如果你期待各種工具的一手體驗,動動小手點個贊,咱們再接再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