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億,湖南妹子要去IPO了

赴港上市潮。
作者 I 周佳麗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又一個超級IPO要來了。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藍思科技本週釋出公告稱,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並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這意味著,已在A股上市、最新市值超1300億元的“果鏈”龍頭正式赴港IPO。
總部落於湖南長沙,藍思科技背後站著一位女湘商——周群飛。1970年出生的她,憑藉一片玻璃書寫創業逆襲的傳奇,從普通打工妹成功蛻變成執掌千億市值的“玻璃女王”。
現在,她要帶領藍思科技去港股IPO敲鐘了。此時正值中國資產重估之際,年初以來港股強勢反彈,盛況久違。
湘妹子締造1300億市值
要赴港IPO了
“我的創業歷程,就是一部心酸血淚史。”周群飛曾這樣總結自己的創業生涯。
1970年出生在湖南湘鄉一個貧困家庭,為了生計,周群飛十幾歲便輟學打工。那個年代,一批湖南人南下深圳闖蕩,周群飛便是其中一員,成為一名流水線女工。打工之餘,她還在深圳大學參加技能培訓班,還學會了說粵語。
人生的轉折點發生在1990年,周群飛所在的玻璃廠擴建,但因為時任廠長離職,出資人打算撤資,周群飛便主動請纓接手,說服了出資人。就這樣,她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蝶變。多年打拼後,周群飛萌發了“自己幹”的念頭,於是帶著親友在深圳租下一套三室一廳的農民房,成立了“恒生玻璃表面加工廠”,也就是藍思科技前身。
後來,周群飛透過朋友走上了生產手機視窗玻璃的道路,慢慢小有名氣,並在2003年成立了藍思科技。“藍思”取的是英語單詞lens的諧音,即鏡片的意思,當時很多外國客商在網上一搜“lens”,就會跳出藍思科技公司。直到摩托羅拉找來,藍思科技是當時第一個達到外商跌落測試要求的企業,一戰成名。
此後,藍思科技與蘋果結緣,周群飛開始張羅著建廠。回到湖南老家,她曾對瀏陽市領導說:“大家都說湖南人會打仗會當官,不會經商。為什麼我們不能出高科技企業呢?我就是想爭這口氣。”2006年,藍思科技開始在瀏陽建廠,2009年投產。
期間,蘋果釋出了首代iPhone,背後觸控式螢幕的玻璃廠商正是藍思科技。自此,蘋果等大客戶帶來的收入佔據了藍思科技的半壁江山。2015年,藍思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後,周群飛率隊裂變新業務。
目前,藍思科技已經覆蓋智慧手機、智慧穿戴、電腦、智慧汽車、智慧家居等領域,產品涵蓋玻璃、藍寶石、陶瓷、金屬、塑膠等材質的外觀結構及功能元件,客戶包括華為、OPPO、vivo、小米、保時捷、寶馬、蔚來、理想等。2024年前三季度,藍思科技營收462億元,同比增長36.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4億元,同比增長43.74%。
最新市值超1300億元,藍思科技在A股上市第十週年之際邁出了重要一步——籌劃“A+H”上市,推進全球化戰略佈局,女掌門周群飛將有望再一次IPO敲鐘。
香港,正迎來一群巨無霸
目之所及,一場A+H赴港上市潮正席捲而來。
創投圈不會忘記這一幕盛況——A股上市十餘年的美的集團,在去年9月正式登陸港股,融資金額超過356億港元,締造了2024中企最大一個IPO,也是去年全球融資規模第二大的新股。目前,美的港股最新市值超5400億港元。
還有物流巨頭順豐,也在去年11月登陸香港主機板,成為首家A+H上市的快遞巨無霸,目前總市值超1900億港元。回想1993年,王衛創辦順豐,此後30年裡走過中國物流的狂飆歲月,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騰飛時代。早幾年,順豐借殼登陸深交所,如今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吹響了海外征途的號角。
最新一幕則來自赤峰黃金,3月10日剛剛登陸香港交易所,成為全國第三隻A+H黃金股,也是今年首家A+H公司,市值超250億港元。
更多巨無霸已經站在了港交所的大門前,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萬億“寧王”。去年底,寧德時代釋出公告推進全球化戰略佈局,擬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緊接著2月便遞交了港股上市申請書。
