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日前,國際智商登記處公佈了一項新資料,中國以國民平均智商107.43分,排名全球第一。該研究共有1,393,066人參與,樣本量龐大,因此有一定參考價值。
01
全球智商平均水平排名情況
分割槽域看,東亞地區整體智商水平較高,歐洲、西亞、大洋洲、北美洲和北非地區接近平均水平,中部和南部非洲、拉丁美洲則低於平均值。

△ 各國智商均值(灰色部分的國家/地區缺乏資料,來源:國際智商登記處)
分國家看,中國人口平均智商較去年提升了0.44分,一舉超過韓國拔得頭籌。其他幾個2023年GDP排名全球前5的國家得分和位置分別為:美國(第28名,100.17分)、德國(第34名,99.78分)、日本(第4名,106.54分)、印度(第44名,99.24分)。詳細排名見文末。
根據國際智商登記處的評估,目前全球人口的平均智商為100分,這個水平大約能在有資料的127個國家中排到第29名,略低於27名的美國(100.17分)和28名的盧森堡(100.05分),但高於29名的冰島(99.94分)。為何均值排位這麼高?他們認為,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不僅平均智商高,且人口占了全球的18%,這在很大程度上拉高了全球的平均水平。
有朋友可能會問,這個排名靠譜嗎?對此,國際智商登記處的解釋是,他們的測試遵循相同的邏輯和科學依據,不含文化歧視,其中超過八成的國家平均智商與上一年相近,即最大差異小於2分。
對於這個測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該連結:https://international-iq-test.com/en/
02
哪些因素會影響智商差異
國際智商登記處認為,後天因素的影響很重要,其核心可以歸結為三類,即傳染病、飲食習慣和智力刺啟用動。
2010年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傳染病高發的國家,平均智商通常比較低。從本文分享的第一張圖也能看到,受傳染病影響最嚴重的非洲大陸,顏色也偏淺(較低)。
這其實也好理解,傳染病高發的國家,醫療條件肯定相對差,那麼它的教育資源也肯定不足,自然普遍文化程度較低,智商測試自然結果也就偏低。

2024年發表在J Health Popul Nutr上的研究則表明,飲食習慣良好(食物貧困較少)的地區兒童智商往往更高。
另有多項研究發現,經常下棋可以提高兒童的智商,雙語兒童在智力測試得分中也會高於只會一種語言的兒童。可見,如果一個國家經常進行智力刺啟用動,往往也會提高其平均智商。
當然,先天因素也會影響智商。2013年一項針對一千多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智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約為50%到80%。
從全球來看,人類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總體是在提高的,智商得分也從這方面獲益。201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人口平均智商每十年提高約2.31分。
03
智商越高,人的能力越強嗎?
從平均水平看,前面提到的智商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國的總體情況,但作為一項測試,肯定有它的侷限性,也很難對映到個體上。經常就有朋友問尹哥怎麼評價智商測試,我的回答往往是:
當我們把文化課成績作為唯一衡量標準去篩選,就會得出一個錯覺,分高的智商就高。但如果人類回到非洲大草原上採集和狩獵,“智商高”的表現恐怕就不是做卷子能力了,而是如何在野外活下去,這時候跑得快、體力好、眼神好可能都很重要。可見,所謂的智商測試並不是一個絕對公平的標準,再聰明的孩子如果沒有足夠匹配的環境,他也沒有機會展現出該有的天賦。
因此我們不能把智商當成衡量人價值和潛力的唯一標準,而忽略了後天習慣培養和環境影響。特別是不能把高智商都用在“內捲上”,那就成了“聰明有餘,智慧不足”了。
無論如何,看到這個結果,作為國人的一員,我還是挺自豪的,也盼望著中國在新時期的科技創新能為人類作出更多貢獻。



△ 國家智商均值排名(來源:國際智商登記處)
— END —