這意味著,1.2萬億元市值的寧德時代香港IPO敲鐘越來越近,引發了國內外投行爭相搶奪,甚至傳言有投行報價低至0.01%搶其H股承銷,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幾乎同一時間,市值超2200億元的“醬油一哥”海天味業也宣佈計劃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來到2025年,A+H上市氣氛仍然熱鬧,A股市值超1000億元的東鵬飲料也在不久前披露了進軍港股的計劃。
隊伍越來越長。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以來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釋出公告宣佈籌劃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除藍思科技、東鵬飲料之外,還包括紫光股份、晶澳科技、三一重工、傑華特、中偉股份、先導智慧、南華期貨、格林美、和輝光電等。
綜合這些龍頭企業謀求A+H上市的初衷,無一例外都指向了——全球化。當出海勢不可擋,透過赴港上市來進一步推進國際化程序,正成為越來越多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選擇。
與此同時,香港監管層一直在推動A股赴港上市的程序,積極縮短IPO審批流程,擬降低A+H股上市最低門檻。“我們現在正處理100多家公司的上市申請,其中有一個較為特別的現象,即有大量已在內地A股上市的公司來到香港進行二次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
她透露,針對來香港做H股上市的A股公司,將以更快的審批流程處理,即透過一輪提問,在30個工作日審批完成上市申請。換言之,大型A股上市公司赴港IPO越來越快了。
中國資產重估
從港股開始
年初以來,港股沸騰歷歷在目——DeepSeek顛覆了AI敘事邏輯,原以為中國AI只能跟隨美國的魔咒被打破,海內外資金開始重估科技股投資邏輯。
南下資金加速湧入,港股強勢反彈,恒生指數年初至今漲幅超20%,位居全球主要市場第一;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更是超過30%,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等科技公司一路上漲。
盛況之下,華爾街分析師總結出了中國10傢俱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京東、網易、百度、吉利和中芯國際,組成“中國科技十雄”,直接對標“美股七巨頭”。
另一邊,美股卻迎來暴跌模式,大型科技股出現普跌行情,特斯拉、蘋果、英偉達等組成的“美股七巨頭”曾一度一夜蒸發5623億美元,合人民幣超4萬億元,“跌出了經濟衰退的味道。”相比之下,高盛最近釋出研報稱,中國股市正迎來“史上最強開局”。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3月9日表示,港股今年以來日均成交額超2000億港元。“港股大牛市來了。”賺錢效應隨之而來,我們看到:
  • 蜜雪冰城引爆港股,融資認購超5258倍,認購金額超1.8萬億港元,成為新一代港股“凍資王”。3月3日IPO後股價持續上漲,目前已翻番超1500億港元;
  • 老鋪黃金上市以來暴漲超13倍,市值飆至超1100億港元;
  • 泡泡瑪特在去年重回千億市值,今年上漲趨勢仍在繼續,目前最新市值1600億港元。
如此一來,蜜雪冰城、老鋪黃金、泡泡瑪特被投資人稱為港股三大超級消費公司。
信心開始迴歸。以往說起港股,大家第一印象便是——找不到基石投資人、估值低、沒有流動性、解禁即大跌。但現在情況變了,投資人李剛強分享他的觀察,“從現在的市場來看,之前港股的四大魔咒基本全部打破了,變成了:基石容易找、解禁也不跌、估值迴歸、流動性提高。”
此情此景,便有了投資人敦促被投企業儘快赴港IPO的一幕。今年前兩個月,已有41家內地企業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數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之多。投資人告訴我們,局面從去年底發生逆轉,內部在積極推動被投專案去上港股。
“去年,我們投資的公司如果去港股上市,我就把他腿打斷。今年,我們投資的公司現在還不去港股,我就把他頭打爛。”如此調侃在一級市場流傳著。
如此種種,港股正迎來一個好的年份。正如陳翊庭所言,全球投資者再次聚焦於中國成長故事,這一基本因素並未離開,也並未消失。
中國資產重估的敘事,才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